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新进展
时间:2022-03-20 03:29:34
导语: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新进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以习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新举措。党中央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领域并列的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措施着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以习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生态文明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新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还为全球生态危机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究竟有哪些新进展?本文试图就以上这一问题作出试探性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战略高度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进一步将其提高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着“美丽”目标的完成,也关系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能否实现。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强调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的方方面面。(一)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高增长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二)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文明的演进、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前提。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世界古老文明的断裂和消亡都是因为当时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上人类的过度开采破坏生态环境而带来的灭顶之灾,楼兰古国也曾在历史上创造辉煌,但终因对生态环境的贪婪和过度破坏而走向亡国灭种文化消亡的悲剧。在古代思想家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厉害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未曾断裂的国家和民族。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总结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必由之路。(三)将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这句话既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即通过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满足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来推进社会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内涵进而提升社会发展品质最终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的利益,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选择。(四)将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在这里,之所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很大的政治,是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满足人民的需求是赢得民心的前提。而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改善人民的生产及生活环境,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营养无污染的食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题中之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对行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纠正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错误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深刻总结工业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之上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在取得经济社会高速增长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走了边污染边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这一传统方式仍然没有脱离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窠臼,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其中尊重自然就是强调我们必须摆正自然界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树立自然界与人平等的态度;顺应自然就是要求人类在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不违背客观按规律,顺应自然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保护自然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再生、环境自我净化、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尊重自然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应保持的基本态度,是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保护自然是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没有资源、环境、生态的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有机统一。(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转•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溃。”“民”指的是老百姓。而《辞海》中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意思是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自然界的,如果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无法提供资源能源,人类的生存就失去了基本的依托。而当前,被污染的空气、水、食品等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长期以来,人类社会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的搞破坏换来了经济的高增长,时至今日,人类的身心健康遭到的严重威胁正是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报复。针对此,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界是生命共同体”,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界不是矛盾双方,而是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自然界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人在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挖掘和发挥自然界的价值和潜力,促进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资源的新陈代谢,自然界才能延续发展。(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包含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社会生产能力和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生活的原材料的自然生产能力两种,自然界既是社会生产力的对象,又是自然生产力的主体,所以,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针对长期以来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兼得的传统观念,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正因为生态环境本身也是生产力,当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污染的生态环境已经制约着自然界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生产资料的能力好水平,所以“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次强调的“两山”理论高度概括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既不能打着保护环境幌子牺牲经济发展,也不能挂着经济发展的旗帜而破坏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无以为继,以牺牲经济发展换来的环境保护没有意义,只有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进步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引导,实践是关键。十八大以来,在提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党中央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明理念从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习惯,培育浓郁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使社会成员深刻领会人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息息相关,才能人人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共治共建共享,提高我国生态治理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二)完善生态建设法律制度体系。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一定程度上与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有关。对此,党中央提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十八大以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等环节,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十八大以来,吸收借鉴历届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上,党中央进一步的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从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到各级地方领导干部新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从将公众、企业、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纳入环境保护的监管主体到对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依法奖惩制度;从根本大法的修订到建立健全区域性法律法规、领域性法律法规;从生态环境区域治理的“河长制”到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的试点;从划定“生态红线”到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赔偿、谁保护谁受益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法律体系,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二是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改革。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依然是负重前行,面对不断出现的生态文明新问题、新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用不断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探索新方法、制定新政策,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将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同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律法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三)推动国际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为全球生态危机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应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觉承担起自身的义务,正如指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生态危机作为全球性的问题,早已跨越国界线,仅靠中国一国之力难以扭转全局,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通力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段蕾,康沛竹.新时代———论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6(2):127-128.
[2]徐水华,陈璇.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J].求实,2016(11):16-20.
作者:赵兴仙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 上一篇:丙酮氰醇装置原料生产技术研究
- 下一篇: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