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时间:2022-04-12 08:26:56
导语: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这些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提升和改善。相关城镇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面有效地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然而,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环境发展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提出相关发展措施及建议,以促进中国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此外,还可在相关层面上,提出一些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措施与对策,以推进我国城镇化良性高速、科学合理地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
1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当前,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环境问题,而这种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的方法是我们不能采取的。环境发展的好坏同样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在环境问题上一定要做好相应的保护策略。我国现在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每个人对于环境的责任感不强,认为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殊不知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用到环境的时候就利用它,不用的时候就加以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工作需要有人来执行,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让每个人心存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这样社会发展才会越来越好。(2)城镇建设工业化污染严重。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但并非任何土壤都可以发育成耕地,能够形成耕地的土地需要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耕地资源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耕地,而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就是没有办法种植植物的荒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在农业方面比较显著,因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土的滋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认为水很多,不时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并不知水资源的宝贵。在资料中显示,世界上的水如果平均分给每一个人,那么每个人所得到的数量不会超过25%,可想而知,水资源其实所剩不多。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水资源不足的现象,例如北方人水资源拥有量很少,几乎不够用,著名的黄土高坡就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才会出现的,然而,人们却还是不断地砍伐树木,不注重环境问题,不断开垦,导致水土流失急剧加重。(3)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严重。我国有些工厂污水排放意识薄弱,会为了节省污水处理费用而直接将生产污水排放到周边的小河或江水中,导致周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被污染之后,会随着水的流动而不断向外扩散,进而导致大规模污染,而这些水如果还想给居民使用,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繁杂操作过滤这些水,以改善水质。水遭到污染以后,会出现大量的杂质和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产生很多疾病。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应及时提出相关政策来帮助监督生态环境,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生态管理小组对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对于破坏环境的现象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惩罚,让那些不注重环境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类在进行各种违背生态环境的活动是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由于工业废水、废气未经过滤就随意排放,无限制砍伐森林植被等,都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下降,国家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来进行制止。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是水土流失的含义。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在自我层面上不断提高相关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需要将这些保护意识上升到执行层面上来,我们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更需要给国家一个绿色发展的空间。所以,做好生态环境的相关保护工作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3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25%,部分地区甚至仍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因此,相关土地产生“流失现象”后,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最后导致流失现象愈加严重。(2)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保护。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对工业进行调整,在具体实施中地方政府应做到带头作用并鼓励人民采用有机肥料,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据有关调查,我国现阶段国土有超过30%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现象,人口众多使得对农作物需求量更大,但土地荒漠化让我国可耕种土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因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使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不再恶性发展,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单杭宁,王成.乡镇企业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江西化工,2009(01):103-105.
[2]史亚楠,佟光霁.浅析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08):45-47.
[3]杨仕康.试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国土经济,2002(08):13-14.
[4]高伟宽.浅析区域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技,2009,22(S1):107-109.
作者:张坤 单位: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议
- 下一篇:水土资源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