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时间:2022-02-21 09:00:53
导语: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始终情系老区和老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调研考察。党的报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战略部署,进一步为老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临沂市政府全面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民生出发提出了努力创建老区人民幸福家园的目标,向全市人民做出了:着力推进生态临沂建设,打造“两型”社会建设新样板的庄严承诺。并以生动的实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生
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更严峻的现实和更大的困难。因此,革命老区人民更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充分发挥老区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实现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临沂革命老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绩
(一)成立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2008年10月临沂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临沂市政府以富民强市为总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这一系统工程。先后编制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三年实施方案》,形成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总体架构,明确了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用数字化方式描绘了临沂市到2020年全方位、立体式的“两型社会”建设蓝图。同时,配套编制了临沂市“两型社会”建设14个专项规划。截至目前,临沂市先后在培育“两型”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城乡环境整治等方面出台了15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的“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2]通过“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临沂革命老区努力向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迈进,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二)构建了以“1+N”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规划体系。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整体观、长远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3]近年来,临沂革命老区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立了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县区,构建了以“1+N”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规划体系:“1”即《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N”即多部门、多领域的专项规划。围绕经济生态、土地生态、林生态、水生态、大气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等7个重点,先后编制完成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引领体系。建立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同时,积极推行“数字环保”,全市安装企业在线监测设施1318台,建设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站75个。定期在网上公布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排污收费、项目审批、环境信访、环保执法检查等事项。把“12369”环保举报热线纳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直接受理,市纠风办、临沂电视台“行风热线”栏目每月24日受理群众反映的环保问题。[1]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生态临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确定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三个定位、七个建设目标、八项重点任务。经国家六部委批复的《临沂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为临沂革命老区绿色发展、跨越发展描绘了壮美蓝图,规划了临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三个定位、七大目标和八大任务。三个示范定位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生态山东、绿色山东”新形象的展示窗口、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实现“绿色赶超”和科学发展的典范。七大目标是:空间格局合理有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优美良好、产业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制度体系健全有效。“八大建设”任务是: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能力建设。[1]至此临沂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广大老区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为下一步大美新临沂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足的后劲。(四)生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是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以红色文化展览馆、书圣阁、阳光沙滩等为载体的特色生态文化场所陆续建立起来,形成了公园、爱国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三位一体”的生态文化载体。另一方面,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活动。诸如,“乡村文明行动”、“美在农家”、“两型”示范等。由于临沂革命老区群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接受生态素养教育,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化软实力稳步提升,这为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壮士断腕”到“刮骨疗毒”,临沂革命老区经历了漫长的“铁腕+重典”的环保攻坚战。与以往相比,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与生态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调查显示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公民生态意识虽不断增强,但仍相对薄弱,生态价值观念没有在全民中确立下来。生态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临沂革命老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从总体上来说“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近年来,临沂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从“铁腕治污”到出现“沂蒙蓝”,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更多的群众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共识已在更多民众中达成。但由于生态教育滞后,公民接受环保知识的渠道有限,目前,临沂革命老区大多数公民环保意识仍相对薄弱。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众对广泛意义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绝大多数群众只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不知垃圾如何分类的群众仍大有人在。第三,公众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自身参与意识薄弱,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掌握话语权。(二)资源浪费,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强调,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涸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摒弃粗放增长,节约资源、优化结构,将经济发展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临沂革命老区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飞速增长建立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上,而且此模式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当前,临沂革命老区生态环境的状况与长期以来选择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很大关系,这一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努力转变经济发展的粗放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大环保产业所占的比重,促进一、
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生产方式从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就成为今后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法规虽不断完善,但仍相对滞后,且执行监督不力法律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武器与合法依据。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表面上是不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但究其原因,都源于制度建设的不到位、制度执行的不给力。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过去,临沂市对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未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各类与环境质量、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有关的标准未能得到制定或修订,导致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些工作往往无法律可依或无制度可循。近年来,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规、法律虽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滞后和执行监督不力的状况。具体表现为:第一,生态环境立法相对滞后,还不能覆盖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二,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对于严重违法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处罚过轻,无法达到惩戒违法、遏制污染的目的。第三,考核、奖惩制度不突出,尤其是对于行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仍偏重于经济的发展。
三、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生态建设是最长远的民生战略,也是最平均的大众福利,更是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公益事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临沂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沂老区特色的新路子。从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针对问题和不足,临沂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有以下四点:(一)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公众的生态价值观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与人民共享。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增强公众内心的生态保护观念着手,必须加大对公众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培育。就政府层面而言,要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意识,将“生态价值优先”贯彻到政府制度、行为、能力、政策、文化等各个方面,构建生态型政府;从企业层面来讲,要通过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引导企业更新发展经营理念,创新经营发展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强化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在社会公众层面,普及生态道德教育,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倡导适度、绿色、文明、低碳、健康的生态消费方式,努力把生态道德内化于公众的自觉行动。(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革命老区传统产业所占比例较高、区域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因此“铁腕治污倒逼产业升级,注定是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一次凤凰涅槃。”[6]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第二,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产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绿色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淘汰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僵尸企业;另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走绿色循环低碳清洁的产业发展道路。第三,建立节能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多次强调国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革命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和思路。革命老区应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治理的科技投入力度,建立节能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路子。(三)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笔者认为就革命老区而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第一,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划好红线,坚持“底线”,守住“生命线”,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重要生态空间,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维护生态安全[4]。第二,大胆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实行第三方治理。革命老区要解决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间的突出矛盾,就应大胆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实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采取“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模式来补齐我国目前治理环境污染效果不佳的短板。第三,探索创新顶层设计,把生态效益引入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调“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7]因此,革命老区在治理层面,应该建立能够有效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以及奖惩机制,把民生和生态保护的指标作为考核重点。第四,加快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革命老区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构建标本兼治的环境立法体系。从法律执行的角度入手,优化司法环境,强化司法监督,不断完善环境法的执行体系,以推动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四)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精神的引领作用,把老区精神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去。老区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魂。老区精神的核心是信念坚定、不屈不挠;自我牺牲、勇于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体现了老区人民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把老区精神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去。既可以充分发挥老区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又可以继续以革命老区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为老区人民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生态文化氛围。[8]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我相信经过革命老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革命老区“山川林木葱郁,大地遍染绿色,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草原牧歌欢唱……”[9]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10]的自然美景在老区熠熠生辉,并万古长存。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33).
[2]徐洋等.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文献资料[Z].临沂,2013-2018.
[3].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R].云南,2015.[4].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R].海南,2013.
[5].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2013.
[6]邢婷.山东省环保厅为临沂“铁腕治污”点赞[N].中国青年报,2015-07-22.
[7].再不能简单地以GDP论英雄[R].北京: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13.
[8].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R].北京,2013.
[9]陈仁厚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3-10.
[10].在视察云南大理洱海生态保护湿地的讲话[R].云南,2016.
作者:潘旭阳 单位:临沂大学
- 上一篇:蚕豆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
- 下一篇:生态文明湿地公园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