“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实践研究

时间:2022-06-03 04:39:32

导语:“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是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的一种新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简单线性叠加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职教师范生岗位操作能力不强和行动导向教学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升了职教师范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职教师范生较好地胜任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

【关键词】职教师范生;“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

一、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改革的现实述求

职教师范生的毕业实习包括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两个部分,受传统的学科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影响,实习模式采用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的简单线性叠加,即先进行以工程师工作为主的专业实习,后进行以教师工作为主的教育实习,两个实习相互独立。学生经过实习后,仍然无法胜任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工作,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职教师范生的学习与实习内容脱节。由于职教师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是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工程学科内容,企业实习也以研究、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工作结果以抽象的方案或图纸来呈现。到了中职学校却要教中职学生成为技术工人或技术员,技术工人或技术员的工作是以岗位技能操作和现场组织生产为主,工作的结果以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来呈现。工程师与技术工人、技术员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上是不同的,导致了职教师范生所学的知识及内容与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断层。2.实习模式简单叠加,不利于行动导向教学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就是始终围绕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以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行动为指向的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特有并常用的教学方法,需要在真实情境中观察、理解和反思,才能很好地掌握并运用。传统的毕业实习先进行专业实习,再进行教育实习。学生在专业实习的真实工作情境中往往只专注于岗位技能的操作,忽视专业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即如何去教;而在教育实习的课堂上虽然重视如何去教,由于离开了工作场中的真实情境,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因为缺乏工作现场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示范指导和实际运用,导致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理解不足,运用能力不佳,对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仍存在较大困难。3.试讲考核方式简单,难以检测学生真实能力。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前必须经过试讲考核,考核通过才能参加教育实习。实习前试讲通常由一位老师指导多名学生,并完成考核工作。指导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所限,因此指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用自己的标准指导学生和考核学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很容易出现学生考核成绩合格,但实习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的现象。因此,必须改革实习前试讲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实习前考核进行有效管理和针对性指导,从而达到实习的最佳效果。

二、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改革的应然之策

1.增加职业技术科学的实习内容。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成果,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有各自对应的知识学科体系,即工程技术学科与职业技术学科,两个学科体系有其专业的关联性但非同一。我们将这些面向技术工人职业劳动过程的、反映职业劳动内容的专业技术体系称之为职业技术科学。相对来说,工程师主要靠动脑来工作,而技术工人主要靠动手来工作。因为职教师范生今后所从事的岗位是技术工人或技术员,因此,职教师范生的专业实习应增加职业技术科学内容,并着眼于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而不是工程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来设计。具体做法是:职教师范生必须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然后带着中职学生一起下到企业,了解技术工人完整工作过程及各岗位具体操作流程与规范,培养职教师范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其职业技术能力。2.“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构建。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的简单线性叠加,并不能很好地达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需要二者有效融合。新构建的“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模式是将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的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职教师范生在实习中集“教师”和“徒弟”两种角色于一身。具体做法是:让职教师范生和中职教师一起带领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职教师范生在企业中扮演“学徒”和“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双重角色,在企业师傅和中职教师面前,他们是“学徒”,在中职学生面前,他们又是老师,具有“师徒一体”的身份。职教师范生在企业中学习技术工人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关于行动导向的企业教学组织,通过学习、操作、思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企业实习结束后,职教师范生仍然以“师徒一体”的身份回到中职学校,承担相关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并由中职学校教师对职教师范生作具体指导。职教师范生通过真实职场和模拟职场两种不同环境的教学对比,对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设计和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案,全面提高行动导向教学能力。3.实习前试讲与考核实行“三导师”制。“三导师”制是指一位本科院校导师、一位中职学校导师和一位企业行业导师,相互分工协作,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实习的全过程。根据培养目标,本科院校、中职学校和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实习前考核、评价和培训方案。由“三导师”专家组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综合培训和考核,考核内容由教学设计、说课及模拟上课三大部分组成,分别占比3:2:5,各项考核内容均有细化的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考核合格学生才能参加教育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再次参加培训。如此反复。通过此措施,可以使学生接受“三导师”的专业指导并自觉地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其从教能力,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

三、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1.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是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的重要场所。职教师范院校需要与中职学校和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利益相关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职教师范生毕业实习的顺利完成。此外,应保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建设实习基地,使校-校-企三方形成共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合作的长久和稳定。2.建设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导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选拔、培训及激励机制。首先,确定遴选条件和选拔方案;其次,对选出的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出台激励措施,对优秀导师进行奖励。此外,为保持导师队伍的稳定性,鼓励导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教材开发等相关工作,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3.完善毕业实习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要保证实习效果,应做好实习的监督工作。通过派出驻点教师进行管理,检查小组不定期地抽查,召开实习交流会、总结会等形式及时沟通与反馈,保证实习的质量。由于“三导师”制贯穿于整个实习的始终,从实习前的考核与培训,到实习过程中的工作与管理,再到实习结束时的评价,都离不开导师的参与,导师作为实习结束后评价的主体,应该认真负责,结合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整个实习评价更客观。“师徒一体”双实习融合的毕业实习模式经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中职学校和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实习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要义[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4.

[2]陈祝林,徐朔,王建初.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3-104.

[3]刘君义,方健.“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02):10-13.

作者:容华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