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园区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3-28 09:15:26
导语:生态农业园区现状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发展迅速,数量、规模剧增,成为地方政府探索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园区就是在生态农业和农业生态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生态、人文、绿色、环保的理念指引下,构建多层次生态绿化带、绿色森林、草坪、花园、河流等乡间村落风光,把自然的古朴村风与现代旅游文化相契合,提升乡土文明的观光游览价值,在满足人们对生态农业产品需求的同时,带给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享受,同时,不仅给当地人带来精神满足也增加其经济收入,生态农业园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适应荣县“生态农业强县”战略,促进农业的“接二连三”和可持续发展,笔者组织专人开展了广泛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下乡走访、相关会议座谈等形式,形成了对荣县发展生态农业园区的浅析。
1生态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在荣县人民政府推动下,以旭阳镇金鱼村和双石镇蔡家堰村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农业逐步形成,辐射带动荣县生态农业园区的兴起和发展。已建成21个“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其中,蔬菜5个,茶叶3个,水果3个,油茶2个,种养循环等8个;建成“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产业基地0.53万hm2;建成果畜产业1.33万hm2、菜畜产业1.33万hm2、茶叶2万hm2和油茶产业带。目前,已形成了以钓鱼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风景、体验农家生活的“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休闲农业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生态休闲农庄182个,年经营额达1亿元,解决3000多人就业,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生态休闲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农家乐”模式
这种模式以农民自发经营为主,政府基本上没有扶持,农民自发分散经营,以自家果园、菜园、鱼池或者当地生态景观等为载体,提供与之配套的食、游、乐等系列服务,如钓鱼、采果、观花、游园等。
1.2连片开发模式
政府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带动企业或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现代观光农业。政府主要通过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各种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供城市居民到农业观光园区参观、休闲与娱乐。如:双石金台村新农村综合体休闲观光园,旭阳镇金鱼村赏花休闲观光区等。
1.3产业带动模式
休闲农业园首先生产特色农产品,然后通过休闲农业这个平台,吸引城市消费者前来购买,从而拉动产业发展。在这类园区,游客除了餐饮旅游,还带回土特产品,如绿食佳果蔬休闲示范园、双溪水库果园农家乐等。
2生态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资源利用滞后
荣县生态农业发展较好,“三带七基地”和21个“万亩亿元示范区”的许多产业都很有特色,但仅限于农业,大部份都没有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起来,而各地的休闲农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建几间小木屋,种些果木花草,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垂钓、观光、休闲,没有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的产业优势,很少在生态农业良好的区域建观光走廊、采摘园、农耕体验区等,没有将生态农业真正的绿色、环保、安全、游乐、体验等作用发挥出来。
2.2功能布局较差
荣县生态农业园大部分规模较小,园区没有经过专业规划,各种功能区欠缺或布局不合理。一是功能区普遍不足,大部分有生活区、娱乐区,但生活区和娱乐区常连在一起,生态农业示范区、科普教育区、农耕体验区、绿色加工区普遍缺乏;二是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生活区应与娱乐区进行分离,要位于生态农业示范区下游,不污染生态农业的本质,科普教育区、农耕体验区、绿色加工区也应与生态农业区相对分离,以不破坏生态农业原始环境为根本;三是园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规划不科学,游乐观光走廊往往存在改变生态农业原有地形地貌原始特性,灌溉系统与给水系统、污水排出系统没有严格分离,光电系统与生态农业不协调,废污处理系统严重不足等问题。
2.3单打独斗普遍
荣县农业生态园业主在建园时主要是根据交通环境和现有一定基础的农业,在参观其他园区经营的基础上,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规划建设,没有与主管部门联系,没有很好利用周边旅游资源和其他园区优势,且对外宣传严重不足。一是荣县有多处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区,但现有生态农业园区基本上都没有与自然风景和文物保护区紧密联系;二是各生态农业园都是独自经营,没有与其他园区联合构想,发挥特色亮点,没有整体打造成片成线的规划;三是宣传严重不足,荣县部分农业生态园很有特色,但缺乏宣传,特别是利用农业信息化宣传意识普遍不足,造成影响面有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够明显。
2.4文化底蕴不足
荣县生态农业园区经营理念主要倾向于娱乐休闲,重视表面的物质享受,缺少精神内涵。特别是对文化根植普遍比较缺失,仅荣国故事农庄蕴含了部分历史文化,金台休闲山庄结合了一点红色文化。荣县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释加牟尼佛像,佛文化底蕴深厚,著名诗人陆游曾任荣州牧,为荣县的诗词文化留下了深远影响;同时许多农耕文化,如竹编文化、麒麟文化、乡土特色等,这些很少被生态农庄植入,品味不足,很难实现持续发展。
3规划与建设建议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建设首先要考虑生态性,要以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为前提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考虑经济性、文化性、特色性、趣味性等,既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又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3.1深化结构调整,筑牢产业特色
要按照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既要体现经济性,更要体现生态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要加强粮经饲林复合发展,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用牧草、花苗林木进行套间作,既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地质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又创造了优美环境,保障了农民收入,既可利用结构调整资源促进草食牲畜发展、提供生态肉奶产品,又能推动休闲旅游观光,促进三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强种养旅游循环建设,通过种草发展牲畜,生产有机肥,发展有机粮菜果等,在种养循环发展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办绿色食品加工业,办观光旅游业,既能促进种养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稳定一产业,又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休闲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二三产业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现有特色农业基础,将21个“万亩亿元示范区”和“三带七基地”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发挥好。
3.2科学分区布局,夯实园区基础
一是保留完善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园的基础是农业,核心是生态,在园区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基础,改善和保护好原有生态农业的原始环境,同时在建设观光走廊等设施时要尽量减少对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影响;二是要完善功能区设置,园区内不仅要有农业示范区、生活区、游乐区,还应有科普教育区、农耕体验区、绿色加工区等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的东西;三是要做好功能区布局,所有区域都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同时要以不破坏生态农业原始环境为前提,其他功能区也要相对分离,特别是有养殖区的要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区域一定要设置在下风下水口;四是要完善各类基础设施,除必须的路、水、电外,垃圾桶、无害化处理设施必须要有,且要布置科学,防止在满足人们娱乐游玩的时候却把原有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3.3整合优势资源,增强整体势力
荣县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荣县大佛文化旅游景区,国家AA级景区2个——吴玉章故居和双溪湖风景区,省级自然风景区2个——桫椤谷和高石梯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大佛寺、吴玉章故居和镇南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荣县军政府旧址、吕仙崖摩崖造像、荣县二佛、后龙山摩崖造像、来牟黎氏墓、蟠龙刘氏家族墓和旭水酒作坊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现有休闲农庄182个,各有各的特色。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区与生态农业结合发展,如高石梯森林公园与穿山洞生态花园结合规划建设,金台村休闲农庄与吴玉章故居的红色文化整体规划建设等;二是相近的生态农庄之间共同规划建设,形成连线连片旅游线路,如过水的森林农庄,易佳湾农庄,度佳的勤丰家庭农庄等进行整体规划打造;三是主管部门可根据现有相关农庄特色与荣县的佛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诗书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进行归类,建议整体规划建设,形成相类农业生态园区共同经营,以增强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3.4深植文化底蕴,提升园区品味
生态农业园区的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产物。荣县的生态农庄大部分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一些诗词歌赋,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要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充分结合荣县内现有文化基础,如佛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在一些细节上,如观光走廊造型、游乐设施造型、文化墙体、垃圾桶形状、产品包装等,将文化底蕴深根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多样的科普知识、技术讲座等,在社会上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理解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风气。注重培养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会经营管理,更善于销售流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丁超 张翠芳 单位:荣县农业科教站 荣县农业科技开发服务部
- 上一篇:农村经济体系研究
- 下一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