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逻辑探讨
时间:2022-07-03 04:17:53
导语:生态文明思想逻辑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的主张已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系统分析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其思想理论特征,是全面认识这一思想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一、战略定位: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和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宣誓了我们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奋斗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我们党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重要问题。多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覆盖范围从区域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也从财政注资、科技创新向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意识导向发展。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仍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正如习所说,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必须从现在起紧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挽回环境代价、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台的制度频率之密,治理力度之大,监督尺度之严是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群众对身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更加真切。但客观来讲,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退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仍是我们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生态文明建设仍需咬紧牙关、攻坚克难,继续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回应和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其准确概括了生态文明社会下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同向发展关系,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还是对美丽中国蓝图的真实描绘,其把环境问题落实到民生视角,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共同呈现在美丽中国的理想画面之中,赏心悦目、令人向往。所以,要想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气息,就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理解良好生态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能永葆美妙青春,能不断探索时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2]面向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团结协作、戮力同心,将美丽中国由蓝图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生存条件需要依附于自然界,而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将自然变为自身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从而使自然界变成自己“无机的身体”。所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和精神与自然界的联系所反映的正是自然界与其自身的联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83自然界的解放与人类社会自身的解放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矛盾解决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相应解决了。所以要求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时要从宏观上分析问题,从大局着眼,从体制、政策上来协调人地关系。长久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环境建设工作,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让发展更加符合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态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他指出,西方工业文明是人类的陷阱,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所以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资源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强调应用宏观视野、树立全局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基本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生态学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内核,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能展现出全局性魅力,是因为它始终聚焦事物的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性,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要树立“一盘棋”的系统工程思路。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将山水林田湖的治理看作一个需要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的整体性工程。对于环境各要素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习也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针砭时弊的具体要求。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担忧,他强调,我国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水源问题危机四伏。纵观全局,良性治水要求涵养水源、厉行节约、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用系统思维统筹水资源治理全过程;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他要求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同抓并举;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便研精覃思,认识到了森林生态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国土绿化战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就要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工程思路还体现在对城乡建设规划的关注上,强调城乡发展的独特性和宜居性。城市和农村都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边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环境建设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空间集约化水平低,空间利用效率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多次提出城市和农村建设都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特色,把城市放到大自然中,给农村留下乡情美景,“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3]习对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密切关注和追踪调查也是贯彻系统工程思路的重要体现。五年来,习先后针对海南经济特区、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厦门经济特区等地的建设实际提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具体要求并回访监督,要求各地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增绿护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永葆区域生机和活力。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上述各地坚持改革创新、持久奋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都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人们逐渐感受到绿色发展模式的持久普惠性。
四、主要任务: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社会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和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当前阶段存在的重点问题,是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问题的凸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群众不满的往往是严重的污染事件。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影响群众生活的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搞好顶层设计,有效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习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他还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上多次做出指示,即使是有需求的产能如果对环境造成威胁也必须要关停。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就要加强源头治理,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治理恶化的趋势。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的解决需要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提供可靠保障,对于跨越雷池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惩罚。习针对现行环保体制归纳出四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4]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修订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力度、猛添硬招。为解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的问题,国家近年来在推进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上狠下功夫,建立了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准确把握环境承载力是开发建设的前提,要求全国各县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机制,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倒逼合理开采、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强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健全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事实证明,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存在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薄弱、不负责任、盲目决策等问题,所以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也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需要追责的情形,应该严格追责、终身追责、追责到底,以实现制度规定的强制力和威慑力。
五、战略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工业文明秉承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发展理念,仅两百多年间便激发了空前的人地矛盾,造成了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价值参照。在长江考察时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是思想认识。”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是发展观念的深刻革命,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还需认识到我国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问题长期积聚形成的,其转变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发展并不是放缓发展或不发展,而是要通过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5]。所以绿色发展是要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激发需求、拉动供给,找到新的增长点,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衍生品,特定生产方式下形成特定社会关系,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绿色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绿色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心系环境、约束行为、简单生活、理性消费,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质是使人们克服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合理的适度消费习惯,通过需求结构的改善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它需要我们长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六、工作路线:捍卫民生福祉,倡导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是对群众路线的坚决贯彻和创造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价值目标,其进程的推动最终还需要依靠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在工作中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环境和民生放在同向发展的位置上。十八大后,习勇敢直面挑战、虚心听取民意,多次表达了为捍卫民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决心,他在青海考察工作时强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产生活资料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以自然环境的优劣必然强烈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显而易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获得权力是履行义务的基础,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生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公民也应当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义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也必然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民群众把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广泛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珍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首先需要依靠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对节水、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环境知识,为其提供具体行动指南。还应帮助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理性消费和简单生活方式,杜绝奢侈浪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也一样需要以生态实践为支撑,所以全社会应通过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在人人出力、日积月累的条件下建成我们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论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0(01).
[2].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范梦 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
- 上一篇:生态文明专业教育方法及途径研究
- 下一篇: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