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
时间:2022-08-05 08:36:27
导语: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考
随着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全球可持续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农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鉴于其主要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而土地资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因此,保护土地资源的优良性成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除了土地资源外,农业生态环境还包括水源、大气和生物链等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业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仍未摆脱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环境与资源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现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被提上日程。理论上而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即: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预防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平衡所采取的综合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不断增强了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技术和能力。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环境成为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后,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各国立法保护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其中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应遵循自然规律,具备农业发展的合理性与有序性。其宗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现代农业及其环境保护的要求。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理论为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法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既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也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与保障。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经济、环境与资源的三方协调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农业环境。只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早已是人人皆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政策的深入推广与实施,传统农业逐渐转型,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相关政策的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与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工商业污染。在我国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工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政府提倡农民创业、加大农村招商引资力度,出现了大批乡镇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知识文化等方面的限制,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与乡镇政府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相关的污染处理设备与技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企业的废水、废气等直接进行排放,这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污染问题,给包括土地、水和大气等农业生态圈带来了一定时期内无法弥补的破坏。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工厂搬至农村,尤其是一些具有较强污染性的工业企业。此外,纵观全国各地的工业区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工业区都位于城市的郊区或农村,在给农村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也是将城市污染带到农村,形成污染转移。由此可见,在城市环境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乡村旅游餐饮污染。农村天然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也吸引了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乡村餐饮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家乐、水果蔬菜采摘、生态养生等成为农村特色旅游项目,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负荷。大量城市人口短期内流入农村度假、观光、旅游等,大量农作物、自然资源受到人为破坏,旅游、餐饮废弃物污染,野生动物遭到恶意捕杀,对农业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近年来农村自然生态平衡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主要是指: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传统人工和外来物种基因污染两类。前者是通过人工基因技术带来的,而后者则是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不论是人工还是外来基因污染,都破坏了农村自身原有的生态系统,改变了农村现有物种的特性,甚至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严重破坏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圈的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和阻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超过90%,一旦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超过90%的国土面积受到破坏,这将加剧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例如水土流失、降水量减少、泥石流、河水水位线不断降低甚至干涸等情况的发生,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保障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与发展观。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既能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又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与推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认识观,从思想上和意识上保障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生态保护法律体系。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设的脚步,以立法的形式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提倡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建设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目标。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道路。因此,为了快速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方式.
作者:王晓静 杜保儆 单位: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第二篇:生态环境保护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提出
生态环境保护指的是在传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建设下,改变人们保护环境的观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建立一种新型的、健康的、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符合国情(经济、技术、社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的一种农业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使用农业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和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持续农业要求在生产的同时,既能合理的维护和利用土地、水、动植物资源,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农耕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污染。传统的农耕方式给土地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如: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污染、水资源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等。与此同时,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非法砍伐树木和非法开垦荒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植物的耐寒、耐旱、生长力和收获率,采用科学技术在天然的植物基因中加入人工基因片段或其他植物基因片段,自从人类掌握了基因技术,转基因农作物已经被广泛种植起来。但是随着基因物种的繁殖,基因污染也随之传播扩散,且没有办法清除掉,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基因污染。
2.2生态环境的恶化扩大了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的贫困农村人口生活在农业不发达且环境恶劣偏僻的地区。而当地环境由于无法种植或收获足够的粮食,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就会去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使得环境更加恶化。这使人们陷入了生活贫困—人口负担—环境恶化加剧的恶性循环当中。这种恶性循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3农业生产结构、技术和规划不合理。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规划不合理。我国目前有40%的偏远地区还在采用传统的耕种方法,自动化种植、浇灌、收割机器的使用未推广应用。过度的开垦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使得干旱、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3.1国内研究。中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概念是在二十多年前。在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提倡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代表人物有叶谦吉和许涤新,在他们的带领和倡导下,我国召开了多次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科技研讨会,带动了许多专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开始对农业可持续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八十年代阶段,我国开始进行试点实践,初步触及了可持续农业的领域,得到了关键的数据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1992年,我国在巴西里约签订了“环境与发展”的宣言。并于两年后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其中根据我国的农业状况提出了资源环境相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即科学技术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社会自觉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3.2国外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科技技术来开发农业。各种农业研究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二十年代,美国发明了低压管道运输水资源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存活率和耐旱能力。五十年代阶段,苏联研究所在改进这项技术之后,灌溉了全国农业种植面积的63%。而美国在十九到二十世纪中期,虽然农业生产速度比较平缓,但为后来的飞速发展和实践打下基础。四十年代后期,各种农业机械被广泛使用。九十年代阶段,通过农药的使用,粮食产量翻倍提升。但由于农药使用过度,使得大量的鸟类和鱼类等死亡。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人们才意识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至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完善,但对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
作者:刘宗敏 单位:河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程钢.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刘应元.我国农业产业生态福利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4]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5]龙晶.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168~171.
第三篇: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究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态,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作为人类聚居地在区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对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推行,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约从1.7亿人,而2014年增加到7.3亿人,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1]。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更是超过57%。城市化的高速变革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对社会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2可持续发展理论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50年代的“工业文明观”阶段、70年代的“综合发展观”阶段、80末年代的“可持续发展观”阶段。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长期共同的发展方针[2]。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全新的结合模式,研究了三者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通过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结果分析,以持续的资源环境为支持,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把环境相关评价指标作为衡量城市综合发展质量、成都和水平的客观标准。
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经之路。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新的文明发展道路,它不仅是政府需要承担的工作,也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是一个高效、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结合,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人工性空间区域的同时,也调控和支持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水土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反而影响了社会生产质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形成生产-破坏-在生产-在破坏的恶循环。这些问题定将阻碍城市的综合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以城市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和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城市发展要与自然发展相协调,在发展目标上追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全面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3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依赖于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当前,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已成为城市最突出的三大环境问题。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工业的污气排放,车辆尾气排放。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工厂污水的排放,城市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呈恶化趋势,地下水污染也不容小觑。同时,由于处理量和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工业废渣与生活垃圾在未经处理之前便违规露天堆放,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性污染。近年来,噪声污染现象逐年增多。①城市道路扩建,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铺开,交通噪声严重超标,且由于覆盖面较广难以统一管理;②建筑业蓬勃发展,工地施工日夜不断,造成扰民断,凸显了建筑方与周边居民的矛盾;③生活噪声,由于第三产业的兴起,居民区边各类卖场、餐饮、文娱场所等层出不穷,各种外置机器、公放喇叭成为主要噪声源,影响面广量大,扰民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④城市特殊工业噪声污染,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沿线,机场和高速公(铁)路等附近的居民认为这些项目距离生活区域过近,且缺少降噪设施,已经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4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城市经济核算和评价体系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可以借鉴循环经济理论,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放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4],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重复使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在现有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过货币化度量的方式纳入自然资源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在此之外,建立反映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开采使用的评价标准。两者有效结合,互相支撑补充,形成评价资源和环境变化的体系。通过政府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活动施加影响:①将环境保护资金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和决算;②建立各级财政的环境保护收入和支出的专项科目,并逐步增加财政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支出的比例;③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制度;④对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活动或资源利用方式给予政府专项补贴。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增减税种、调整税率、确定不同征税起点等多种手段。
4.2重视城市管理,加强科学合理城市规划布局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发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为特征的综合管理。如建设畅通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框架体系;加快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熟悉下水道网络构成,对堵塞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进一步增强城市供水安全,提高饮用水质;采用生态建筑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建筑,全方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城市交通,改善市民出行,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施空气质量监测,追本溯源,及时发现空气污染情况,对症下药进行治理改善。城市的布局必须统筹规划,平衡协调,综合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城市内部布局也应从顺应环境保护出发,杜绝城市土地多占地和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土地资源供求失衡的矛盾。
4.3强化科技支撑和科技宣传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各学科的发展直接为开展城市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方法保障,要注重科技知识和相关人才的储备,以此带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科技方面,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有效的技术,如在工业生产中推行“零排放”政策,尽可能控制或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等。在环保宣传教育方面,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建立文明的生态保护观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知识和环保方针、法律法规等,帮助城市居民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到本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来。
4.4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尝试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合理规划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保持基本的生态环境净化过程,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倡导构筑节约型社会和清洁生产的理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通过将生产过程和消除环境污染物两个阶段同时进行,实现“增产减污”。积极开展资源的循环回收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相关政策配套,达到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要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推行绿色的生产模式:有利型生产———产品有利,使用的资源和环境有利;资源节约型———尽人力尽地力,可持续;清洁生产———过程控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号召绿色的消费模式:适度消费、无害消费、理性消费。
作者:陈怡 单位: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报告[OL].2015.
[2]陈璟.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卫茹静.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4]郭芙梅.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第四篇:市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
1.市场农业
现代化农业格局的真正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地域实际情况的。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发展,产业的拓展,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市场农业生产经营要依据市场需求,是市场需要的,利润就可实现,就高,反之,利润就低或赔本[1]。而农民要做到增产增收和规划自己的经营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劳动成果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相应的科学经营管理方法。市场农业要求农民正确判断自己的经营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决策,这也需要政府利用间接的管理和宏观的调控,正确引导,改善和发展环境经营机制。区域农业及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质量优势和特色优势,质量优势和特色优势是由科技优势决定的。市场农业科技优势的形成,要求农民接受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也要提高,这也是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完成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农业的过程。更要努力研发、引进消化、转化利用科技成果,农业的发展就能达到依靠科技进步,同时农民素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贸易已不是局部区域性的经济格局,封闭的市场已打开,逐步发展为全国甚至全球一体化的市场[2],已经不仅仅限制在一个区域或领域的范畴。为了农业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密切关注市场的竞争。市场机制要抓好宏观调控和启动性建设,包括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科学规划、公益性共享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投入、科技攻关等其他方面都要由企业和社会来共同努力。用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来吸引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加快发展,市场农业建设就会兴旺发达。市场农业的发展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高效优质农业是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下得以实现的。环境的恶化、水土流失的加剧必将对市场农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在发展市场农业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是避免对资源的掠夺式经营和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也是市场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靠保障。
2.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是保持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们在利用资源过程中,对资源与环境进行补偿,只有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才能真正地使经济发展持续长久。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是通过对各类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重建与恢复,改变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发达的区域经济、合理的产业结构、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则经济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就能够实现。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的建设,要以循环再生的生态工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协调发展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使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的各项指标不是固定在一定水平,是在某个范围定态变化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当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异常时,系统的调节功能能够使之抵消[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和物质循环的方式越多,其调节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环境容量也越大。相反,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环境容量越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也具有特定的时空性。外界影响超出其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在结构上发生迅速的变化,其变化的结果往往是不利的,它削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对生态系统超限度的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生态系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这种破坏或者是不可逆的变化,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当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预能力已经超过自然恢复能力,而且以负面影响为主,成为破坏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人类对自然影响主要有:①使自然生态系统大规模地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和损害了自然界的正常运行,森林超大规模采伐、农业开发和城市化;②大量摄取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的加剧;③向自然环境超量输入人类活动的各种产品和废物,造成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
3.水土保持
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对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的根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土保持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支撑。市场农业的发展及经济一体化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也是机遇。要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基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通过推进封育保护休耕、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和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在发展经济建设、农业增产增收的过程中,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速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确立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模式,妥善处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取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该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土保持事业的顺利开展,必须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健全法制、规范程序、加强管理、搞好服务。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水土保持工作要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性、社会性和技术性较强,还应正确处理下列各方面的问题。
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水土保持工作要兼顾两者的关系,要在突出经济效益同时重视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能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条件。
⑵在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重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把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封山育林、轮牧禁牧、草田轮作、休耕等创造自然修复条件,依靠大自然的自身能力自我修复。把水土保持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在重点治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群众自发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同时也要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生态环境,加速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⑶一直以来,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还很突出。因此,预防保护尤为关键,需要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和经济的手段,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特别是加大对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保护,也要避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⑷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的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把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激发群众对恢复生态环境的欲望和热情,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资助,加大加速水土流失治理。在治理中,政府部门要重视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指导监督和搞好服务。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重道远,一定要全面规划,着眼未来,重视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优先选择水土流失严重、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重点治理。从长远来看,要逐步扩大重点治理区域,统筹兼顾,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改善生存环境,坚持近期、中期、远期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改善的原则。
作者:张晓卫 单位:长春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第五篇: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探索
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资源开发、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消费行为等符合生态取向和持久效益,与环境协调,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近年来,迁安市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效果显著,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单位1个,省级绿色单位10个,唐山市级绿色单位18个;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村7个,省级“美丽乡村”1个;被评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全省先进市,被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一、迁安市生态环境的特点
迁安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地处东经118度26分至118度55分,北纬39度51分至40度15分之间,东西跨度39公里,南北纵距45公里,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京东冀北”地区,东隔青龙河与卢龙县相望,南与滦县为邻,西与迁西接壤,北倚长城与青龙满族自治县相连。迁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区域变化趋势比较明显,自西北部山区向东南部呈现逐渐递减之势。境内有滦河、青龙河、冷口沙河、白羊河等16条大小河流,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9亿立方米。迁安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2.17万,辖12个镇、7个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依托资源开发起步,因铁而起、因钢而兴,是著名的“钢城”。
二、迁安市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及成效
(一)水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涉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钢铁、焦化企业均建设了污水治理设施。二是推进废水排放口在线监测建设,每家废水排放企业的排放口都安装了在线监测设施并实现了与市环保局的联网,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废水超标的环境问题。三是积极推进镇乡污水处理厂建设,马兰庄镇、杨店子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沙河驿镇污水处理正在建设。通过治理后,2011年至2015年上半年滦河爪村大桥监控断面监测值稳定达到IV类水质要求,达到了考核要求。
(二)大气环境。一是深入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建设、完善污染治理设施316台(套)。钢铁企业烧结机机头、机尾、竖炉焙烧烟气、高炉出铁场、矿槽、转炉一次二次烟气均配套了高标准的治理设施并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标准要求。焦化企业装煤推焦、筛分破碎等点位均配套了高效布袋除尘设施;电力企业燃煤锅炉完成了除尘、脱硫、脱硝治理任务并平稳运行,同时,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水泥企业原料磨、包装机、上料口等点源全部配齐了布袋除尘设施。玻璃企业全部完成了除尘、脱硫设施升级改造任务并加紧建设玻璃脱硝设施。二是加大燃煤锅炉整治力度。截至目前,市建成区内已全部淘汰35家浴池的49台燃煤锅炉,建成区外淘汰85台10蒸吨/时及以下锅炉。三是加强散堆料场污染整治。对企业生产、装卸、运输存在扬尘污染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会同各镇乡政府督导相关散料堆场实现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四是深化采石场粉尘治理,取缔无环保设施的采石场23家,累计投入11,898万元对采石场进行环保专项整治。五是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迁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上级要求,2016年以来累计启动4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重污染企业错峰错时生产,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六是细化分工,根据《迁安市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迁安市环境保护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实施细则,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落实到科室。通过治理后,2011年至2015年上半年按分阶段考核体系考核,均达到了考核要求。
(三)土壤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逐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将土壤污染修复纳入工作日程。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共完成了多个场地的环境调查方案的上报工作,并组织开展了市内部分工业企业场地在开发利用的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开展优先修复污染土壤清单研究,提出土壤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针对污水灌溉农田、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况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的等典型区域,以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等污染场地修复为重点,开展了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防止污染场地不当开发利用造成污染事件。对于土壤污染严重不适宜种植养殖的土地,依法调整土地用途,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农村生态建设。投入1.8亿元,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初见成效。全市累计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8座、垃圾焚烧厂1座,农村建垃圾中转站近600个,垃圾池2万余个,并建立了以“户清、村集、镇乡运、集中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污水、垃圾的集中治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大幅提升,市被评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全省先进市,夏官营镇被命名国家级生态镇,沙河驿镇、大崔庄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徐流口村等7个村通过省级生态村验收,山叶口村顺利通过河北“美丽乡村”评审验收。通过上述减排治理措施,2011年至2015年上半年,迁安市逐年完成SO2减排量达到897.6吨、8759吨、4584.04吨、7424.68吨和5537.95吨,氮氧化物减排量达到576.8吨、631.8吨、556.46吨、1383.77吨和45.23吨,通过环保部组织的总量减排核查。水、土、气等生态环境要素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质量。
三、迁安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探索设立环保110、环保法庭等,提高环境执法快速反应处理能力。严格环保执法,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违法成本。
(二)建立大区域联合督查执法机制。依托现有重点区域环境督查制度,建立与周边县市督查联动机制,协同区域环保执法工作,协查区域内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案件,解决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纠纷。
(三)进一步推进排污权交易。按照“省级推进、市县配合”的工作原则,组建迁安市排放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管理平台。严把排污交易的审批和许可关,加大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制裁,提高污染企业和超总量排放的违法成本,消除排污交易政策的前端“失位”。设计排污权交易与总量控制、环评审批等制度之间的技术衔接,加强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制度的衔接,实现环境管理政策的综合效应。
(四)探索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明确政府、排污企业、治理企业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第三方治理准入、运营、退出全过程监管机制。落实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在环境服务、环境技术型服务和政府履职所需环境类辅助服务等方面进行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实践,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方式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体系。以绩效目标管理为重点,推进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以绩效结果为依据建立承担单位信用体系。
(五)加快“智慧环保”建设。建立环保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的监控系统,提高搜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重要信息的能力,建立全市域、全要素、全覆盖的“天地一体化”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利用移动设备,建立网格员使用的迁安市环境网格化监管平台,构建覆盖全市域的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对市镇两级网络内所有网格进行数据化管理,实现网格内部件、人员、事件的管理,进行任务指派、任务办理。
作者:黄云飞 耿玉辉 周静 王烨 杨敬坡 单位:迁安市环境保护局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学研究论文5篇
- 下一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