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与防制
时间:2022-09-07 04:07:40
导语:奶牛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与防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年来,通过畜牧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为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生产营养、卫生安全的食品,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无污染、无残留、优质、营养为特色的绿色食品己成为人们消费的时尚。
而畜牧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与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发展生态畜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已成为公认的畜牧业发展客观要求和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青海各级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发展畜牧业大力倾斜,实施了整村推进、集约化畜牧业养殖等诸多项目,己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养殖格局,促使了农村养殖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市场肉、蛋、奶的供求,发展农村畜牧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畜健康、自然环境及畜牧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危害日渐显现出来,并已成为阻碍农村养牛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通过各种调控措施,减低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对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每个从业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粪污通过科学地处理,可转化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实现资源多级利用和转化,争取做到清洁生产,这是作为低效益奶牛养殖业,通过走生态养殖建设之路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养殖业垃圾污染的危害性
养殖业污染,主要来自畜禽粪尿和臭气的排放,以及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是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将未经处理的乱草料、畜禽养殖垃圾等污物随同粪尿排放到周围环境。使各种不易被分解的物质在土壤中存集,造成不同强度的土壤污染;随意倾倒水沟旁。这些未经处理的一部分氨气挥发到大气中构成污染,一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透人地下水,含磷污水流入河道、池塘、使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物造成水体、空气和土壤污染,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据统计〔1,2〕,一个万只鸡场年产粪便约360t。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约684,t一个千头猪场年产粪尿达2000~2500,t如采用水冲清理粪尿则年排污水约1万t左右。1999年全国的畜禽粪便总数达到18亿,t畜粪便COD的排放量约达7118万,t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之合。
2解决奶牛养殖业污染的基本措施
2.1积极推广奶牛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指把全部的资源利用起来,形成优化的、高功能、高效益的动态转化链。实行无污染生产,多层次利用。实现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达到生态结构良好,环境优美,物尽其用的养殖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实现奶牛养殖全过程的绿色无污染,包括生态型养殖、畜产品加工及废弃物的防污处理等。从养殖环境、生产过程等环节上减少和防止应激及疫病,减少疾病和死亡等造成的污染机会;其次采取综合措施,建立起养殖区域内部良性循环机制,把污染解决在内部,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发挥主管部门、行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政府约束和从业者自律的良性机制。
2.2改善奶牛养殖区域环境改善养殖区域环境,取决于工艺、场地和建筑规划、以及粪污处理、兽医防疫等。这些因素不仅对生产能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合理的养殖生产工艺包括畜群构成、周转、饲养密度、清粪便、饮水和饲养管理方式等。工艺的确定除考虑技术和提高生产率外,还应从有利于防疫和保护环境出发,应遵循即保障牛群生产和健康,又尽量减少投资和消耗为原则。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舍内环境;二是不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三是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如温度、太阳辐射等),实行自然和人工调控有机结合。
2.3建立先进的检疫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法规,建立专门的动物安全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严格执法;二是规范过程,指定与国际接轨的经验、检疫方法、规范;三是完善设备,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四是实现企业国际化,实行认证制度,全面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五是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2.4广辟饲料资源,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污染加大饲料资源开发力度改变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的种植制度,将饲料、饲草纳入农田种植中加大推广饲草代替饲料;重视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大氨基酸为主的新型高科技添加剂和单细胞蛋白等的开发与利用,减少蛋白质添加量;严把饲料生产和使用关,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
2.5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使用氨基酸平衡饲料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就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性,消化率高的饲料原料可使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性更好,从而提高氮的消化率。日粮中氨基酸占总氮的比例在45%~55%之间,氮的利用率最高。试验证明〔1,3〕,蛋白质水平减低2个百分点可使氮的排泄量下降20%,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料,氮和氨气排出分别减少28%和43%,而挥发性脂肪酸则降低50%。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复合物相对于无机微量元素有更高的效价,同时考虑饲料原料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减少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从而减少微量元素过量添加造成的污染。此外,添加EM制剂、天然佛石或利用生物制剂对饲料处理加工工艺的推广应用,都有利于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牛舍异味,减少粪便的污染。
2.6改善传统的饲养经营模式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粪尿污染环境,即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二是不利于卫生防疫,一家一户小规模饲养,隔离防疫不易到位,很易造成群病群死;三是经济效益低,形成不了规模化生产,经不住市场竞争的打击。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人畜分开,实施统一供应饲草饲料,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配种、统一防疫治病、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正是改善了上述三个弊端,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之一。有利于粪污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有利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7粪污物的综合处理与利用牛舍及养牛环境中的粪尿应及时处理,以防发酵;使用干粪法,清理粪便,减少水的浪费和二次污染。粪便的利用途径多种多养,但目前前景最广阔的还是农民易于接受的用做农作物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即粪便的燃料化、肥料化。如大棚蔬菜与奶牛养殖小区结合,通过沼气池经微生物对粪便的厌氧发酵处理可获得沼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而且能杀死粪便中的病原菌,沼气可用来取暖、做饭、照明。其沿液残渣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用于农田或用做种植蔬菜的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有益生物活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增加农作物抗旱、抗病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污染等,及其对整个生态意义重大。对于无地可种的纯养殖户,一是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粪肥出售可带来副业收入。
3小结
近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迅速提升,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很大提高,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1世纪即使是信息的开始,又是关注环保时代的起步。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将在环保优先,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行。解决传统的畜禽养殖区与人们的生活区分离,解决畜禽养殖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避免点源和面源污染。这即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环保工作,充分认识到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是改善养殖业生产环境,提高畜产品的安全质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落实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纳入规划,提高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全面鼓励养殖户治理污染。提高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对畜禽垃圾污染的处理,不仅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是具有广泛的、显著的经济效益。
- 上一篇:海水养殖污染考评及预警体制
- 下一篇:工商局权益专项行动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