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面源污染解决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21 10:33:19
导语:养殖业面源污染解决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大规模养殖带来的粪污污染愈来愈严重,如何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更好的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成为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绕不过的难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1养殖业面源现状
农村过去以农户散养为主,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大多自己还田利用,对环境的压力很小。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后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但粪污处理设施没有配套到位,畜禽粪便污染逐步显现。由于缺乏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化利用,畜禽粪便污染对环境危害越来越大,一是污染空气,二是损坏水质,三是侵蚀土壤,四是危害生物。
2存在问题
2.1防污意识不强。从乡、村各级组织来看对养殖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只考虑农民增收,而忽视甚至牺牲环境保护。养殖户也普遍缺乏环保意识,野蛮无序任意发展。在国家加大环保治理以前,大部分畜禽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任其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部分养殖场设施陈旧落后,雨污分流不彻底,尤其是雨季三级沉淀池发挥不了发酵功能,污水溢流,造成严重污染。2.2防污制度不完善。尽管国务院通过并于2014年1月1日施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生猪存栏500头以上、鸡3万羽以上、牛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原则性强,缺乏强制性、操作性、统一性,对上述标准以下的中小型养殖场监管难以实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畜禽粪便依法治理难以到位。2.3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来,治理养殖污染的任务繁重,面广量大。部分养殖户只顾眼前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守法和环保意识,资金大多投入到养殖生产上,粪污处理利用投资很少,观望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安排大量补助资金用于养殖粪污污染的治理。2.4治污设施不齐全。一方面,大多数养殖场的建设都是因陋就简,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另一方面,养殖户只顾赚现钱,节省资金,不愿或少投资粪污治理,渗漏、直排、漏排、偷排现象普遍。2.5污染监管难度大。动物卫生监督环保执法监管难度大,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处罚权,只能从标准化圈舍及科学饲养方面宣传引导。
3建议对策
3.1严格环境监管执法。一是各地依法细化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养殖业污染无害化管理细则。二是严把项目“环评”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实施专项的系统性环境管理。四是严格监管。3.2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区划。依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规定,对已经在禁养区、限养区的部分养殖场选址不符合规定的出台搬迁转移办法。禁养区、限养区不再审批新的养殖场;积极推广标准化、封闭式小区养殖模式,做到就地消纳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3.3推广粪污生物利用技术。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有机肥是畜禽粪便处理的最好、最彻底、最环保的方式,政府要从资金和政策方面鼓励大型养殖场积极发展商品有机肥,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粪污污染问题。3.4推广绿色环保养殖。一是鼓励扶持建立养殖小区,扶持专业大户。二是充分利用发挥好现有沼气技术,大力推广多点分散建场、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有机结合的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模式。三是因地制宜,养殖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本地农作物相结合,规范建设堆粪场,推行畜禽粪便堆集发酵腐熟后直接还田,减轻养殖场投资压力。四是大力推广养殖废水净化技术,指导规模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有防雨、防渗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做到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5加大污染治理投入。畜禽粪便的处理是制约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禽粪便的固液分离是禽畜粪便处理的重要手段,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饲养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对于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排污设施建设和畜禽地方品种、草场资源、渔业资源的保护,要予以适当补贴。环保部门的排污费要有适当比例用于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
作者:王鲜勇 郭乐 朱建波 单位:陕西省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 上一篇: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探讨
- 下一篇:养猪生产常见兽药残留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