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及价值
时间:2022-11-22 03:14:19
导语:马克思生态思想及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马克思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不断推进、带来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哲学的高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批判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在马克思的思想框架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且人依靠自然界生活;人与自然界以劳动为桥梁进行着物质交换;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人必须敬爱自然、爱护自然、顺应自然;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重温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解决我国生态危机问题、对人类展望和谐社会美好前景,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2018年5月4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为此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一纲领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对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进行了深刻缅怀,提出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九个方面”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物质基础有了巨大的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突破。但是,雾霾、臭氧、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减化、自然灾害等生态问题也伴随而来,凸显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过程中,要加快推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的奋斗目标,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因此,在当前重温马克思生态思想,探究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生态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哲学的高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批判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不断推进,同时环境不断地受到严重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相对于现实社会的理性客观思考,从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下半期,英国首当其冲地发起了工业革命,人类开始了以工业技术改造自然、遏制自然的时代来临。它变更了数千年来以自然生产力为核心的工业文明体系,人类开始从手工业向工业机器化发展,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伴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地发展,城市化进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工业文明时代之内的一些弊端之处也就不断的出现在人类的面前。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一些废弃产品给社会城市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到,在一些纯粹的工业城市,“有许多肮脏的大杂院、街道和小胡同,到处都弥漫着煤烟”,“一条黑水流过这个城市……把本来就很不清洁的空气弄得更加污浊不堪”,“被煤烟熏得黑黑的、破旧的小屋”,生活富足的资本家们会为自己建造温暖舒适的家园,然而工人们不得不生活在邋遢、垃圾漫天、恶心的生活环境当中。这一切让我们厌恶和愤怒的东西,“在这里都是最近的产物,工业时代的产物。”这些论述,让我们看到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环境,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工业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为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榨干和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无偿占有更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让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向自然无限制地进行索取。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导致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满足了资本家对资本追逐的欲望,但却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源头所在。马克思生态思想就是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对其生产方式进行批判、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马克思生态思想是马克思站在哲学的角度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批判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黑格尔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他离开人及人类社会,从抽象的视角去认识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自然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正如在《自然哲学》一文中提到,“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对这样的问题,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不应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抽象的认识,而应将其放在社会实践中去加以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费尔巴哈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它突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思想的束缚去认识自然,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和精神的客观实在,赋予了自然的唯物主义地位。但是,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不够彻底的,他仅仅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人类的本质,不能正确的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太过于突出自然对人的决定性,却忽略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作用。对此,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把科学的实践观提升到了实践认识,将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打破了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认为要把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承认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就是在不断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和克服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缺陷的过程中,建立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马克思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的一生中,他虽然没有正式提出“生态”、“生态问题”、“生态文明”等概念范畴,但在他的著作和论述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却进行了有力的论述,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思想。(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且不可分割。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开的,人离开自然界,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其本身无法发展与生存。由于人类自然属性的存在,不管人类的能动性有多么的强大,也不能脱离对自然的依附,因此人类活动必定会受到自然界的限制。这就深刻地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依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也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的身体,它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条件。没有自然界,人就无法生活,更谈不上人类的存在。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肯定是需要来自于自然界当中,没有了大自然,工人也就不会有事物质生产所需的矿产、土地、水等各种生产资料,就什么也生产不出来,人类的生命无法维系,人类社会无法发展,人类的文明也无法延续。因此,自然界是“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类只要损伤了自然界的延续存在,人类本身也必将伴随着自然一同毁灭。(三)人与自然界以劳动为桥梁进行着物质交换。劳动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所有活动的表现方式。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生产工作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资料交换,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对自然界进行着改造与利用,甚至支配,在原始自然界打上了人类劳动的印记,还能通过劳动,对人自身实现改变,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劳动这一媒介,人与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类、劳动实践与自然界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四)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是无限度、没有节制的,如果人在欲望的驱使下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不注重对自然界的保护,就会损害人与自然的之间的良好平衡,为人类带来严重的困境。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赖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在这里,马克思认为,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界不仅具有领先地位,有其外在的独立性,也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的自然规律,所以人类要利用好自然、改造好自然,就必须遵循自然法则,不能大肆地破坏自然,否则就要遭受自然界的攻击,为人类生存带来永久性的灾难。因此,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资料交换必须进行和谐、适量、有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实现生产、生活和发展的。(五)人必须敬爱自然、爱护自然、顺应自然。地球上的所有生灵都是来自于自然界中诞生的,人类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依托,人与自然是共同发展且共存的。也就是说,没有人类的自然界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了自然界依靠,人类也依然无法生存。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善待,换来的才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造就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地高速发展,人类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并合理且科学的利用,同时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在遵从自然法则、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从长远的视角去善待自然,只有这样的大自然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六)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问题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世界上所有的人类共同合作和努力去解决。所以,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必须是要以人类本身和谐为前提,从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必然就会影响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恶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所导致的“过渡生产”和“过渡消费”。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就必须先改变我们人类自身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消灭私有制,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路。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虽然马克思生态思想产生于十九世纪,但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问题的解决,其当代价值凸显。(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然而以资本主义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只有依靠社会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后患;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合理且有力的保障。社会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说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在资本主义文明之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造就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相反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通过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告诫我们:人类的实践活动,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只有摆脱并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场面,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中做出了有力的解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生态文明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想的提出,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其理论基础的,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新发展。(二)为我国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为解决我国生态危机问题,必须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科学指导,走新型的社会主义生态发展之路。马克思以人与自然为中心的生态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前提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身也在自我改变。资本主义及以前的生产方式都是在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种生产方式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也制约了人类进步的步伐。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只有科学发展才是有价值的。科学发展能够克服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局面。马克思主张从人类社会发展长远的角度出发,不仅人与自然的利益是共荣共生的,而且大自然与国家兴旺、民族富足、人民快乐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我们要端正自己对自然的合理态度,遵循自然法则,顺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建设成安详、寂静、协调、美丽的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之路。从全球来看,只有加快生态文明思想的建设,推动生产力方式的改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整个世界迈向一个环境优美人类和谐的社会。马克思生态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点,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要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论”。所以,创造优美环境,必须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科学指导,形成现代化生态建设新的格局,为我们当代人或后人创造一个宁静与美丽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生态发展之路。为解决我国生态危机问题,必须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科学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共创美丽中国。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前期,马克思就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是改变资本主义已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任何物质生产都不应该以压榨高额利润为目的,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符合人类和谐生存发展的社会制度。“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努力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奋斗。”可见,实现对现阶段生态问题的真正解决办法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它不仅是通往共产主义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与人类全面和谐发展之路。现如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关乎国家安危、社会稳定与人民幸福,必须以深刻而丰富的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方向,必须以绿色发展共筑美丽中国,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共同家园。(三)为人类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要征服自然,也要保护自然,人的发展与自然的保护要和谐一致,不能为了人的利益而忽视自然。只有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现实关系的人。在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中,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一种生态人,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存在物,具有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以共同生存发展为目的、协同发展为取向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并有着爱惜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责任。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觉保护生态自然有了巨大的重视,并不断地学习生态知识教育,维护自然的权利等等;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地宣传生态友好的重要性,并加强生态方面的政策与立法机制,循序渐进地改善着生态环境。总之,推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现实关系的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合理构成,实现人类的全面性发展,就要以生态文化为引导,这将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幸福的前景。
作者:夏爱君 杨松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 上一篇:数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 下一篇:高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回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