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转型发展下生态文明论文
时间:2022-05-09 08:49:38
导语:新城区转型发展下生态文明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表明国家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至此,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综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布局,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讲究质效、生态追求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本文所指的新城区是指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为有效解决城市问题和促进区域发展,有计划地在距中心城区一定距离的地区,经过重新规划和建设的具有一定城市规模和密度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地区。南京市雨花台区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南京市农村地区、城市郊区、主城区的身份转变,现在身份定位为现代化新城区,从城市郊区向主城区转化的转型时期。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其转型发展道路要立足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保证新城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区域生态文明背景下转型发展道路
当前,雨花台区作为受南京市辐射的新城区,在其转型发展中要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提高城区空间利用效率,一方面平衡自身经济结构,加大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另一方面建设优良的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新城区对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强度,实现以人为本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1)以生态经济发展为重点,助推雨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明确产业特色,谋求产业规划,促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各功能板块特色生态产业。全力把软件谷打造成中国软件名城的核心区、标志区。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三高”行业整治和退出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把有限的土地集聚到优势产业上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将军山等六大生态旅游功能区。二是创新驱动,营造生态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创新,聚焦产业上下游,集聚研发、生产、配套各环节,打造完整产品链。充分利用软件产业的研发、人才、市场与资本优势,构建绿色科技产业链,真正掌握产业、技术制高点。
2)以城市化改造为契机,提升新城区城市建设水平。一是优化新城区发展规划,促进新城区发展空间转型。坚持将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整合,强化规划约束。从“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强化各街道与职能部门的互动,高效有序推进规划执行。二是完善新城区配套设施,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畅通交通网络,重点抓好与主城区、郊区的骨干道路建设,实现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保障民生需求,积极完善区域管网规划建设,做到片区管网全覆盖。三是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营造优良生态人居环境。要积极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色工程和清洁家园工程,还居民清洁、绿色、和谐的人居环境。
3)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完善雨花政府管理体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管理监督甚至干部任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二是完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政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三是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引入生态“成本———效益”分析,促进政府管理的生态绩效评估规范化、长效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面提高政府生态执政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4)创新社会治理手段,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改善社区治理方式。保障房社区困难人员多、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多的特点,利用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居民素质较高的各类社区,利用党组织的平台优势,鼓励居民通过社会组织互助自助。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组织,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根据社区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打造品牌组织、品牌活动,带动全区社区组织建设,为社区治理创新注入新活力。三是创新新城区管理办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明确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引入市场竞争,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把公共服务交给市场。加大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力度,切实管好工地扬尘、渣土车整治等工作。
5)以生态文化为切入点,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参与度。一是丰富雨花生态文化特色内涵。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雨花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对生态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持雨花地域文化中的生态特色,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读物,鼓励创作反映生态文明的文学作品,引导群众在实践中培育生态认知。二是加强群众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明宣传进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健全生态文明宣传网。创新生态文明宣传形式,扩大生态文明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各类组织作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进行生态文明评选,调动社会各界生态文明参与热情。
作者:孙丽莎单位: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党校
-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 下一篇: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