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洋渔业经济转型经验
时间:2022-05-08 02:40:02
导语:浅谈海洋渔业经济转型经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广西钦州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成为广西区内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新亮点。本文通过渔业产业规划、品牌建设、示范区打造、休闲渔业等方面总结分享钦州海洋渔业经济转型经验,探索新形势下钦州海洋渔业经济新模式、新思路、新方向。
关键词:海洋渔业;钦州大蚝;茅尾海
广西钦州位于广西南部,全域海岸线长达562.64km,七十二泾岛屿繁多,星罗棋布,素有“南国蓬莱”的美誉。钦州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鱼虾蟹贝达500多种,其中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列为钦州“四大”名贵海产,驰名中外。茅尾海大蚝天然采苗场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大型天然大蚝采苗场[1],钦南区享有“中国大蚝之乡”的美誉。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钦州市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释放海的潜力,进一步优化海洋渔业结构,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把海洋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海洋渔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如图1)。据统计,2019年钦州市海水产品产量43.61万t,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77.4%,海洋渔业一产产值64.87亿元,同比增4.35%,占渔业总产值68.6%。海洋渔业已成为钦州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创新科学规划,保障海洋渔业发展空间
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结合钦州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海洋深水渔业养殖生产。重新修编《钦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2],并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面积分别为61293.06hm2、97646.80hm2和41806hm2,为发展海洋深水渔业提供空间保障。
2强化品牌优势,注重渔业文化建设
钦州市海水养殖品种主要有大蚝[3]、对虾、金鲳鱼、鲈鱼、美国红鱼、弹涂鱼、文蛤、青蟹等。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滩涂养殖、海上浮筏吊养、网箱养殖等。钦州市十分注重海洋渔业品牌建设,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钦州大蚝”、“钦州青蟹”、“钦州鲈鱼”、“钦州石斑鱼”等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02年,钦南区荣获“中国大蚝之乡”称号;2017年,钦州大蚝获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连续9届成功举办“钦州蚝情节”,2017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品牌;2018年5月,“钦州大蚝”荣登2018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前100名排行榜,2018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46.48亿元,是广西养殖产品类唯一入选品牌;2018年8月,钦州大蚝列入首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
3转变发展模式,强抓渔业示范区特优区建设
为转变以传统散户为主的生产组织形式,钦州市近年来强抓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先后申报获批一批渔业产业示范区、优势区。2017年钦州港区大蚝养殖示范区获评为自治区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区,坐落在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辖区内,示范区紧连国家级海洋公园、七十二泾旅游区,相连数万亩的红树林,处于江海交汇处。目前,示范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为326hm2,拓展区533hm2,辐射区1000hm2;核心区年产大蚝5万t,产值3亿多元,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了6家知名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名养殖户在核心示范区内生产经营。2017年钦南区虾虾乐(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核心区面积220hm2,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建成智能水产示范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功能区,年接待游客15.2万人次,示范区营业总收入8500万元。2018年钦南区龙门蚝湾大蚝产业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核心区内包含“五区三中心”,包括大蚝标准化养殖区、天热蚝苗繁育区、生态休闲旅游区、滨海养生度假区、海产加工物流区、大蚝交易中心、文化展示区中心、大蚝海上交易展示中心。2018年钦南区海纳绿洲海水养殖产业示范区被认定为第一批钦州市现代特色农业县级示范区,核心区现已形成66.7hm2连片海水养殖池塘,鱼虾产量超过800t,产值3000多万元。示范区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生产设备齐全,质量体系完善,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示范区拓展区133hm2,辐射区200hm2,示范带动300多户养殖户参与海水养殖,人均纯收入达15613元。2019年钦州市钦南区钦州大蚝获农业农村部等9部委评选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示范区、优势区的成功创建,为钦州市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海洋渔业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4强化传统产业优势,探索创新新兴海洋渔业经济
4.1稳抓大蚝产业优势,不断突破产业价值。近年来,钦州市充分发挥大蚝产业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钦南区钦州大蚝中国特色农产品特优区建设,提高钦州大蚝的产量和产品品质。通过实施大蚝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开展深海大蚝标准化吊养示范,落实健康技术措施,保证大蚝养殖质量安全,带动大蚝吊养发展。现已形成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据统计,2019年钦州大蚝养殖面积10133hm2,产量27.4万t,年产蚝苗达1.6亿串。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蚝产业体系日渐完备,钦州大蚝成为带动钦州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的百亿元样板产业,品牌价值46.48亿元,一二三产综合年产值100亿元。4.2创新养殖方式,由浅海向深海发展。钦州市高度重视深水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大力推动传统浅海渔业产业向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现代海洋渔业跨越式发展。2016年以来,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3600万元支持建设深水抗风浪网箱开展深海养殖,为养殖户和企业大胆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保驾护航”,也为从传统海水养殖业向“深蓝”渔业发展实现质的跨越。目前全市已建成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达308口,养殖水体达92万m3,养殖产量达9900t,年产值2.3亿元。4.3抓好越冬养殖和稻渔种养,促进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发挥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广越冬大棚养殖技术,推广冬虾养殖面积200hm2,每667m2产值达35000元,产值超亿元。通过冬虾养殖,带动全市666hm2海水池塘养殖发展水产越冬养殖,有效促进渔业稳增长和农民增收。大力推广“稻渔(鱼虾)”综合立体种养。创建了3个“稻+渔(鱼虾)”综合立体种养示范基地。钦州市钦南区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咸水稻(海红米)+渔(鱼虾)”综合立体种养示范基地20hm2,种养示范基地罗非鱼每667m2产效益1500元,对虾每667m2产效益3200元,水稻每667m2产效益5300元,合计产值14850元/667m2,每667m2实际效益超万元。2019年全市推广发展稻渔(虾、蟹、螺)生态综合种养面积66.7hm2,辐射种养面积200hm2。4.4创新蚝苗生产方式,打造南方苗种供应基地钦州湾茅尾海牡蛎种类主要有3种,分别为香港牡蛎(钦州大蚝)、有明巨牡蛎和熊本牡蛎,占比分别为88.3%、6.7%、5.0%[4]。钦州大蚝采苗、养殖技术不断改进,由传统的水泥柱插柱采苗发展为球式水泥片采苗,由插养改为浮筏吊养、桩排吊养等。育苗蚝排由传统竹木结构改为抗风浪镀锌钢管。大蚝球式片状采苗技术提高采苗上苗率,缩短幼苗培育时间3个月以上,开创了国内大蚝天然采苗先河,填补了传统大蚝天然采苗技术的不足。该技术先后推广到广西沿海、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并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钦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特别贡献奖。目前,茅尾海大蚝天然采苗基地有采苗蚝排面积400hm2,插柱采苗面积133hm2,配套保苗蚝排400hm2,年产大蚝种苗1.6亿支(串),苗种占全国蚝苗产量的70%,种苗除供应广西区沿海三市外,还销往广东湛江、海南、福建以及越南、文莱等地,蚝苗年产值7.5亿多元。带动周边大蚝采苗户直接参与25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
5拓展渔业新兴产业,加快休闲渔业示范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钦州市将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和旅游景区等服务业设施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培育海上垂钓、驾船、采捕、观光、渔家乐、节庆、渔事体验等多种休闲业态,有力拉动经济效益提升。近年来,钦州市持续深入开展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推荐参评国家级休闲渔业品牌创建活动。2017年11月,“钦州蚝情节”获得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性渔业节庆”荣誉,三娘湾渔村获得“全国最美渔村”称号。目前,共建有各种类型具有特征的基地(点)51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个,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8个,2019年总产值达1.7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4.3%,休闲渔业现在正逐步成为钦州市渔业新兴产业。
6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钦州市突出创新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编制完成《钦州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推进三娘湾海洋牧场人工渔礁建设项目,并于2017年获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创建单位,规划总面积14944hm2,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实施期为6a。通过建造投放人工鱼礁、贝类苗种采集、贝类底播增殖、牡蛎吊养增殖、珍珠贝吊养增殖、深水抗风浪养殖和休闲渔业,不断增加渔业产业经济。2017年以来,钦州市累计争取到自治区农业(渔业部门)支持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资金4400万元。现已完成人工鱼礁礁体模具制作,并已制作人工鱼礁单体710个。
参考文献
[1]钟方杰,严雪瑜,覃波忠.钦州大蚝天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生长的初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09):22-23.
[2]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的通知[EB/OL].2019-07-18.
[3]王如才,王昭萍.海水贝类养殖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4]钟方杰,严雪瑜,高扬,等.广西茅尾海牡蛎天然种苗种类鉴定和群体组成的初步分析[J].海洋科学,2014(03):91-97.(
作者:李选积 钟方杰 单位: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上一篇:生态猪养殖与疫病防控研究
- 下一篇:中草药在鱼病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