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时间:2022-10-31 10:53:04
导语: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指标体系构建。根据研究的主体和小城镇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可持续性、系统性、科学性、关联性、可操作性、逻辑性等原则。基于上述原则和现有国家标准,在充分考虑指标的普适性、代表性、针对性基础上,本文选取小城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容量条件四个维度构建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见图1)。总目标层——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主要包含以下4个综合评价层:(1)小城镇建设条件。为突出小城镇特色,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通知》精神,小城镇建设条件主要从产业形态、美丽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和体制机制5个要素评价层进行考察。5个要素层包含产业特色、带动作用、发展环境、城镇风貌、镇区环境、美丽乡村、文化传承、文化传播、道路交通、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理念模式、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和体制机制15项指标。(2)生态环境条件。依据《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等相关法律文件,着重从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考量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具体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治理程度、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质量管理7项指标。(3)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该项指标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以下简称《国标》中获得,包括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资源附加值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具体包含生态旅游资源的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知名度和影响力、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和完整性8项指标。(4)旅游容量条件。依据田里《旅游经济学》(2016),主要从游客容量、环境容量两方面进行考量,旨在对小城镇的供给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包含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游客心理4方面容量指标。1.2指标权重确定。(1)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首先建立层次结构递阶关系[2]:设总目标层U,与综合评价层Ai、要素评价层Bi、因子评价层Ci相互对应;其次对不同目标层进行两两比较,最后对目标层中N个具体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Rij(i,j=1,2,3…,n),构成判断矩阵[3]:(2)计算权重值首先根据建立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R,对每一层次的各项元素进行乘积运算,并对计算结果开n次方根:(3)单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为了指标权重值的合理性,需要对矩阵R的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CR=CIRI。CI为判断矩阵R的一般一致性指标[5]:CI=λmax-nn-1,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2)(4)计算综合权重本文通过对生态学、旅游学、规划学、社会学等多位专家的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综合权重值(见表3)。最终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具有以下特征:①综合评价层中,位次第一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所占综合权重值最多(0.3145),其次是小城镇建设条件(0.2747)和生态环境条件(0.2526),而旅游容量条件所占权重值最少(0.1582)。生态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三大要素的重要组成——客体,是小城镇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同时,小城镇建设条件和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相加权重值为0.5892,占综合评价层权重值的一半以上,是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主体。②要素评价层中,资源影响力所占权重值最多(0.1587),其次为生态环境质量(0.1267),而体制机制的权重值最少(0.0401)。对于资源本身而言,影响力是其在一定地域内的核心竞争力,而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生态资源的品质,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因素。在旅游活动中,体制机制的影响表现并不明显,因此所占权重最少。③因子评价层中,综合权重值位次排在前三名的分别为知名度和影响力(0.1201)、游客心理容量(0.0598)和水环境(0.0512)。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吸引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价值在于对游客的吸引功能,游客的满意度可以助长或削弱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而生态环境要素关系着旅游活动的品质。1.3评价标准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是采用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运用模糊变换的基本原理,对各项具有相互影响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决策,从而达到定性问题定量化的目的[6]。在《国标》的赋分标准中,每一个评价因子被划分为与相应分值相对应的四个等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四分制计分法对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的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建立评价集F=(F1,F2,F3,F4),并赋予其相对应的评价标准F=(好,较好,一般,差);第二,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应评分;第三,将所得评分与结果向量相乘并得出每一层次的得分;第四,将每一层次的得分加和后得出最终评分[7]。在得出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最终的加权评分后,根据加权评分对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进行评定。本文采用《国标》中的等级评定制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成五个评定等级:旅游资源综合评分≥90分为五级旅游资源;75~89分为四级旅游资源;60~74分为三级旅游资源;45~59分为二级旅游资源;30~44分为一级旅游资源;≤29分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同时,《国标》还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品级,即普通级旅游资源、优良级旅游资源和特品级旅游资源(见表4)。
2攀枝花市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1模糊综合评价。红格镇坐落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东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下设4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万人。红格镇以温泉出名,并建成生态温泉旅游度假区,被定义为旅游休闲型特色小城镇。本文以红格镇为案例进行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和普适性。根据上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及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结合攀枝花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盐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盐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红格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情况报告、专家评价以及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判。具体综合评判结果见表5。2.2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表5的评价结果,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分为84.4099分,在旅游资源评价分值中介于75~89分之间,属于品级优良的四级旅游资源。由此可以得出,红格镇的生态旅游资源品质优良,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从综合评价层来看,小城镇建设条件得分最高,作为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红格镇现已形成了明确的“旅游+康养+农业”产业形态,并不断加强城镇化建设,使得城镇环境与公用设施等得到了完善和提升,同时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也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其次是生态环境条件,2010年红格镇开启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对城镇整体风貌的设计与改造,成功打造了具有南亚风情的热带景观,生态环境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排名第三的为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红格氡温泉久负盛名,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2013年红格温泉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力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第四为旅游容量条件,红格镇道路交通便利、公共服务便捷,但由于地形限制、客源市场单一等原因,旅游容量得分较低。从要素评价层来看,体制机制和产业发展得分最高,红格镇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转变城市建设理念,从单一注重经济发展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大而全的产业布局到注重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康养”产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在要素评价层中,资源影响力得分最低,这是因为红格镇处于四川边缘地区,地理位置较偏;同时由于周边地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等原因,致使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影响力较低。从指标评价层来看,理念模式和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得分最高,红格镇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坚持规划先行,大力推进温泉康养小镇建设,先后建成红格旅游新村、红格风情小镇、红格温泉宾馆、红格温泉假日酒店等,城市发展理念先进,生态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使用价值较高。红格镇虽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但仍存在城镇功能不够健全、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因此在指标评价层中社会经济容量、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分最低。
3结论与讨论
本文设立了小城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容量条件四个研究维度,最终确定产业形态、美丽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及附加值、游客容量、环境容量等作为评价要素,初步构建具有小城镇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赋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同时依据《国标》确定评价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综合评价层中,位次第一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所占权重值最高,小城镇建设条件位次第二,生态环境条件所占权重值第三,而旅游容量条件所占权重值最低。(2)要素评价层中,资源影响力所占权重值最大,其次为生态环境质量,而体制机制所占的权重值最小。(3)因子评价层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权重值最多,成为小城镇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4)通过构建的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红格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红格镇的生态旅游资源级别为四级,表明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品质优良、品位突出,资源实体完整,观赏游憩使用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与周边小城镇相比,红格镇城镇建设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可进入性良好,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及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资源条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该评价结果较为合理,表明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和普适性。
作者:吴俊 孙宝鼎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 上一篇: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环境风险研究
- 下一篇:水管单位安全标准化文件制修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