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伦理下生态文明论文
时间:2022-05-09 08:27:08
导语:农村生态伦理下生态文明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要求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大,再次将生态文明将设提上重点议程,进一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在一个农业大国里,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但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拉小贫困差距,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消除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壮举,更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福祉的千秋大计。因此,培养和确立我国农村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以及生态伦理道德规范,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农村以及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问题
(一)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欠缺
首先,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矛盾,农民的整体生态意识淡薄。农民作为生态建设与改造的直接参与者,其生态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明显不足,他们更关注环境目前对自身的影响,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生态危机盲目乐观,对外在的生态破坏视而不见,由于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的环保意识,而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其次,农民的责任意识不强。随着生态的恶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而农业生产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性,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外部性,人们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向自然索取资源,将由此带来的影响外部化,自身由此承担的后果最小化,而给整个生态系统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友好生态环境的维护靠每个人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不是一部分人破坏环境获取个人私利,由大部分人买单。最后,农村居民对生态价值认识不足,违背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发展的规律,将人的意志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去随意的改造自然、榨取资源,生态系统被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的报复。
(二)农业产业链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靠田吃田,靠山吃山的小农经济体中,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或者出卖劳动力,由于技术水平低,产权不清晰,农民自产自销,很少引进新的产业链,将单一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生产转型,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将产、加、销、农工贸融为一体,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经济文化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生态保护意识。文化水平低,导致目光短浅,加上经济收入水平低,生活没有保障,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水平,掠夺式的开发自然资源,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耗竭性利用土地资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城市高污染的工业转向农村,自然生产中过度使用化学品引起的环境污染;发展高收益又高污染的造纸、玻璃、化学等工业,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经济增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环保中还来,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
(三)地方部门的环保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
我国许多地区,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都存在轻环保、重经济发展的思想,将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标准,因此,他们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关系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在环保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力度不到位,农民对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人们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形式单调,很难调动农民的环保积极性。
(四)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
地方部门对于环保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对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事件往往执法不严,许多乡镇和私营企业多是低水平起步,其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力不足,同时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的难题通过走后门转移给环保部门。而在综合治理方面,环保部门相关的资金、技术、人才欠缺,没能积极调动各界的积极性,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维护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对策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绊脚石。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就是对农村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危机重新审视并加以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反应的滞后性,人类没有及时尝到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酒,而对生存的环境盲目乐观,政府要制定环保长远教育规划,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贴近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的形式,有计划的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知识,促使农村居民具备环保意识,并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明确农村居民的责任观念,谁污染谁治理,对重大违规污染事件进行严厉惩治,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避免个人为牟取私利而将环境保护置之脑后,由此带来的后果分摊给广大的民众。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植根于全民族深层次的自觉意识,开展生态伦理教育,使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目前与长远的各种利益关系,为子孙后代的延续发展负责。
(二)加强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培养,完善管理领导体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伦理教育,掌握一定的生态伦理专业知识,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的宣传环保理念,将环保工作列入考核项目之中,使他们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破坏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带头参加义务活动,如清扫公共场所的垃圾,义务种草植树活动,抵制食用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权和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团结合作,齐抓共管,为保证生态伦理建设任务的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三)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鼓励生态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发节能、降耗,不危害环境的新产品,推广“生态绿色产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生态示范区,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根据给地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地域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提倡生态消费,使人们在体味田园风和新鲜乡土气息中,更能贴近自然和农村,一方面使农民增收,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标准严要求,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及时整治或者责令关闭,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自治条例,并依法治污防污,保证生态伦理建设的顺利进行。对资源利用严格加以规范,从制度上杜绝越权批地、超标占地、非法占地的现象,收回私人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占用权,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避免矿产资源的浪费和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注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国家要在资金上给与大量的投入,将富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信贷的投入,保证农民生产的顺利进行,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才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序的进行生产。加强对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环保单位的资金支持,防治并举,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李得源李彦青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上一篇:马克思视域下中西方生态文明论文
-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