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人才培养与资源循环研究
时间:2022-05-10 10:59:17
导语:新农村人才培养与资源循环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农村教育的“离农化”倾向和农村智力资源流失
许多观察者指出,当前的农村教育,无论在目标指向、体系建设还是内容设计上,都存在强烈的“离农化”倾向,这种“离农化”趋势与当前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理念有关,也是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传统思想与现有的升学体制互相强化的直接结果,同时,对农村教育定位的狭隘错误定位,也使得“农村社区导向教育”与“终生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难以贯彻。1.“教育抽水机”现象阮荣平,郑风田(2009)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提出“教育抽水机”假说:在教育投资能够促进总体经济增长的时候,却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这恰恰说明了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塑造出来的只是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才,而非利于农村发展的人才。教育投资所锤炼出来的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没有产生其应该产生的外溢作用。与教育能够促进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传统观点相反,“教育抽水机”假说注意到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和不同人力资本之间转化的艰难性。总体上看:我们在进行教育投资,总体上我们的经济也在增加,但是从城乡二元体制的角度来看,增加只是城市经济体,农村经济体的经济福利没有从教育投资得到什么好处。诚然,从长期效应来看,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经济福利最终会惠及到农村经济体,但是正如凯恩斯所说“长期中,我们都死了”。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教育抽水机”问题还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2.“智识教育”的偏向性现有的农村教育以“智识教育”为主,面向对象仅为学龄阶段的农村青少年,教学内容也偏向以升学为目的,一方面,这种教育体系下很难培育出能够适应当前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更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力军,却难以获得急需的各种教育和培训。从教学内容来看,“象牙塔中办学”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使得农村学生缺乏对家乡的认同感,更使得升学失败的农村青年难以实现上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从教学形式来看,“就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办学模式使得农村教育难以承担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的重担;盲目追求“热门”的专业设置导向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越来越偏离“三农”需要,并因此加重了农村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同时,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视,大多仅仅体现在加强对农村“智识教育”的财政投资上,然而,仅仅增加教育投资,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育还远远不够,尽管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也开始出现诸试图借鉴国外“社区教育”、“双元制教育”等理念,探索如何开展针对农民的“非智识教育”与“社会教育”,讨论怎样才能让教育惠及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培育出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用的“新型农民”,但对于这些实验的总结和分析,也显得远远不够。
我国各地进行的各种“自然试验”探索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如前所述,现有的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育体系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离农化”倾向,偏向以城市为中心,培育出的大量农村优秀青年只向城市单向流动,成为农村人力资本的“抽水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在现有农村教育的体系基础上加强投资,只可能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的外流趋势,并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而若是对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也是一项耗时大、成本高的工程,需要在充分的论证和试点的基础上才可以实施。因此,我们需要对目前我国已经实施的,以增强农村智力资源存量、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的各种“自然实验”进行考察,关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问题,这其中,既包括以培养农民本土人才为目标,以社区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新乡村建设试验”;也有旨在通过城乡公共品服务的等值化来留住人才,并通过德国“二元制”式的职业教育让农民在本土就能获得与城市等值的收入,最后实现城乡收入等值、生活等值的“城乡等值化”试验;还有以促使精英人才向农村地区回流,用“人才引进”方式培育新型农民的“大学生支农”、“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等试验。本文将对这些试点项目一一加以分析,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尚存的问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一)社区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新乡村建设试验”如何对正规教育覆盖不到的那部分农民开展教育?多年来,无数有识之士对此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曾经一度建立起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随着公社制度的解散而风光不再,更因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小农分户经营体制的重新确立而显得名存实亡,大多数学龄外的农村居民,已经在事实上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以社区教育理念为指导,沿袭往日“乡村教育”的精神,新的农民教育运动开始在农村地区试行,包括“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海南石屋农民社区大学”等等,称为“新乡村建设试验”,被认为是先进理念与本土化思维相结合的成果,其目的在于扎根乡土,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为现有的“智识教育”体系无法覆盖到的那部分农民提供教育和培训,使得不再被正规教育体系所覆盖的那部分农村居民获得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在运作方式上,“新乡村建设试验”继承过去“乡村建设”的传统,将知识分子、大学生、农民群体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依托,一方面为农民群体提供各种技术培训和教育,另一方面也通过鼓励学员组建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育能够为当地发展做出实际贡献的乡村精英。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新乡村建设的试验者们具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也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种乡村教育试点,但是,与整个国家对于农民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这种试点毕竟是少数,于此同时,还存在着投入不足、缺乏财政基础、农民参与度低、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运作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等问题,甚至有些乡村建设学校由于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出现问题,在运作过程中遭到层层阻碍,最后难以为继。总的来说,以乡村建设学校为依托的“新乡村建设试验”是一种颇具意义的尝试,但在目前的农村环境下,这种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运作方式仍然难以得到推广和发展,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还需要与当地地方政府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在正式的制度框架内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二)以“城乡等值化”理念留住人才———南张楼村试验案例研究农村人力资本大量外流的一个根本性因素是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等值”,其中既包括收入上的城乡“不等值”,也包括公共品服务上的城乡“不等值”。长期以来,中国采取“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和管理制度。由于公共品的宏观管理制度缺位,农村的生产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社会保障设施等都严重匮乏,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脏乱差”一直都是农村生活环境的直观描述。相反,城市则拥有较为充足的公共品供给,其更能给予人们生活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大量的农民外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共品供给的缺乏。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试验”思想来自德国“巴伐利亚试验”,核心理念是城乡生活质量的等值化,让农民在农村生活所得的收入、公共品服务等与城市等值,从而能够在不离开农村的情况下享受到和城市同等的生活质量,并在这样的基础上留住人才,提高农村地区的智力资源存量。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南张楼村十分重视村庄的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重视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与环境保护,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极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突出实验的“城乡等值”理念。其以实现“城乡等值”为目标,以培养作为“自备水源”的新型农民的理念作引导,通过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南张楼村的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变应试教育为双元制教育;进行农技和非农技术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回乡创业;实现了由教育“抽水机”向“自备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才的外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的自备水源,在其村庄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南张楼村的“城乡等值化”试验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留住人才的关键,是要让人才能够在农村地区获得和城市等值的生活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点,其一,要通过教育上的“双元制”带来人力资本的提高,从而使其获得收入上的等值,其二,要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改善,从而实现公共品的等值。(三)以“大学生支农”方式引进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当前,“三农”发展的瓶颈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精英人才的缺乏,农村“能人”的短缺,使得农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上世纪开始的大学生支农,被认为是促使“人才”回流农村的重要举措。开展近十年时间后,也发展出了多种模式,引发学界和其他相关研究者的大量探讨。对于“大学生支农”的一个重要讨论是:就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来说,大学生能够承担作为“新型农民”的责任吗?他们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必要的作用吗?新兴起的大学生支农运动,最早的是从2000年开始的,之后,本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支农活动如今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以“三支一扶”为主要形式的支援农村发展的政策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与。但尽管大学生支农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响应,但依然存在一些困扰大学生支农活动的问题,包括有:(1)缺乏农村发展必要的资源,无法对农村发展给予物质支持;(2)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3)支农大学生缺少农村发展必要的技能;(4)缺少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确认识;(5)缺失全心全意服务农村的现实性;(6)优惠政策的“口惠而实不至”挫伤积极性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鼓励大学生“当农”而非仅仅“支农”上,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融入农村社区,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农村社区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回报,才能完全构建其大学生支农的长效机制,使这项人才回流试验的目的真正实现。(四)“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大学生支农”类似,“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另一项向农村地区引进精英人才的尝试。其主要是指在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迫切需要新鲜血液,而城市中的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或者村干部助理的农村人才回流形式。与“大学生支农”相比,一般认为由于“大学生村官”所处的特殊位置,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对当地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对村级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为新型农民培育提供示范和榜样、为地方带来新的技术、资金、信息等等。然而,与“大学生支农”类似的困难,即人才的“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各地的试点中,主要遇到的困扰包括:其一、如何避免“大学生村官”流于形式,让大学生真正在农村地区发挥作用;其二、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下到基层农村,尤其是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其三、如何构建适当的保障体系,使大学生愿意留在农村。考察各地成功的“大学生村官”开展模式可以看出,能够为当地农村社区带来项目和致富途径的“大学生村官”,最受村民欢迎,也最能够长久得发挥作用,然而,项目的引进,一方面有赖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信息和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鼓励和依托于母校等各种社会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村官”,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回流,更是整个城市的各种资源向农村地区的综合回流与反哺。(五)回乡创业中的新型农民引进及培育机制构建回乡创业是实现农村“智力外流”向“智力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在累计有2.5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这是个巨大的人才宝库。让农民工成为回乡创业的主体,带着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复杂联系及信息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弥补本地经济建设所短缺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其创业行为隐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去新的契机,会成为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同时回乡创业也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减轻农业土地压力等。我国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尚在起步阶段,虽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模式,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有:(1)国家层面针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推力不足;(2)地方政策存在“扶大忽小”,政策落实不到位;(3)创业培训体系尚未成型;(4)创业后的孵化机制薄弱。要促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引进新型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在教育培训方面下功夫,为回乡创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更需要当地政府各部门和国家层面上的各个政策部门通力合作,从资金支持、政策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回乡创业建立起全面的保障体系。
国际农村发展与农村人力发展培训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一)日、韩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发展及启示日本的农民培训由国家统筹规划,首先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作为最高指导标准,其次由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予以配合。目前,日本农业教育已形成了5个层次:即大学本科教育、农业大学校教育、农业高等学校教育、就农准备校教育和农业指导士教育,而且各个层次的培训对象、培养目标都不同。与日本类似,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展农民教育,已形成了3个层次:即“四H教育”、农渔民后继者教育和专业农户教育。总结日本和韩国农民培训的模式,主要特点包括:1.通过立法支持农民教育的发展2.有具体机构负责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农民教育体系初具规模3.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多样,重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4.农民教育的发展有较为坚定的财政基础(二)德国“双元制”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对未满18岁、不愿上大学的中学生进行的义务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GermanCommissionforEducation)撰写了一份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双元”这一新名词,它表示一种让学生同时在企业和培训学校接收培训的体制。德国几乎2/3的青年都接受这种教育体制的培训,培训类别几乎涵盖了经济发展每一个领域,这一制度为德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德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赋予德国制造持久的国际竞争力,造就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尤其是二战后的崛起。双元制教育中的“双元”,主要体现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这“二元”上,学生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尤其以在企业中的培训占据主导地位;就学习内容而言,也存在着“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技能训练”的双元,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双元制教育尤其是在其发展鼎盛时期,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长期保持了青年的相对高的受教育水平和低失业率。其成功除了特定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层面的支持和保障措施来保障双元制教育的有效实施。主要归纳如下:(1)法律保障--双元制教育有专门的立法(2)制度与组织保障:包括劳动准入制度、成立委员会协调职业学校与企业关系的协调机制、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机构和灵活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度化的“职业培训年度报告”(3)有效的职业引导:包括发掘职业兴趣、提前分流教育、加强择业引导等。(4)以企业为主导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保证了企业利益和目标的实现,使得企业有较强的参与动机,推动了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可持续性。
增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智力资源回流的对策建议
增强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智力资源回流并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所用,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并非单纯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在整个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着眼于正规的智识教育,更应考虑到全面覆盖各年龄段、各不同层次的农民需求,建立一套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建设内容:(一)大力加强智识教育之外的“社会教育”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教育的覆盖面,让大多数农村居民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在现有的以升学为目标的智识教育体系之外,从职业培训、社区教育、协同教育等各方面,构建一套“社会教育”体系,全方位覆盖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结合现有的各种“乡村试验”中总结的经验,因地制宜,与农村社会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具体来说,在职业培训方面,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已有的“绿色证书”培育体系,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职业农民;在社区教育方面,结合当地村庄文化,动员社区资源,以社区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其文化社会生活,促进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在协同教育方面,与地方高校、农业大学等教育机构合作,通过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培育农村青年,使其在接受相应教育之后回到农村参与建设,同时对引入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者”等人才进行本地化培训,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村庄社区。(二)以“城乡等值化”为目标加强农村公共品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农村地区留住人力资本农村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场建设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仅有教育手段还远远不够,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更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能够在乡村土地上“有所为”、“有所得”,即能在农村地区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目前农村地区无法留住人力资源,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才的“用不上”,农村地区资源的短缺、环境的约束、政策的不足,使得他们无法施展身手,不得不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因此,需要改善农村地区的软硬件环境,以“公共品服务”的等值化为目标,使农村居民对于留在农村、建设农村的未来有更好的预期,才能真正让他们乐于接受相关教育,留在农村,成为“新型农民”。(三)针对16岁以下的农村青少年,应引入“双元制”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模式和内容,纠正“离农化”倾向应改变目前“象牙塔中办学”的封闭办学模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即为学生未来的分流做好充分准备,培养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后备力量。具体来说,可以在智识教育的课程之外,增设劳动技能课程,适当安排适应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得技能课程教育能够更好地贴近农村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使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之后能够有充分的准备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其将来进一步的职业培训打下基础。此外,应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尤其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自编乡土教材。使得学生加深对农村、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与认同感在教育目标定位上,培养一批立志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四)针对16岁以上,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又未能顺利升学的农村青少年,应建立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做到“无缝衔接”完成义务教育后未能继续升学的那部分农村青少年,是当前的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应该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与农业、科技等部门结合,积极开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建设者。并积极开展以推广当地适用技术为重点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来组织教学,以市场为导向,从当地的劳动力的稀缺状况与结构考虑,真正达到引导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杠杆作用”,最终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五)针对正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老、中、青年农民,应以社区教育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职业需求,分别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服务农村教育不能仅仅“就教育而教育”,仅仅服务于在校学生,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还应当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社区。农村地区的学校应当通过现有的硬件与软件优势,成为农村地区知识传播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将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广大农民中去。一方面应该加大对所在社区的硬件开放(如体育、图书设施等),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软件资源的开放,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通过家长学校、社区学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知识、综合素质的熏陶,并成为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辐射中心。此外,针对在农村地区从事不同类型职业的农村居民,也应该以社区教育为基础,开展不同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让更多的农业劳动者接受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为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六)针对引进回乡的各类优秀人才,应在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的同时,能够在农村地区发挥价值,创造价值,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无论是参与支农的大学生,还是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农民,以及其他以各种方式从城市地区回流到农村的“新型农民”,其共同特征都是希望能够在农村地区有所作为,能够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要想要让这部分人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则一方面需要通过在校培训、帮扶等方式,让他们逐渐适应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环境,另一方面,还需要从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后勤保障等方面,为这部分人才提供便利条件,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成为原意长期留在农村地区,参与建设和服务,并能真正融入当地,为当地所用的“永久型”人才。
本文作者:郎晓娟郑风田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 上一篇:论教育公平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下一篇: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