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价值研究

时间:2022-04-03 10:58:04

导语:新农村发展价值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发展价值研究

摘要:在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下,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为市校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通过把高校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在展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市校深度融合。在城市寻求发展和高校进行科研创新的过程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实现了双方的互动,通过“产学研”把城市和高校融合起来,不断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市校整合;价值体现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能力,构建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综合服务模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发展依托主要是基于城市和周边区域。城市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中提出的市校融合,是希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来促进城市的发展。二者由于各自的发展目的,有着相互促进和推动的趋势。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市校融合的互动研究,来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作用和价值体现。这里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大庆市校融合战略的实际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市校融合发展战略概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终与地方和农垦展开互动,进行科研和农业技术合作。200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搬迁至大庆,学校继续开展与地市的农村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双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这是为了适应国家提出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科技部、教育部为了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结合《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科技部、教育部于2013年12月19日联合《科技部教育部关于同意北京大学等29所高等学校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通知》(国科发农〔2013〕716号),同意成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标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地方和农垦的科研合作有了新的平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注重学校与地方发展的专门机构,主要目标是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企业及周边区域等各方力量,探索以大学为主导的新型农技综合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促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力量,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与地方建设发展有机结合的主要平台。大庆是以石油工业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城市发展,不断引进各类高校和科研究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就是因此而入驻大庆的。2015年以前,大庆市已经提出市校融合发展战略。2015年,为了进一步贯彻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大庆市委提出加强与高校合作,运用市校资源,提高大庆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2015年7月7日,大庆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第一次协调会议召开,会议就市委提出的“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征求驻市高校、市直有关部门意见,会议形成了《关于加强市校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5年12月17日,在市校合作联席会议上,大庆市领导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领导,就推动市校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对《关于加强市校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起草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市校合作沟通机制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大庆市校融合深度战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加快市校融合的步伐,大庆各区县及大庆各部门也都把市校深度融合提到日程上来。如何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如何转化科研成果,市校深度整合如何进行?大庆市委在市校合作联席会议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释。第一,为什么抓市校合作?大庆以石油工业起家,但不可能一直以石油来推动发展。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必须发挥现有优势,克服劣势和不足,寻找新的支撑力量。大庆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我们的基础优势,地处“哈长城市群”节点是其区位优势,高校、科研院所是我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市校合作,就是要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释放出来,依托基础优势,利用区域优势,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第二,市校合作主要抓什么?一抓技术研发,二抓科技成果转化,三抓人才培养,四抓大学生创业创新。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和外脑作用,开展好决策咨询,让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市里重大课题研究,重大事项决策要注重广泛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第三,市校合作怎么抓?一要强化责任。市级层面是牵头抓总的,具体抓推进、抓落实在县区和部门。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系统性政策研究,破解体制性障碍,对于覆盖面大的政策体系要选准方向,争取把高校覆盖在内。三要营造舆论氛围。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及大学生创业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校合作。2015年,大庆市多次强调市校深度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地释放创新驱动潜力。通过市校深入对接,大庆市出台加强市校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发展的36条意见:共建大学科技园、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培育科技市场,探索设立大庆创新引导基金,深化科技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教育教学交流,有序开放高校科研教育资源,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城市文化,这些整合资源利用、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将惠及全体市民;支持高校引进高端人才,共建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人才交流,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共建见习实习基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些强化人才合作、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的举措将会源源不断释放人才“红利”;发挥高校智库和外脑作用,支持高校人才参政议政,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作用将会更加凸显。2016年,大庆市驻庆高校及科研院所、各县区、市属各部门,紧紧围绕《关于加强市校合作促进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的150个市校合作项目,结合各自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贯彻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和大庆市提出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概况来看,双方都已经为新的发展铺设好了道路。

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市校融合中的具体展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2003年搬迁至大庆,就已经开始与大庆市展开了科研与技术合作。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之前的十年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通过各院系与大庆五区四县在农业科技方面已经密切合作了。2013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使这种市校合作有了新平台,双方合作更加紧密。针对市校深度整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近来主要通过对市校融合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工作。2015年10月30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系相关学院,召开市校深度融合推进会。相关学院科研副院长或科研负责人参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玉先对大庆市《关于加强市校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进行解读,对文件中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所涉及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学院特点提出任务要求,撰写可行性报告。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平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各院系积极与大庆市各区县进行沟通合作。以学校与大同区合作为例,2015年11月9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同区就深度融合发展举行座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指出,在整个合作框架基础上,务实求真,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共同融合发展。双方在种养殖、互联网+、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技术领域表达了合作意向,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决策咨询等合作,设施农业研究院等问题达成初步意向,并提出建立食用菌研究所、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特色产业和综合示范基地。2016年3月16日,学校与大庆市大同区签约合作。双方在农业设施研究院的选址与建设上进行了详细磋商,并在“玉鹅种养模式”项目建设、鹅类等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杂粮种植与加工、果蔬加工、食品检验检测、“互联网+农业”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见。2016年7月4日,大同区与学校深入推进市校融合,相关学院负责人和专家与大同区来访各单位负责人频繁交换意见,在农产品检测、设施农业、杂粮及果蔬深加工、畜禽养殖、品牌包装、互联网+农业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除了学校与大同区的合作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区县进行市校融合发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积极与大庆市科技局开展对接活动,主动推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成果,实现成果落地转化。2016年1月30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玉先带领“玉鹅种养模式”专家组成员及工作人员,奔赴大庆市林甸县,全力推进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项目组成员周瑞进教授进行了项目的介绍和技术交流。作为此项目重点建设示范点的四合乡新生村书记阴祖民也参加了此次合作对接活动。2016年3月15日,学校召开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玉先介绍了大庆市委召开的市校合作联席会议精神。市校深度合作主要抓攻关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智力支撑五项内容。张玉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市校融合项目如何开展做了详细说明。学校有关部门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学校多学科和技术优势,结合大庆市县区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工作做到实处。实践中学校已经拥有18项主抓的市校合作项目,独立辅助合作项目20项,多单位辅助项目16项。2016年4月6日,学校与龙凤区召开市校深度融合项目对接会,就市校深度融合项目进行探讨与对接。针对市校融合项目中的畜牧、兽医科技普及教育、粘玉米深加工技术、棚室土壤检测分析三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校专家就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详细解答,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学校将组织专家就母猪、仔猪饲养管理和西红柿、葡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指导,并对龙凤区棚室土壤成分进行有效分析。2016年5月12日,大庆市萨尔图区科技局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系,征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利及成果共43项,进行宣传对接工作。此项工作旨在加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利及成果与大庆地方企业间有效对接,促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成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庆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平台,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契机,学校与大庆市为贯彻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密切合作,双方形成了良性互动。

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价值体现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成为市校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庆市实现了更好的“产学研”对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经在基地建设、成果推广、综合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在基地建设方面,除了与黑龙江农垦建设了基地,在大庆五区四县也开展了基地建设工作。在成果推广方面,“玉鹅种养模式”项目建设已经落实。在综合培训方面,借助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水稻种植、玉米种植,养牛、母猪、仔猪饲养管理和西红柿、葡萄种植技术等进行培训指导。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市校深度融合中的价值体现,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平台性。市校融合如何进行,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这个平台真正完成了市校的深度对接,也为融合提供了良好平台。二是专门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搬迁到大庆以来,市校就已经开始了合作。但是一直是以各院系零散对接,形成碎片化。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市校进行合作时,有了专门的机构,借助这一专门机构,实现了整体化。三是主动性。高校的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往经常面临研究成果出来了,但不知如何去转化。现在有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可以利用这个机构主动与社会沟通,尤其是与本地区的市县合作,把科研成果主动推向社会。四是服务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成立,主要是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服务社会的模式。带动和引领区域农村发展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主要目的,在市校合作中,这种服务性尤其明显。五是创新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促进高校创新,促进高校教学模式和科研究模式的转变。是促进校地、校企、校农的合作创新发展。是促进所在地区与高校融合的创新。市校深度融合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当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市校融合中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成果推广侧重一事一项,可持续性发展还有些欠缺。只重专门技术推广,还缺乏系统性。“授人以鱼”多,“授人以渔”少。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市校的融合还没有完全形成常态化。但其价值已经呈现,我们希望它沿着“产学研”的道路继续良性发展。

作者:胡国利 朱宝泉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