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16:59: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生态文明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思想论文

摘要:生态文明的思想研究主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研究,生态文明的思想主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保证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的生态文明研究。文章从生态文明的思想形成入手,阐述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并叙述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价值观念实践意义

一、前言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们享受到优质的生活。近年来,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造成了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此,对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性产生了重视,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本文将对生态文明思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思想。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一)萌芽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在知青阶段的时候,主要地区是陕北,时间大概是1969年到1975年。在1969时,还未满16周岁。初次来到陕北,当地环境艰苦,取暖成为了一大问题,为了生火,只能去山上砍柴。但当时山上的植被已多数被破坏,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只能在江边打捞被雨水冲垮的木材,其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直至197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成功建设沼气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的关注。为了改善陕北的艰苦环境,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之后,根据陕北地区的当时环境状况,学习了沼气建设技术,不断完善加强,终于成功地建设了沼气池。在1975年,已在村子里建立十几个沼气池,改善了当时的居住环境,让百姓过上了舒适温馨的日子。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的生态文明思想就萌生于此。(二)任职时期。在1982年,正式任职。任职期间他提出生态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生态的平衡。人们不能一味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爱护。明确表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1985年,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提出了在20世纪环保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实施方案。秉承着“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思想,在三年的时间里就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系。在1985年,去福建任职,提出生态环境要加以实践。在厦门制定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根据厦门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根据区域划分制定,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生态保护建设和扶贫联系起来,提出闵东的振兴发展战略。其地区要重视对森林的建设发展,发展林业是该地区脱贫的最好途径。在2001年,担任福建省省长,提出“生态省”的建设,2002年,福建获得了生态省建设的首批资格,为福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浙江赴任。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构想。2003年,发表了《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一文,对生态建设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环境的建设,会促进人类生活的自身发展。2005年,在《浙江日报》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是宝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2007年,又去到上海任职。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保持重视态度,并针对崇明岛生态岛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对崇明岛的资源合理利用,构建生态文明岛屿。在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把城市和环境紧密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有的任职过程都促进了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奠定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施。(三)完善时期。通过党的十八大,讲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意义价值,从理念、制度、合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要实行怎样的策略,要加强怎样的防护,并对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推进实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人类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在世界上也要发起合作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全球化发展。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探究论文

[关键词]社会形态;文明形态;文明结构;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查看全文

物流生态文明论文

一、生态文明型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时代诉求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二、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查看全文

城镇化生态文明论文

一、城镇化及生态文明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所以没有沿用西方的城市化概念而另辟新词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决定的。当时改革开放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城市被计划经济体制控制的很严密,所以改革从计划控制的末稍--农村发生,并取得巨大成功。而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第一结点,自然是深化改革值得关注、必须关注的对象。在积极、稳妥改革思路的指引下,人们对农村、农民的改革发展前景也同样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希望通过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就地发育小城镇,既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同时又不给大中城市增添太多负担成为主流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城镇化重在化村为镇,而又刻意回避对市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辜胜阻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都获得广泛认同,在2000年后,中国官方文件中统一使用“城镇化”称谓。从前面分析可知,城镇化与城市化二者从内涵上来看几乎是一样的,二者在英文中也都对应一个词Urbanization。但从外延上看,由于对城市与城镇概念的不同理解,二者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有别。前者集聚程度高,后者集聚程度低。第二,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城市化重在市,城镇化重在镇。第三,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可以说,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本文讨论的城镇化侧重于内涵界定,把它们归于同义语。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大约经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三种文明形态的变迁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越来越少,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三百年以来的工业文明,使人类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的行为达到了极致。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环境索取,不计后果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清楚地看到,这样下去的必然结果就是走向共同的毁灭!因此,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学界较为认同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中国作为工业化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为何要强调生态文明特征

查看全文

互联网+生态文明论文

摘要:“互联网+”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将互联网科技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两个融合的“互联网+绿色生态”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简要阐释“互联网+”理论视域下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构建原则,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承德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发构建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体系

随着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被带入了崭新的生产生活模式。2015年,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我国需要加强“互联网+绿色生态”建设,“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1]。新型“互联网+生态文明”变革了原有生态文明模式,更有利于推动承德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一、“互联网+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一)“互联网+”概念。“互联网+”本质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传统行业的信息化。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融合,使多种业态与互联网为依托,起到良性循环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二)“互联网+生态文明”理论。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生态文明,因此“互联网+生态文明”将是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市要以互联网作为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利息理清思路,互联网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化、高效化和网络化,这种融合模式改变了原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最终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2]。

二、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笔者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提出科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基本条件。并从四个方面概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查看全文

伦理支持文明生态转向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生态文明的理论资源;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党和政府率先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目标高度加以建设、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立、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走向尊重、生态文明的伦理特征、社会伦理关系结构的双重性、人类生态道德律令的普遍化和自觉化、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政策、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制定合乎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灾难般的破坏。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我国先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此前提下,十七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决心。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中国党和政府率先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目标高度加以建设。文明的生态转向无疑需要新的伦理支持,而环境伦理学将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伦理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尽管生态文明业已成为最热门的话语而凸现于我国学界,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理论资源,以及建设路径,尚待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从环境伦理视野对生态文明作一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确立,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和超越。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可见,不管是广义的生态文明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两者都把生态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前者称之为文明的生态化,后者理解为生态的文明化。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生态文明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的。因此,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1],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查看全文

水文化生态文明论文

一、水生态文明的观念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查看全文

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下学生消费理念透析

本文作者:田媛工作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生态文明下绿色消费模式的倡导

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构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水平,是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顺应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的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一个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绿色消费教育是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针对当前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中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

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教育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意识,明确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和责任,提倡有计划的、合理适度的消费观。需要通过社会各界全方位的努力,推动高校生态伦理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营造绿色消费、环保的氛围,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是现代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内容之一,要有效地解决消费观念的异化,首先应该从源头和本质上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变革。生态伦理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观念体现在当下的高校学生教育中,是让他们更多地开始转变自己对自然、对动物、对他人的看法,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灵魂深处建立起维护生态和谐的情感意识和世界观,并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改变过去与自然对立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新生活。高校应该引进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培养正确消费观的辅助内容,在学生中加强博爱万物、简约生活的观念,鼓励他们对自然万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的责任,在满足自我生存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展绿色消费观念引导只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涵义和绿色消费所能带来的好处,才能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高校首先应在日常教育中大力提倡绿色教育,普及绿色消费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了解我们国家对鼓励和提倡绿色消费所出台的政策和举办的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配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了解,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学生对于我国资源与能源利用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危机有所掌握,从而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懂得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措施,这是大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并付诸行动的基础。此外,还要将绿色消费作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去,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营造绿色文化氛围良好的学风、校风是校园的主流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充分重视并积极营造绿色校园文化,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反对铺张浪费,培养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爱护环境的良好校风。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积极建立和参加与倡导绿色环保、绿色消费、生态道德相关的社团文化,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辩论赛、知识讲座、校园消费调查、填写节约倡议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校还应该以举办论坛、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生态环保、绿色消费等理念,积极邀请社会知名环保倡议者等人士为学生们介绍国家的政策以及开展的相关活动,让绿色文化深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绿色实践活动人们只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才能对各种道德观念去伪存真,提高道德认知度,检验自身道德状况,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除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勤工俭学和科技创业活动,树立自强、自立、自助的消费观念,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的形式,组织学生深入乡村和基层。例如开展对学生的家乡、相关企业进行生态资源现状调查等形式,通过这些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亲身体验,通过观察社会生态问题,培养他们的资源危机意识,对自身的消费行为进行反思,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展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主动性。从深层意义上说,生态危机源于人类的心态危机,即人类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解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从生态伦理层次上转变人们的消费道德观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了解他们的消费心理,把握他们的消费特点,开展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