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10 11:26:07

导语: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摘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全国第一批、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市”,保存有中国最完整的热带生态系统。根据其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源禀赋、特殊的边疆区位与独特的民族文化,分析西双版纳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探析该地区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制度;非正式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这一关系,就不得不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制度[1]。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因此,需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铺设制度性的保障,促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设计一套结构科学合理、操作高效的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具体要求,以此规范人的各种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协调人类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人们大多时候只看到正式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因此,观察一个社会内部的制度,既要看到正式的制度规范,还要看到正式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更要看到在正式制度的背后,有哪些非正式制度在起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3]。夏光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表现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4]。生态文明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以及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一)生态文明正式制度。生态文明正式制度主要指国家各级行政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层面由政府主导制定、宣传、执行的强制性法律规章政策。生态文明正式制度是自上而下导向,包括生态立法、生态执法、生态司法。除此之外,一些带有选择性的经济激励机制也属于生态文明正式制度的范畴,行政部门利用经济手段,让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权衡生态环境效益与简单经济利益的利弊,例如环境税费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水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等。(二)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一定地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这一群体共同遵守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持续性等特点,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式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必不可少,但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公众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态文明意识的逐步形成又必须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教育引导作用。非正式制度往往基于一定的文化传统,自下而上产生于基层民众,一般在其生成的系统内发挥作用[5]。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包含了生态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非正式制度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例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另一种是短期形成,较为灵活且效果直接的,例如农村地区的村规民约。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它的建立是出于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它的权威性也是自发地去维护。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它并没有像正式制度安排那样由相关机构强制实施,而是习惯性、自觉性地去遵守那些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主要是依靠主体的自觉来保障这一制度安排的实施。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正如道格拉斯•C•诺斯所说,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来源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那些正式制度难以触及和深入的地区和领域。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期延续下去,很难进行更改,这种制度的变迁往往是缓慢而困难的。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适用存在特定性,由于地域的特殊、文化的独特、群体的差异,不同地区对这一制度的适用性不尽相同,比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非正式制度放到其他地区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

二、西双版纳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

(一)傣族生态文化。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往往基于一定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显现了人类寻求人、自然、社会之间和平相处的方式与历程[6]。生态文化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怎样认识自然、怎样利用自然以及怎样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西双版纳傣族的生态文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1.生态生活理念依山傍水选择居住地。西双版纳傣族主要居住在坝子,属于坝区民族,傣族先民带着傍水而居的稻作传统迁移到西双版纳的坝子和沟谷,在这里垦田种稻,并居住于此。村寨要依山傍水,便于村民到山上采集、水中捕鱼、饮水、洗漱,要有阳光穿透迷雾来取暖,还要有茂林可供乘凉,更要有可开垦种稻的土地。其居住地的选择,反映了傣族依靠自然、融入自然地生活观念。选择干栏式生态民居。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人民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与自然经济条件发展起来的传统民居,包含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审美追求。其他民族如布朗族、哈尼族、基诺族等,也逐渐仿效傣族建造起了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形式已成为西双版纳颇具特点的建筑造型和闻名中外的民族特色,已成为西双版纳传统文化和形象的象征。干栏式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民居,体现了丰富的生态理念。爱好野生天然食品。西双版纳各民族普遍喜食野生天然食品,他们食用数百种野生植物。植物叶、芽、花、果、茎、根,江河中的藻类,竹节、草节中的虫蛹,山上的蚂蚁等,不仅成为他们的美味佳肴,还成为预防和治疗一些热带特殊病症的良药。另外,茶是一种很好的生态饮料,傣族喜欢用竹筒制茶,先将干毛茶装入新鲜的香竹筒内,冲压烤制便成了傣族特色的竹筒茶。可以看出,他们的饮食习俗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从这些简单的居住文化、饮食文化中可看出,西双版纳傣族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中,蕴含了大量关于人与自然相处的方法,在漫长的演化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非正式制度体系。西双版纳地区的民居掩映在茂林中,依山靠水;干栏式建筑功能性与生态性的和谐统一;还能品味到生态的傣味美食,这些生活理念体现出的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对自然的尊敬与喜爱。2.生态经济理念重视庭院经济生态系统。西双版纳有很多庭院经济生态系统,其中,傣族最为典型。传统傣族家庭,房前屋后会有一片院子,在里面种上一些热带水果、家常蔬菜、佐料、鲜花、绿植,甚至中药材,由此组成一个小规模的庭院经济种植园。在村寨主干道上也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空地种上粮食或经济作物。到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能看到环境优美、物种繁多的景象,热情好客的村民会用鲜美水果来招待宾客。由于只是小规模的庭院经济,这些高品质原生态的水果蔬菜没有大量进入市场。3.生态自然理念森林是傣族心目中最重要的成分,传统的土地及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就集中地体现在森林管理中。一是竜山森林的管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的竜山森林管理,实质上是人们把自然看得比人更强大的民族信仰的积淀。二是坟山森林的管理。坟山森林是亡者居住的地方,除了安葬亡者,否则禁止携带锄头、刀斧进入坟山森林。傣族爱水如命,把水看得很重,认为“水比黄金贵重”,人一天也离不开水,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没有水,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无法开展。傣族对各类用水严格加以区分,进行分类管理。通有小河沟的村寨,每条沟都设有一个“版闷”(水利员)管理。在西双版纳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野象、野牛、绿孔雀等。傣族人民爱护野生动物,不准乱捕乱猎。他们认为动物与人类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它们是美丽的大自然画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动物被消灭了,人类的各种灾难也就来临了,这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保障。4.生态审美理念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非常神奇美丽,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欲望,其审美理念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深深烙印。在西双版纳,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湖、每一个村寨,都有相关的传说,人们对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山、水、林、田、湖,充满了感激赞美之情。傣族认为人类的美来源于生态的美、自然的美。傣族人民把村寨园林化当作他们理想的生活目标,并认为村寨环境的美与大自然的美是相互促进的。傣族认为,只有把人的美与自然环境的美结合起来,才达到完美。傣族妇女的衣饰色彩鲜艳、简捷大方,既与自然环境协调,又能充分勾画出人体美,而且透气避暑,真正体现了适用与美丽的完美结合。傣族认为,文学艺术最早萌芽,都是受大自然的启迪,模仿大自然中万物的状态。一切原始的音乐、舞蹈绘画、诗歌、故事等,就其内容而言,都是原始先民们自然感情的流露,但就其形式来说,则是模仿自然鸟兽植物的结果。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当地常见动物的模拟,进而提高并艺术化,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把孔雀舞演绎得尽善尽美,观者无不为之倾倒。傣族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动植物的故事,大都以解释人与动植物的关系入手,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生活映射在动植物身上,使动植物具有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表达了人与动植物的和睦关系。这些故事富含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通过民间故事自然而然地一代代传承下来。5.生态社会理念傣族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美,更追求内在心灵的美。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外表美丽,而不讲人格、风度和气质,不讲卫生,不讲礼貌,就是傣族典故里讲的“似人非人”。傣族认为,心灵美要体现在行为美上,而行为美首先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们把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点。傣族主张团结互助,有困难就公开出来,由大家帮助解决,即使是难以启齿的事,只要说出来,大家也会觉得这个人是一个正直的人一定会帮忙解决。这些社会理念,体现出的是傣族人民内部之间人与人的和谐,更是社会的文明,生态的文明。(二)宗教信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之前,傣族先民居住地区早已存在原始宗教,其主要特点是相信万物有灵,山川草木之神支配着人们的命运。与人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物和生产、生活资料都可能神化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如太阳、山水、土地树木、村寨、粮食等等。因此,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木有树神、村寨有寨神等,傣族地区每勐都有勐神林,每寨都有寨神林,也就是“竜林”。傣族人认为,“竜林”里的一切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因此,林内的动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之后,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些理念更加深入傣族人民内心,比如傣族把“五树六花”作为圆满、吉祥的象征物。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同人类的祖先逐步摆脱动物性,开始探讨自然与人生的奥秘、向往神圣美好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7]。宗教信仰中强调对神灵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强化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起到了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作用。(三)习俗禁忌。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天、地、人以及对动植物的独特习俗和禁忌。比如,在傣族人民的传统意识中,森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认为森林是人类生存之本,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稻田,没有稻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8]。禁止进入“竜林”,被允许进入林区者,态度要庄严、不可嬉笑。傣族人家建房修路需要树木时,要经过一系列庄严的仪式才能砍伐。傣族崇敬孔雀和大象,将它们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狩猎活动要择吉日,出发前要先祭神祈求保佑,打到猎物要当场祭祀和祷告,然后才能分食。傣族习俗禁忌中传承下来的生态意识,不断改善了傣族人民的生存环境,而且也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化其习俗禁忌中具有生态功能的部分,可以使少数民族在保持其特有生活习俗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四)村规民约。在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中,村规民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村规民约,也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美丽乡村的实现提供了一层高效的制度保障。在正式制度难以深入的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很大程度上便依赖于村规民约,而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有自治属性的村规民约比其他地区更为广泛成熟。笔者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调研时,通过一些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以及走访村寨,搜集了一些村规民约,其中,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1.自然资源保护类比如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半坡老寨村规民约。第3条:珍惜水资源,不准在水源内清洗脏物、洗澡;第9条:不准盗伐集体和他人林木,不准围剥树皮,一旦发现及时上报;第14条:不准移动、损毁古茶园中保护标志,不得在古茶园中盗伐树木、挖取树根、刻画树干、攀折树枝,不种植未经批准的植物;第15条:不对古茶树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还有勐宋乡曼方大村村规民约:第5条第1款:盗伐林木的,以棵计算,根部直径15cm以上的,每棵赔偿损失费100元,如果树已偷卖的每棵要增加200元的赔偿费;第3款:偷砍竹类每棵20~50元,树已用加100元;第4款:毁林开荒的赔偿损失费1.5万元/hm2,同时要退耕还林,严禁种植。2.环境卫生保护类比如格朗和哈尼族帕真村水河鱼塘寨村规民约。第2条:积极参加卫生活动,参与和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各农户按照5人以上户出2人、5人以下户出1人的要求,自觉参加每周一次的集体义务清扫,同时,遇有特殊天气、重大第2期宁拓,等: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27活动、重大节日时更要及时清扫;第8条:严禁大规模焚烧秸秆、其它有害垃圾,村民有义务进行监督举报,对违反规定的农户给予相应处罚;第10条:村小组定期进行评比,并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对被评为“不清洁”的农户进行相应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勐海县作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还有对古茶树保护的具体条约,对当地普洱茶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村规民约的好处体现在,西双版纳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理念广泛普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改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发展良好。

三、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分析

在不同的阶段(时间)、不同的空间(地点)、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各种不同的生态文明制度各具优势和特色[9]。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傣族为主的丰富的生态文化、宗教信仰、习俗禁忌以及广泛的村规民约几个方面。在这个特定区域内,在某些方面,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效力或许会超过生态文明正式制度,所以要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规避消极作用。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能够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非正式制度是由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长期交往形成的[10],生活在这一传统之下的各个社会成员,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共同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从而凝聚起一股力量注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能够在无形中规范社会成员的生态行为。尽管非正式制度不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强制执行,但是其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进行约束,这股无形的力量就是对前人经验的认可,对祖先的崇敬,从而对自我行为进行选择,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软约束”来贯彻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而选择出更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有助于生态文明制度结构的优化。虽然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当它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时,可对生态意识的文明、生态行为的文明、生态产业的文明以及生态制度的文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它与生态文明建设现实要求相违背时,它便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一大障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甚至损害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成果。因此,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让非正式制度在不违背正式制度的框架下运行,防止出现非正式制度背离正式制度,尤其是防止其违反国家法律;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实施基础,在正式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依据非正式制度施行情况进行适当修改,提高正式制度的适用性,减少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摩擦,使两者共同发挥效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结构科学的制度安排。

四、结束语

根据西双版纳的经验,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的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持续性等特点,弘扬生态文化,传承生态理念,采撷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保护意识,尊重民族的生态习俗禁忌;还可以借助村规民约、社区规约等,将其以具体条文的形式外化出来,让这些生态文明非正式制度融入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甚至提升为广泛适用的一套制度体系,增加人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为生态文明正式制度提供实施基础,弥补缺漏,从而促进整个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略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3):105.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9.03.018.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4]夏光.生态文明与制度创新[J].理论视野,2013(1):15.DOI:10.19632/j.cnki.11-3953/a.2013.01.006.

[5]卞辉.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乡规民约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6]李忠友.生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7]宝贵贞.中国少数民族宗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4.

[8]李良品,彭福荣,吴冬梅.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环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3):139.DOI:10.16415/j.cnki.23-1021/c.2008.03.010.

[9]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个研究框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81.DOI:10.15944/j.cnki.33-1010/d.2016.01.012.

[10]彭正波.非正式制度与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的选择[J].理论导刊,2010(12):8.DOI:10.3969/j.issn.1002-7408.2010.12.002.

作者:宁拓 李青芮 梁龙舟 李国春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