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乡镇图书馆建设途径
时间:2022-04-25 10:49:32
导语:新农村乡镇图书馆建设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乡镇图书馆对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平台的信息科学可谓日新月异,网络也慢慢覆盖到了广大的农村,在农民掌握了基本的上网技巧以后,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引导,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繁复杂的甚至是鱼目混珠的海量信息时,电脑充其量也只是多了台娱乐的机器而已。比如说,广大农民需要的致富信息、农作物种植的技术要领、产品的推销信息等等。都可以通过乡镇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资源来进行优化和指导。可以使农民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避免走弯路,避免受虚假广告的影响。再如,在加强文化展示和文化服务功能上。乡镇图书馆是农民身边的贴身文化,图书馆通过各种文化展示可以强化农民教育的辐射作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受到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熏陶。可见,只有加快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不断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及道德素质,才能在新的条件下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图书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一)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要富裕农民,使农民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发展农村生产、还是增加农民收入;无论是建设整洁文明的新农村、还是实现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管理的变革,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素质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农民素质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而文化的力量和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来支撑,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和信息需求,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提供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抵制封建思想、防止迷失方向,振奋人民的热情和创造精神;三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图书馆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图书馆成为广大农民的“精神家园”和“创业能源库”,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促进先进文化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生根开花,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在农村形成文明、和谐、安居乐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社会风尚。
(二)提供农民发家致富所需的各类信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农村现代科技应用的低水平率有较大的关系,我们要由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并进而完成工业化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其压力是非常大的。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到底靠什么?一靠科技,二靠投入。而科技又靠什么,关键是教育、人才、信息和管理。包括涉农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与发展,必然会激发农民学习知识、渴求信息的热情。他们在种植业、农副产品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急需各种先进技术和各类购销信息。靠农民自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去寻门路、找信息,显然是势单力薄的。基于此,乡镇图书馆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科技讲座,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发家致富对科技和市场信息的需求,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农民逐渐认识到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对农民发家致富的极端重要性,以利于激发农民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反过来,农民要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就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这样一来,图书馆的文献利用价值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三)提供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平台
图书馆既是搜集、整理、存贮、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又是广泛进行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由此可见,图书馆是普及科学文化教育,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基地。乡镇图书馆要针对广大农民读者的特点,针对农村还存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存在着封建迷信的精神垃圾,各种非主流思想还在毒化着农民的灵魂,要大力发挥乡镇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乡镇图书馆可以在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的同时,还应十分注重业余、小型、多样化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组织美术创作、书法创作、摄影小组,等等。这样,既可以把农民的业余时间吸引到图书馆来,充实了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对农民起到正面的熏陶作用,净化农民思想,同时减少了农村不良行为的产生。既有利于乡镇图书馆联络群众,又有利于群众文明习惯和行为的养成。比如,重庆市在新增的文化服务上,要求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站每年开展农民工电脑培训1次以上,全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全市43个公共图书馆要在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建设流动服务点,为每个流动服务点配备1000册以上的图书;还要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和村、镇建设“全国职工书屋”25家,每家配套图书资金不少于5万元;市体育局牵头还要在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安装乒乓球台100张。这样一来,农民中读书的人多了,投身科技兴农的人多了,参加有益活动的人就多了,自然聚赌的人就少了,违法乱纪的人也就少了,有利于农村的社会治安。
三图书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乡镇图书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乡镇图书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有不小的差距,并由此严重制约了乡镇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
(一)馆藏文献资源匮乏
我国的乡镇图书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对乡镇图书馆的建设重视不够。而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实现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地方政府应给予乡镇图书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保证与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如果地方领导和政府只抓农村经济建设,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源之水。现实情况是乡镇图书馆建设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表现为发展不平衡,数量少,有些乡镇没有图书馆,有的馆藏书籍太少;布局不合理,馆舍多数设在乡镇机关,农民借阅不方便;馆舍面积小,设施简陋;投资不足,只是当时建立图书馆一次性投入,没有经费支持,乡镇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表现出形式化倾向,应对上级检查;文献采购随意性大,文献资源只是东拼西凑地凑数量,没有体现农村特点,当然落后于城市图书馆的发展进程。根据文化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7.89亿册(件),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如果按我国农村人口计算,这个数据还会低很多。报告也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乡镇图书馆现有的藏书主要来自于上级馆的图书流动配送、社会公益人士的捐赠,等等。但品种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二)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
乡镇图书馆要做读者服务工作,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乡镇图书馆(室)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组织管理,目前,由于受到体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乡镇图书馆的管理员是由乡镇文化干部兼任的,专业知识匮乏,他们不仅没有经过相应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图书、情报、计算机及信息知识不足,在开展读者服务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本身也没有长期观念。由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人员业务素质低,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活动方式,管理不严格,馆舍环境和工作程序都不尽如人意,使许多乡镇图书馆流于形式,很难发挥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乡镇图书馆(室)的专职管理人员只有10%,兼职的占30%,有60%无管理人员,一些乡镇出现人员短缺、人才断层、知识老化等现象,致使农村文化活动难以有效的开展。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镇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爱
纵观我国现有的乡镇图书馆服务,大多数只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即传统的、单一的图书流通借阅服务,缺少独特的办馆方式,虽然办馆的目的是针对农村,但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乡镇图书馆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爱中缺位。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筑农村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乡镇图书馆在这个方面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四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乡镇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乡镇图书馆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农村,以培养人,教育人,造福人为原则。乡镇图书馆在服务读者时,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理念,培养农民读者,造福农民读者。从图书馆工作的对象来看,应该是以农民读者为本,为农民服务是它的本质属性,也是乡镇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农民读者要热情接待,耐心引导,真诚服务,启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整体素质。特别是对那些弱势农民读者,更不能轻视,要积极引导他们的从众心理,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使乡镇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努力提高乡镇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二)不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由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中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移动存储、镜像、光盘、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乡镇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想方设法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实施共享工程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将为乡镇图书馆服务内容、方式、时空范围等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缓解了农民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为人民大众增加了新颖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乡镇图书馆应以本馆的信息资源为平台,广泛开展面向农民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不定期举办“读一本科技图书,学一门实用技术,找一条致富门路”的活动。可以要求乡镇和村干部带头,组织广大农民读者积极踊跃参加“比学赶帮超”活动。乡镇图书馆还应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面向农民读者举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答疑、生活知识、种养殖信息、大政方针、致富门路等各方面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科技讲座、农业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以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讲座,等等。让广大农民读者有机会与知名专家学者和涉农行业的领导人面对面地交流,体味知识的魅力,感受学术的精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镇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顺应了历史潮流,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乡镇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工作。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特有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服务于“三农”,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动我国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乡镇图书馆,才能为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肖青桃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 上一篇:新农村农机技术推广地位和作用
- 下一篇:财政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汇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