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时间:2022-05-08 11:02:04
导语: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林业生态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森林病虫害的潜在威胁最大。为发挥好森林系统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森林系统免受病虫害侵袭,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而展开论述,自思想上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并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定;秉承森林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彻底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坚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病虫害控制理念,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控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转变三大层面,就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做技术性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策略
森林系统维系着生态平衡,同时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利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避免森林系统受到病虫害侵袭,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充分考虑病虫害、火灾等问题,利用先进手段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为森林系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
1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近些年,林业生态环保意识增强,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持续推广人工单一树种纯林种植模式,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将持续增加,个别不常见的病虫害将常态化而且流行严重。自林业病虫害防控目标调整来看,到2020年底,中国将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力争由原先占森林面积的8.2%降低到6%以下,由此可见,随人工林面积的增加,中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任重而道远,今后无论在意识还在战略执行上,都要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执行。
2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正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原则上,秉承“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相应防治计划及措施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这几因素——生物性、生态性、经济性。对应措施的实施,重点在于:杜绝和铲除;免疫和抗病;保护和治疗。早先,民众普遍以化学防治为推崇,由于用药种类少、使用剂量少,加上病虫害流行间隔期长,喷施化学药剂能起到不错的防控效果。总结,那些年,化学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优点在于:适用面积大、使用方法简单、防治见效快、受季节性影响不大等优点。但是,后期随着用药种类的增加,尤其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病虫害流行周期的逐渐缩短,化学防治暴露的问题逐渐显现:诱发人畜中毒、污染生态环境、误伤天敌益虫、造成病虫害强耐药性等。对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民众对林业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探索逐步展开。1)物理防治,有热处理、机械阻隔、射线杀虫等。2)生物防治,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激素治虫等。3)虫治虫,借助天敌昆虫、有益螨虫等控制虫害。4)菌治虫,借助有害于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杀虫,个别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均为不错的选择。5)鸟治虫,借助鸟类控制虫害,可以说国内50%以上的鸟类,都有捕食虫害的习性,对抑制森林虫害意义显著。6)激素治虫,借助内激素、外激素治虫,内激素为昆虫体内分泌激素,通过调节昆虫蜕皮、变态而控虫。外激素为昆虫激素分泌体外,而影响昆虫个体繁殖的挥发性物质。从物理、生物防治的效益来看,优点体现在:不影响原有生物群落,对人畜无害且安全,不危害有害生物群体,不形成药物残留,不会形成虫害的抗性,形成虫害的长期有效控制等。简单来说,物理尤其生物防治,能在很长时间内形成长期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也有自身局限性,体现在:人工繁殖复杂、见效比较慢、繁殖技术较为复杂,同时,具体技术的应用,往往受技术、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3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控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转变
重治不重防,是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彻底改变这种被动的防治过程,则有赖于营林培育各个环节的优化,在选苗、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采伐等做出调整,注意协调好与周边生物的关系,增强林木的耐抗性。对此,应做到:适地适栽林木,着力于培育健康苗木,培育健康可持续的人工营林模式。积极培育耐病品种,培育健康树种,增强林木自我抗病虫害能力。着力营造混交林,推进近天然林造林模式,不断增强相互间生物的制约作用,使造林环境趋向稳定。完善林业病虫害测报系统,明确每阶段应防控指标体系,做到及时防范,控制病虫害可诱发经济损失在可控范围。
4结语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生态平衡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森林系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护者。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实际森林病虫害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在实践工作中予以更正,要构建出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护体系,提升防护效率,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敬领.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24):91-92.
[2]王婉来.林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6,(22):160.
[3]李萍娟.加大森林病虫防治力度保护林业生态环境[J].吉林农业,2018,(12):91.
作者:刘双 单位: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上一篇:植被覆盖度生态环境优化构思
- 下一篇: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