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时间:2022-03-25 11:22:07
导语: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型期,社会经济在全面发展的时候,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乡村人居环境的矛盾越发严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乡村人居环境对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以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判的视角阐述现在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得到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构建生态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品质。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1.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真正实现社会现代化。而“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只有农民真正的富裕,我们国家才算真正的富强,因此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复兴,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重要举措。我们现在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资源储备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实在必行,我们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乡村能否美丽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建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国策,提高节约环保意识,发展低碳经济,创造适宜人们居住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国内外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都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现有资料和文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出我们现在乡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前政策和制度的深刻理解,探讨如何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旨在提出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议和对策。
2.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乡村居住条件分析
(1)住宅建设问题。乡村区域现在的住宅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并且乡村地区的各个方面都缺乏配套的服务设施。有的村镇编制了规划但没有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导致了各功能布局凌乱。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混杂在一起,严重的干扰了居民的生活,难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一味的照搬照抄城市的社区模型,没有联系各个村落的现实情况,导致了乡村的住宅风貌千篇一律,新农村建设的原意被完全扭曲。乡村的原始风貌被钢筋水泥所代替,使乡村没有了乡土气息,不符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愿景。由于知识的匮乏,农民缺乏耕地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经常自拆自建房子,盲目的追求房子大而宽,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2)居民用水问题。饮水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大多数乡村没有解决自来水问题。乡村地区的生活用水主要靠雨水,人们为了储存雨水,深挖水井,从而产生了农村的一大特色景观。曾经的水井水质良好,矿物质丰富,可以直接饮用,是村民的健康保障。然而,现在乡村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井水经常被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滋生细菌,如果直接饮用威胁到村民的身体健康。(3)人畜混杂问题。广大乡村地区基本都存在牲畜的饲养问题。为了牲畜饲养的方便以及牲畜的安全,牲畜的圈舍都跟居民的住房很近,导致住房附近都是牲畜的粪便,滋生细菌,污染水源,影响了农民身体健康。
2.2生态环境问题
(1)基本无垃圾装置。长期以来,农村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丢掉。广大的乡村地区基本没有垃圾装置,这种随意倒置垃圾不仅影响了乡村环境的美观,还会污染水源和土壤。(2)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残留污染问题。随着农药、化肥的普及,广大乡村地区放弃了以前的绿色肥料,广泛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了土壤的肥力下降。同时蔬菜水果大量的喷洒农药,造成了蔬菜瓜果大量农药的残余,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3)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与乡村人居环境息息相关。乡村的生活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随意倾倒,造成了附近的河流和湖泊的污染,造成水体的总磷和总氮超标,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2.3基础设施问题
(1)乡村公路问题。乡村的交通方式主要是公路,但是许多乡村的道路建设严重滞后,阻碍了当地的发展,很多乡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条很窄的道路,这使得乡村与外界的联系不亲密,不能及时的将当地的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受道路的影响,城乡统筹一体化很难实现,使得乡村人居环境相对落后。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乡村公路质量低下,经营不到一年,面目全非,破坏十分严重。(2)乡村文化娱乐问题。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至上,需要满足精神文化的要求,乡村地区也是一样,随着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精神的需求,然而目前大多数乡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设施基本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文化活动也开展的很少,有也基本是下乡放电影这种很传统的活动,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这种传统的活动已经很难满足村民的要求。目前乡村地区已经有的的文化设施辐射能力低,发挥作用难,导致了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精神文化不够丰富,基本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3)电力问题。由于农村企业的介入,导致农民生活用电不稳定,停电现象严重。一旦出现问题,电力没有保障。(4)网络问题。农村网络覆盖率很低,农民对网络的接触也少,网络知识匮乏,当今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他们对于新闻只能通过电视获得,不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也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2.4乡村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
乡村传统文化之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很多优秀的农耕文化,展现最淳朴的乡风文化越来越少,并且很多优秀文化已经消失,走向了衰亡。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的不仅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多的是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的体现,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它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它必须要得到保护。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加上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误解,具有乡村特色的建筑越来越少,基本都被钢筋水泥所替代,这与城市无异,我们最美乡村的建设是要去保护它的原真性和传统型,显然是与这个要求相违背的。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乡村,我们需要建设原真、淳朴的古村落,这样的村落更让人敬畏。在新形势下,乡村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问题亟待我们解决,我们必须看到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的紧迫性。
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根据美丽中国的要求,我们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需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要尊重自然,尽可能的还原乡村原始面貌。
3.1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对每个乡村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可实行的乡村规划,严格按照乡村规划来建设,综合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从而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构建中国美丽乡村。加强村内基础道路的建设,对已经建设好的道路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对正在建设的道路要严格质量,延长村内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建立村内筹资、社会捐助、政府资助相协调的可持续的的管护制度。要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把具有历史文化等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保护名录,从而保证其完整性。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高乡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其次,推动乡村人口的城市化。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能力的农民搬进城市,在城市定居下来,并为其在城市生存提供帮助和就业指导。
3.2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是在保护乡村原有风貌、原有生态的基础上,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让人们获得幸福,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如何促进村名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重要。(1)农户与企业相结合。要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自主创业,同时要加强村名之间的互助,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吸引农户回家就业,避免空心村的恶化和自然村落的消失。(2)因地制宜,发展企业。每个村落都应该挖掘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鼓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发展,通过这样,促进村民的就业,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4.结论与讨论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当今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现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是未来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依据,通过对目前我送过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的描述,发现了一系列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合国家政策,提出了解决目前人居环境的措施,为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没有提出人居环境的评价方法以及人居环境评价指标,在这个方面存在继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谭庆华 李红吉 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贾向琳,居住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2007(10).
[3]周直,朱未易.人居环境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4]骆永明.我国土壤污染退化状况及防治对策[J].土壤:2006(5).
[5]杜书廷,尚世宇,生态理念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
[6]胡伟.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J].新农村建设:2010(5).
[7]谢媛字.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10(5).
- 上一篇: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
- 下一篇: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