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四大途径及运作
时间:2022-07-19 09:46:40
导语: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四大途径及运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选择正确的途径,主要途径有: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明特征,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1〕。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大学生的生态理念及生态素养,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还会影响到“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点。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根据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选择正确的路径。高等院校要从不同的角度,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多维路径组合,才能使不同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形成合力,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一)优势。课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渗透的教育方式,就是把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内隐的方式融入高等院校教学全过程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教育”〔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高等院校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在一套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比单独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能够取得更好的实效。二是可以节约开展生态教育的成本。通过现有的课程体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需要额外投入人力及物力,不需要安排单独的教育时间,只需要对任课教师进行适度的培训,让任课教师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基本要求即可进行。这种教育方式对物质资源投入要求不高,同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节约利用的要求具有一致性,是生态文明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三是可以取得双重效果。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对教师的教育过程,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也会受到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都能够得到提高。正因为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上述优势,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才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路径。(二)实施方法。高等院校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需要选择符合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实施方法。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以在思政课教学中进行渗透为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等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五门思想政治课。这五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这五门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同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在理论上阐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其他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对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的教学内容作适度展开,系统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知识及内涵要求,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2019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在学生系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其他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三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要素。高等院校的其他课程,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中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生态文明教育的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素,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三)应注意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具体教学内容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其教学的重点是具体的教学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只能融入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要素,要避免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这种错误会导致出现偏离具体教学内容,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另一种是在教学中,没有挖掘具体教学内容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要素,没有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这种错误会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二是要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让任课教师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内涵要求。任课教师只有掌握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才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三是要把理论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其重点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帮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习惯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一)优势。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网络平台不仅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路径。高等院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效果会更明显。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平台比较熟悉,大部分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其教育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多样性学习的需求,这对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方便学生学习。在学习时间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不受具体学习时间的限制。在学习的工具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进行学习,在手机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不受学习工具的限制。在学习的空间方面,学生在教室、宿舍、校园中都可以学习,放假回家、外出旅游也可以进行学习,不受学习空间的限制。网络平台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并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趣味性的特征,这对提高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能够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一致。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节约教室、实习实训室、教师等教学资源,而且把教育内容通过电子形式展现,可以起到节约书籍、纸张等资源的作用,这就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利用的要求。(二)具体方法。高等院校在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依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的专栏。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在校园网上,可以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的专栏,把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理论、图片、视频资料、文章以及教师和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体会、感言等放在专栏中,教师及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的专栏中进行浏览学习,在浏览学习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种做法具有教育内容丰富,展现方式多样的特点,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二是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目前,微信群、QQ群已成为大学生联系、沟通及社交的基本平台和渠道。高等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可以借助微信群、QQ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在微信群、QQ群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浏览学习。三是注册生态文明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能够广泛引起公众的关注,并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这使微信公众号成为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条路径。高等院校可以注册生态文明教育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理论、图片、视频资料、文章等学习教育内容,供学生浏览学习,对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三)应注意的问题。高等院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对学生浏览学习提出具体要求。高等院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浏览学习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浏览学习的时间、浏览学习的次数、通过浏览学习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高等院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学校要安排专人对相关网络平台进行管理。高等院校要保证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平台的规范高效运行,需要安排专人对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包括对内容进行审核、对学习教育内容及时更新、对网络疫情及时监控。对网络平台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网络平台有序运行,更好地发挥网络平台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三是要注册不同类型的微信群、QQ群。每个班级、每个专业、学校学生会、二级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都可以注册微信群、QQ群。在这些微信群、QQ群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可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四是要对学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进行检查考核。缺乏必要的检查考核,学生很难主动去浏览学习,这会影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进行检查考核,包括对学生浏览学习的次数、浏览学习的时间、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考核。通过检查考核来促进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
(一)优势。校园文化活动既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通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路径,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渗透、注入,能有效地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既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方面的,也有文艺体育、科普创新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使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渗透,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高等院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体育竞赛、文艺表演、才艺展示、社团活动等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能为学生广泛接受的活动方式。在这些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更能为学生所接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活动体验的特点,通过活动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全面地掌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生态素质的提高。四是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能够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校园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受到熏陶感染,这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及生态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具体做法。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要依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结合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出发,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校园文化活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在不同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高等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就要充分挖掘具体校园文化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内涵,结合具体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二是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学生社团。高等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群众团体,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形式,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之一。高等院校的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可以引导学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社团,以之为载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活动。三是组织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围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组织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专题校园文化活动,如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术讲座、征文比赛、辩论赛、体验活动、环保创意设计竞赛等。通过专题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营造校园文化活动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活动中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提高。(三)应注意的问题。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指定具体的部门负责挖掘校园文化活动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每个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注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就需要指定具体部门负责挖掘校园文化活动中生态文明的教育内涵。如果没有具体部门负责,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就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统筹规划,使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阶段,都适度安排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紧密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才能更好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三是要指定教师负责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并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引导。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教师在指导和引导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注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这样,才能达到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四是要把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发挥熏陶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及塑造学生生态品格的重要作用。”〔4〕这样就能够把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学习、环境熏陶、活动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
(一)优势。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的特点。这一特点使高等院校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辅助路径。高等院校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学到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二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的实践过程,具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特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点进行学习考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切身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三是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节约利用的良好习惯。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生态素养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节约利用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依赖于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对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节约利用的良好习惯,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具体做法。高等院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要依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结合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从高等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出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社会实践活动包含不同的内容,有社会调查、生产实践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方面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宝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经验,宝钢在“绿色”之路上一直走在中国企业的前列,不论是管理体系认证、国家标准制定,还是打造绿色企业与生态城市和谐发展,绿色宝钢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5〕。在不同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高等院校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就要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二是组织学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对比及亲身体验,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内涵要求,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及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如组织学生到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践,该公司多年来坚持科技先导、研发先行的企业发展战略,成功开发出一整套裸露坡面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涵盖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生通过和公司员工一道奋战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最前线,使生态文明教育入脑入心。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生态文明宣传和环保公益活动。倡导学生担任环保志愿者,组织学生深入到城市社区、农村、机关厂矿,“向民众宣传环保知识,提供环保救助”〔5〕。让学生参与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既是一个宣传的过程,也是自身受教育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及保护生态环境及节约资源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促进作用。如组织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加苍山洱海保护行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公益活动,实现了学生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在活动中完成了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三)应注意的问题。高等院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每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就需要专人负责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态文明的教育内涵。如果没有专人负责,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就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要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来安排具体的社会实践内容。在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统筹安排中,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适度安排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以更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把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保护生态环境及节约资源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高等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而且要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使大学生把生态意识内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6〕。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保护生态环境及节约资源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作者:周燕 单位: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意义与对策
- 下一篇: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