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与鲫鱼生态养殖研究
时间:2022-09-17 09:41:52
导语:白对虾与鲫鱼生态养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城镇化发展,陆源污染使河口区养殖水环境日益恶化,对虾养殖病害日益增多。依靠换水的对虾养殖方式已经行不通,当对虾养殖到中、后期,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不断累积,极易引起对虾中毒、发病和死亡,富营养化也导致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对虾养殖生产难以正常开展。传统养殖方式中通过换水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当下的水源污染,没通过消毒等处理的水换进池塘,将会导致对虾发病率升高,虾农一般情况下都不敢排换水。通过对养殖池塘微环境的研究,我们发现生物膜法和生物絮团技术可对水质进行自我净化处理,当微生物群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能起到维持微生物平衡和水环境稳定的作用,水质指标能保持良好。本文根据汕头市河口区盐碱地(水源盐度3‰~6‰)池塘的特点,以南美白对虾(非子一代苗,养殖户称“土苗”)为主养品种和以鲫鱼(白鲫等)为主混养鱼类,进行生态混养。经近几年试养,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该养殖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1.养殖条件
河口区池塘,水深应在0.8~1.5米,水源盐度6‰以内,底质不限,沙泥底质较好,塘堤覆膜,面积几亩至几十亩。池塘须配备足够的增氧设施,以表面增氧机配合底部增氧设施(纳米增氧盘、气石增氧、微孔增氧等)为宜,增氧设施功率大于400W/亩较好,便于水体的搅动及絮团悬浮。在池塘中悬挂网片(不少于100平方米/亩)等附着基可增大生物絮团的附生面积,减少絮团沉底败坏,同时供南美白对虾和鲫鱼摄食,利于生物膜和生物絮团更新,增强生态效应。在这种养殖条件下,通过轮捕轮放,每年每亩可产南美白对虾300~500公斤,鲫鱼300~400公斤。
2.放苗前准备工作
春节前后池塘开始干塘、晒塘1个月以上,每天用水泵抽干池塘底部渗透出水,保证干塘、晒塘效果。修补整理塘堤覆膜,塘堤覆膜既能保护塘堤不受风雨侵蚀、减少杂草丛生,又能作为生物膜附着基,利于生物膜生长繁殖。检修维护增氧设施,合理布局位置。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择机进水,进水时要用60目筛网过滤。进水速度尽可能快,防止单胞藻繁殖过快使水体pH值升高而降低消毒药物漂白粉的药性。池塘一次性进水后保持水位0.8米,马上用漂白粉清塘消毒,漂白粉用量为60~80毫克/升,以彻底杀灭攀鲈、罗非鱼、脊尾白虾、蓝藻等河口区常见敌害生物为准。漂白粉须兑水全池均匀泼洒,并开启增氧机搅动1小时后关闭,保持漂白粉的最佳效果。池塘消毒水体经过5~7天太阳曝晒,有效氯含量低于0.05毫克/升,可适当施肥、加糖与接种EM菌等益生菌,培育水体微生物。一般施加3毫克/升的磷肥作为基肥,加入4毫克/升糖类(葡萄糖、红糖、糖蜜等)作为有益细菌营养物质,可快速促进养殖水体中生物膜和生物絮团的形成,维持水体pH值在8.2~8.6,使水色呈鲜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30㎝左右,这时候可开始放苗。EM菌等益生菌预先稀释100倍再加入3%~5%红糖水活化培养1~2天,再全池泼洒接种,效果更好,益生菌活化培养时连续充气为佳。
3.苗种放养
苗种首次放养是整年养殖成败的关键,水色培育好之后,应重视苗种质量和运输细节,保证苗种到达池塘时健康有活力,另外,放苗水温也很重要。进入4月份,弱冷空气影响汕头地区次数逐渐减少,池塘水温逐步回升,日夜温差波动范围较小,当水温恒定在25℃以上时,抓紧放苗。鱼虾混养模式采取对虾多茬放养、科学搭配鱼类品种,南美白对虾苗(土苗)在4~8月视存塘密度分3~4次放养,鱼苗则一次性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每次放养密度为10~15万尾/亩,鲫鱼苗(体长3~5厘米)1800~2200尾/亩,青鱼苗(体长30厘米左右)5尾/亩,革胡子鲶苗3尾/亩,鲢鱼苗20尾/亩。
4.饲料技术
鱼虾混养池塘中,特别是当多茬不同规格的虾苗同时存池时,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有一定的难度。虾苗放养后前半月投喂高蛋白质含量(40%)对虾幼虾饲料(粉状)或虾片,以后可用较高蛋白质含量对虾配合饲料(37%)投喂来提高对虾生长速度。进入养殖中后期,可用低蛋白质对虾配合饲料(33%)投喂,以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水体自我净化压力。投饲量以南美白对虾摄食量为准,每天投喂两餐。台风、暴雨前奏、刮起东风或东北风等天气突变,水色变清等水质变化,不投喂饲料。至10月份,水温逐渐下降,南美白对虾经笼网捕捞后存塘量不多,不用投喂对虾配合饲料,10月份以前鲫鱼不专门投喂鲫鱼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较低),10月份以后只投喂鲫鱼配合饲料。
5.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是养殖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每天定时测定水温、透明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并观察水色变化和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使用增氧设施,底部增氧设施从接种益生菌时开启,连续不停。表面增氧机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每晚下半夜定时开动;根据天气和水质变化情况,白天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应用生物膜法和生物絮团技术,适时追加糖类和益生菌,培育生物膜和生物絮团,保持水体透明度和pH值稳定。当氨氮、亚硝酸盐偏高时,除了追加糖类和益生菌外,再适当泼洒沸石粉,能较快产生协同效果。
6.病害防治
河口区南美白对虾与鲫鱼生态养殖的病害,主要是对虾“偷死病”、“红体病”等病毒性疾病和鲫鱼细菌性疾病,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较为有效。保持水色、透明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正常稳定,减少应激反应,可预防对虾“偷死病”、“红体病”等病毒性疾病发生。当对虾病毒性疾病和鲫鱼细菌性疾病有发生苗头时,可使用聚维酮碘0.1~0.3毫克/升全池泼洒预防或治疗,之后再追加糖类和益生菌,有较好效果。
7.收获
南美白对虾4月份放苗,至6月底或7月初,长至规格200尾/公斤左右,可开始上市,采用捕虾网笼捕大留小、间收方式收获。鲫鱼至9月份,长至规格4尾/公斤左右,也可开始上市,同样捕大留小。使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合理的密度和养殖容量,小规格鱼虾不受大规格鱼虾压制能较快生长,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的生产力和保持生态平衡。其它鱼类在年底干塘时一次性捕捞上市。
8.小结
(1)河口区南美白对虾与鲫鱼、青鱼、革胡子鲶、鲢鱼等按比例生态混养,利用青鱼、革胡子鲶捕食活力差、患病南美白对虾,消除或减少健康虾摄食病死虾造成的传染,同时青鱼也摄食小螺,防止小钉螺等大量繁殖生长。在合适的池塘养殖容量等条件下,应用生物膜法和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使鱼虾等养殖动物排泄物得到充分净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南美白对虾、鲫鱼、鲢鱼等摄食微生物颗粒,使生物膜和生物絮团不断更新,保持池塘微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全过程不换水、不加水,池塘被太阳曝晒蒸发掉的水份依靠降雨补充。(2)南美白对虾与鲫鱼等为广杂食性水生动物,能摄食生物膜和生物絮团等营养物质,充分利用池塘微生态循环的微生物产物,降低能耗,从而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养殖成本。
作者:张楚妃 李顺茂 林壮炳 单位: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 上一篇:工厂化立体生态养殖研究
- 下一篇:探析火力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