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时间:2022-05-09 08:46:38

导语: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一、生态文明观念的深远意义

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国家,进行新型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时应该摒弃西方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持续发展老路;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国土资源空间的不合理配置

国土资源缺乏科学有效资源配置、城市用地规划方式粗放,不科学的非农用地和不协调道路基础建设占用了大量城市用地,城市用地使用效率不高;旧城区改造工作方式简单粗放以及盲目的新城区建设,城市商业、居民、工业用地交织错杂没有形成主体明确的城市化功能区,造成人口、环境、资源彼此关系矛盾凸显,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在新型城镇建成区用地扩张速度要快于其吸纳人口的速度。另外乡村建设用地不集约,在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

(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破坏

水的问题是我们构建生态城镇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的城市长期注重绿化、景观等,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重平时轻突发的问题,其结果是暴雨来临时,立成泽国。城市的自然水资源枯竭,河流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水体和周边的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退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70%左右城市大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雾霾天气持续发生。京津冀、珠三角区域一些城市天数达到100天以上,个别城市超过200天以上。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粗放式低效能产业集聚

产业及人口的聚集,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气候原因,机动车尾气,以钢铁、水泥、玻璃为主的行业高能耗、低产出、粗放式的产业消费和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强。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集聚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够,人口城镇化滞后导致需求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生态文明观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一)优化生态城镇化空间布局

生态城镇化空间的高效布局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划定每个城市的增长边界,科学确定开发强度,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科学地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我们要进行生态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要协调安排好生态工业区、生态商业区、生态农业区的格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推动大约2.6亿农民工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为此要提供均衡的产业和公共服务支撑。

(二)打造“人水和谐”生态城镇

人水和谐生态城镇的构建,主要是以水资源和水安全作为核心基础;进行生态城镇化的规划和建造。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衡量城镇化发展的容量,用来确保城镇生态水文的基础地位。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围绕“生态城镇化”建设,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施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加大城区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设生态廊道和公园绿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扩容升级改造,推动有条件的省辖市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理等先进成熟可靠技术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泥处理设施。

(三)助推“生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生态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促进生态城镇化的建设。一是生产集约节能必须优化城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生产高效,就是通过增加资本技术和技术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法,不断提高生产空间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和效益。深圳市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且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此外我们也必须依托生态科技的创新、发展节能环保、循环再生产业,发展生态产品、生态环保产业和制造业。科学的设置生产空间的管制体系,做好以生产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生态幸福指数的提升。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观念的指导下,更好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协调发展,为提升人民的幸福水平、生活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优化城镇格局、打造人水和谐城镇、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是更好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益手段,为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意义。

作者:姚翼源许水贵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