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环境设计理论分析
时间:2022-04-25 11:02:27
导语:新农村环境设计理论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一,进一步提高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深化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概念运用于赣南新农村的建设中,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造福当地农民。二,体察民情,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当地农民最需要的。设计师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的同时增进对当地农民的思想情感,深入人民之中,体察人民的愿望,真正把握当地农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让赣南广大农民满意的新农村环境。三,更加关心弱势群体,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设计工作。这是当今设计上“以人为本”的薄弱环节。我国的农村老龄化率是15.4%,高于全国老龄化率13.26%,赣州全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近1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3.03%。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当今形势已十分严峻,所以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民俗和各民族的风俗由于地域的不同也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这也就形成了我国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随着赣南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在他们心里就形成了“存钱不如盖房”的理念,于是农民们都争相盖起了独栋小楼,楼越盖越高,而地域特色却越来越多地丧失。我针对赣南地区所存在的这些文化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为以下的两方面:一是缺乏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当今国内,新农村环境设计大多是简单而平庸的复制,缺乏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从对文物古迹和地域风貌来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更要透过这些文化表象总结归纳出一些本土文化的特质,合理地利用例如文化个性和文化类型等的一些自身的地域优势,综合发掘与保护,提炼与创造的方法,来构筑赣南新农村本土环境艺术设计。二是不具备地域特色文化的整体性。客观来讲,每个地域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变化都会受到一些来自于外界的例如地理、历史等的各种因素长期以来的影响。这些文化特征的迥异也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环境。但是如果丧失了地域文化,就像是没有了民族传统,变成无本之源。
三、生态村庄的设计理念
生态设计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它保护和维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赣南,农房的院落是一个农房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赣南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要特别注重院落的设计,在设计时,要在考虑装饰性之余多考虑实用性,要鼓励农民多种植观赏性的植物以及瓜果蔬菜。这样可以大力推广村镇庭院经济,同时也可以饲养一些家禽或者有经济价值的昆虫,这样不仅可以美化院内环境从而达到美化村落环境的目的,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实地调研、认真分析,我对赣南新农村农宅建设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案。例如在住宅内使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制冷和发电;运用生态建材建造村镇住宅建筑;合理地利用沼气技术处理有机废物,提供燃气能源;利用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等。
四、因地制宜的设计理论
因地制宜是现代设计师非常推崇的设计理论,具体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将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妥善措施。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理论的先驱者英国生物学家格迪斯强调以当地居民的意见和价值观念为指导和设计基础,在尊重当地的人文自然特点的前提下,将自然区域作为规划的框架,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真正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地理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利用体验指导工作。具体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农村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达到因地制宜的目标,每个地方的每寸山地都是公共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新农村的公共环境一定要注重该区域所具有的地域性,充分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当地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树木、池塘和地形,以节约用地和降低费用。尽量利用坡地作为绿化用地,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建筑布局和当地农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特有的生活方式设计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公共环境。因地制宜是人类与大自然长期共存于适应的结晶,所以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地域特有的自然特色之上,做到尽力尊重它,进而尽可能地利用它。对于不利的地理自然环境,要想办法利用其优势,而不是一味地破坏它使之适应人类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只是短暂的发展,长此以往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作者:王婕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 上一篇: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 下一篇:新农村基层档案发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