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构建策略

时间:2022-05-12 11:28:24

导语: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构建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构建策略

[摘要]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以农村建设的历史沿革为出发点,借鉴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经验,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旨在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农村生态景观;策略及方法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建国初期,农业集体化、统购统销、二元户籍等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为农村的成长和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期间,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开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城镇化的进程。新世纪,“三提五统”、“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和思想的践行,使之成为以消除贫困和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乡村振兴”视野下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构建,将农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为一体,体现了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统一性和持续性,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既为“三农”提供了政策、资金、发展等各方面的保障和机遇,也为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延续、重塑和再现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构建,应以“生命、生态、生养、生计、生产、生业”为核心,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原则,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宇宙观、价值观和实践观体系,从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来探究我国新农村生态景观的建设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生态资源合理配置,重塑生态系统和谐

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生态景观发展理念的构建,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初衷。“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构建与贯彻,是基于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重塑和创新,通过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实现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景观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缩短城乡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

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实施,是践行乡村和城市和谐发展观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实现农村生态景观和城市生态景观的链接和互补。通过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持续发展,扩充了整个产业链的需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发展,对缩短城乡差距和我国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践行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终极目标。

(三)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坚守“生命、生态、生养、生计、生产、生业”的核心理念,根据“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为美丽乡村和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创建了有利生态环境,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再现了新农村建设中新语境下的特有价值,从而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问题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通过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的开展,在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和解决农村就业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中应区别于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应考虑到农村地貌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独特性等问题的存在。为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决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确保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可持续性。

(一)缺乏生态景观规划的整体性理念

在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整体性理念是维系和调节生态景观建设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生态景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忽视了自然、人文、社会文明等方面的整体性生态景观建设,背离了生态系统可持续化发展的原则。特别是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新建筑功能的塑造、文化空间的规划等方面忽视和搁置,造成了诸多历史文化村落和古建筑遗产的消亡或破坏,从而导致生态景观的历史文脉被消磨。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后期保护机制

后期保护机制是生态景观建设的关键方式,也是确保整个生态景观体系平衡的重要环节。从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之后来分析,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着重建设轻保护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后期保护机制。如很多投资商只着眼于当前的经济利益,并未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后期的维护,导致很多生态景观遭到破坏;又如,本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素养有限,很容易在生产和观光过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景观的整体美感。

(三)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生态景观建设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优势,充分地运用这些条件和优势来建设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应是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新农村持续推进的当下,政府和相关部门并未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未坚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出现了生态景观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遗失了生态景观建设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导致了文化生态面临失衡状态,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甚至酿造了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三、保护方法和先进经验的引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和拓展,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在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提升和改善新农村特色风貌,实施和践行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经查新和考证,当下针对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对此,本研究根据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本体性特征,通过相对成熟理论和经验的借鉴,来完善和拓展新农村生态景观体系的构建。

(一)休闲农业理论——加强生态景观的整体性

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经济条件等优势,依托农业种植、农业经营和农村文化等模式,通过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整体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该理论的引入其价值主要包含:一方面,可使农业潜力趋向更为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当下“三农问题”遇到的困境;另一方面,在注重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政府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和推动,培育衍生产业的多元化和特色化,突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彰显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自然美、和谐美,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和再生性发展。

(二)织补理论——强化空间与功能的融合

源于美国柯林·罗“拼贴城市”的织补理论,主张将新旧建设风貌融入到历史环境当中,注重对历史性文脉的补充;德国为治理建设环境的片断性缺陷,也提出了在建设进程中应增强功能性的织补。当下,我国在建设中运用此理论也比较广泛。对此,织补理论可以从宏观上对新农村的道路及建筑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来保护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肌理,从而达到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目的;从微观上来分析,可根据生态建设现存条件,基于历史环境的基础之上,对其空间和功能的改造,强化生活环境设施,体现人文关怀,彰显新时代下的活力。

(三)文脉理论——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延续

文脉是城市乃至农村的文化之根基,面貌之灵魂,发展之源泉。在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中所体现的文化基因是整个文化脉络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样也是整个文脉系统链上的重要环节。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总体来分析,新农村的生态建设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也有区域内外空间和功能等要素的演变与更迭,甚至也有人民生活方式等要素的改变,都是致使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系统中破坏和裂变的重要因素。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及方法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及方法,应结合实际现状和现有资源,基于保护好原真性文脉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分层的流程性保护和实施,从而体现适合新农村发展的新需求和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

(一)原址活态化,续存文脉记忆

在新农村建设中,因部分故居以及古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使其失去了原有风貌。对此,可根据现状评估进行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此种方式方法,可在现有原址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独特的生态景观体系,构建成一个集观赏、缅怀于一体的生态景观系统,再现生态建设的内涵,重塑新农村文化根脉,续存文化脉络记忆。如台湾地区的金门县金城镇前水头村和山后民俗文化村,将18栋格局壮阔整齐的传统闽南二进式双落建筑进行有计划的合理保护,竟将其进行活态化。此种举措不仅仅续存了文脉基因,同时也推动当地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准,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二)优化升级,延续特色生态景观体系

基于现下保存良好的生态景观,应采取全面优化和升级策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在保护和发展平衡体系下,完善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体系,实现整个生态景观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目的。主要包括:一方面,针对公共空间的改善。可通过地面铺装、建筑立面改造、基础设施更新、景观小品雕塑等方面,对广场和街道实施升级和改善,加入当地文化要素,丰厚时代特征,彰显古村落文脉的历史符号;另一方面,针对生态景观的特色营造。即可利用原有景观轴,增添景观节点,改善主要人文景观轴线,也可结合地形现状,选取方便展现村落景观形象的路网进行景观重点塑造,重塑路网生态景观风情轴,优化生态景观体系,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系统。

(三)重点区域塑造,彰显地域特色景观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而言,应从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和谐发展的层面来考究,也应考虑到具体村落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社会诉求,构建持续有效地再生生态景观体系。因而,可根据民俗、民居、美食等实际村落环境,结合现代文明的时代特征,打造民俗文化特色街巷,提升外来游客的体验感,扩展整个区域产业链的需求。此种方式,使外来游客不仅了解和解读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又见证了新农村文脉的时代性,同时也使外来游客更直观的感受到当地村落意象的生态景观环境符号。对此,重点区域的生态景观塑造,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景观建设,而是一种集区域特色、文化标识和人文情感于一体的综合体系,也是构建新型农村生态环境观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彭兆荣.生生不息:乡土景观模型的建构性探索[J].思想战线,2018(1):138-147.

[2]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

[3]陈曦.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途径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4):74-76.

[4]刘芝凤.逆城市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研究——以闽台历史文化名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7):46.

作者:郭莉 王海明 单位:宜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