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时间:2022-11-22 10:48:56

导语: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摒弃了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探索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从长远发展来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迫切需求,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吻合。基于此,本文从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入手,对当前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寻找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推动现代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存在问题;有效路径

一、引言

农业经济关乎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变革,促进农业发展水平、发展规模的提升,意义重大。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成为时代的选择。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所谓生态农业,即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开放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资源,形成土地、生物、空间等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构建生态有机循环系统,强调要素资源的协调配置,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创造生态农业经济,促进生产系统与环境系统的长久发展。可见,生态农业经济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的价值提升。进一步分析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第一,发展农业经济的前提是必须以生态为基础,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强调生态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第二,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以新技术、新方式为基础,强调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双提升”。同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提高生产与消费的对接,营造良好的农业经济。第三,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势必形成专业化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形成整体和谐。

三、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科学技术与成果转化受限,未实现明显的价值创造。我国传统农业发展走粗放型发展模式,束缚大量的劳动力却未实现价值创造,甚至导致农户抛弃赖以生存的农地,纷纷涌入城市,农地荒废现象严重。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以来,引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农产品嫁接、绿色生产等,加强全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成果转化并不理想,或者是农产品滞销,或者是未与消费市场对接,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研发的硬、软件配套都未跟上,尤其是农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难以为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奠定技术基础,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二)受体制与意识形态的约束,难以调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体制的约束。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户自主生产的情况占比较大,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值创造有限。尽管已不断推行机械化生产,但主要停留于小型设备,只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才能引入现代化设备,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走现代农业生态之路、规模化之路。从宏观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经济依旧存在,无论是体制还是意识形态,都还存在待遇不公等现象。尤其是传统观念等限制,难以调动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导致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受阻。(三)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匮乏,未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为基础。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在资源供给上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人力资本严重匮乏。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导致农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培养困难,而外界智力资本很难融入,由此导致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技术提升困难、后劲不足。尤其是即便外界智力介入到生态农业中,但受收益周期长的影响,导致人员流失现象严重。二是,物力资本相对匮乏。尽管在发展“三农”上有扶持政策,但大多向规模化生产所倾斜,农户个体生产受到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目前,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模式依旧占据大部分比重,最终流向小规模生产的扶持资金有限,导致生态农业经济增长严重受阻。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保证农业生产力的供给,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较高的生产力,才能够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发达国家发展农业进程中,所总结的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必须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保证生产力的供给。不仅是物资、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农业技术、研发人员的供给,以现代科技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以环境的承载为限,发展与优化环保产业,实现生态环境的控制与改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为生态农业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要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政府与社会必须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构建健全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如引导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业信贷产品,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构建信息平台,为农产品的销售打造一条绿色通道。鼓励农户流转土地,推行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广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尤其是严厉打击乱采乱恳乱猎行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地方政府强化对环境的监测,引入生态农业保险机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三)积极发展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增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协调好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尤其是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尽量减少现代工业产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有效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成本。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中,减少或者避免无机化肥的使用,降低化工产品的应用,注重发展生态能源,深度挖掘生态农业系统的潜力,构建生态农业自循环体系,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者:吕秀娟 单位:栖霞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霍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

[2]杨文歆,YANGWen-xin.生态经济视阈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反思与路径探索[J].农业灾害研究,2016,6(8):36-40.

[3]乔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经济,2016(12):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