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思考2篇

时间:2022-04-01 10:06:49

导语: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思考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农业发展问题思考2篇

第一篇

一、生态农业的含义与特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它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生态农业要求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尊重生态和生态经济规律,保护生态,培植资源,防治污染,提供清洁食物和优美环境,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健全的生态基础之上。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实质,就是在保持农业生态平衡的条件下,依靠科技进步,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吸取一切能够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以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生态农业的首要的、本质的特征。生态农业的其他特点,如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生态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和补充这个本质特征的。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优化模式和最佳形态,标志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这就是以“生态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时期。

二、建设生态农业应处理的关系

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关系。在三个效益中,生态效益是基础,经济效益是核心,社会效益是着眼点,三者相辅相成,合为一体。当然,在处理具体事物中,往往会遇到三者产生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区别轻重缓急来处理。

2.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具备强烈的整体意识。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各个子系统都要服从总系统。必要时肯定牺牲局部利益,维护整体利益。在生态建设中,往往又会出现,甲方建设,乙方受益,丙方破坏,丁方遭殃的情况。因此,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趋利避害,培养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团结协作、合力共建的新机制。

3.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然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许多生态建设工程周期长,耗资大,见效却很慢。如果说单考虑眼前利益,不想长远利益,就下不了决心,搞不成或搞不好生态建设;同样只讲长远利益,对现实的近期利益全然不顾,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使生态农业建设失去了群众基础。

4.尊重农民意愿与适时引导群众的关系。建设生态农业,科技水平要求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民受文化水平、接受能力、传统观点、经营意识诸方面因素的限制,可能一时不愿意或不敢接受。这时如果急于求成强行推广,就会适得其反,挫伤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当然,那种甘当群众尾巴,不善于因势利导,甚至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自由泛滥,放弃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作法更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充分依靠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搞好服务,选准模式,循序渐进,就能够逐步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参与,形成气候。

三、当前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产业化组织竞争力弱,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大不强,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而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2.科技体系不健全。农村科技服务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制约着推广的效果和速度。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待遇不高,服务功能弱,推广效果不理想,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存在经营不够规范,组织规模小,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与动力,覆盖面窄,带动力弱等问题。

3.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日益破坏着农村的生态平衡,水污染严重;农田土壤退化,大气污染和酸雨加剧,农田对化肥需求量增大;一些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直接、复合、交叉、循环的主体污染,已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障碍。

4.保障措施不完善。目前我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多以行政性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包括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等在内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以及农产品价格机制等保障机制,以致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因而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强化生态意识。首先,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用生态农业思想推动三农工作;其次,要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农民基本生态伦理认知,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的氛围。目前,农业建设项目多,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房,区域流域综合治理,庭院经济,发展乡镇企业等,都需要用生态农业的观点作指导,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现实与长远两个时段,搞好整体协调和综合配套,以克服盲目性片面性,使这些项目优化布局,科学运行,发挥整体效益,为农业发展增强实力和培植后劲。第三,要通过生态农业建设,促进思想大解放,从小农业和“就生产论生产”的圈子中解脱出来,由单纯的抓环节转向抓好全程组织与服务,由以产值、产量为主转向产量质量效益和资源生态保护并重,由单一的经济效益目标追求转变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一致上来,走高产优质之路,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

2.制定合理规划。生态农业起步于规划,因此,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分步实施。要优化农业布局,规划既要从当前实际出发,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要有超前意识,规划内容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规划,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利用建设,沟、渠、路、林四网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经营体制和种养加、产供销体制建设等。抓好这些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框架就可勾画出来。二是“软件”规划,主要是产业结构规划,这涉及科学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农科教结合,科技兴农,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等,是“软件”中的主要内容。“软件”部分随条件的变动相对多些,要不断完善提高。长远规划制定之后,应制定阶段性规划。在“硬件”和“软件”规划确定之后,要进行二级规划,如种植业的规划、养殖业的规划、加工业的规划,废弃物资源规划、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具有权威性,保持长期稳定,有连续性,不能随意变更。只要坚持实施规划,扎扎实实地按规划要求办,坚持多年,生态农业必大见成效。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发展资金,延伸产业链,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精细加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条,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要建设一批“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四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巧借外力求发展。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强化技术培训,支持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五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利用现代化的加工、监测手段,使各类农产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两者相互协同发展,必将促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要合理保护和利用耕地。坚决刹住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严禁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对人为造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案件,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5.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要因地制宜重点推广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技术。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扶持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发展,鼓励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承担部分公益性推广任务,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二是加大对乡镇或区域性优秀农技推广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快速改良中低产田的配套技术;三是培植高产、优质、抗病良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实现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品和林桑果的良种化、纯种化和杂交化;四是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教育农民改用深耕的办法,使土壤活性得到改善。改变单一使用化肥的不良习惯,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避免土壤板结或者盐渍化;五是以主要农作物合理密植和水肥调控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六是以普及系列化配合饲料和疾病预防为中心的畜、禽、水产品高产管理技术;七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机械化集约管理技术;八是优质系列饲料生产技术和利用本地资源生产优质动物蛋白饲料技术;九是以纺织、食品为主的优质高效深度加工新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技术;十是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明确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寓生态文明建设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要通过农业生态工程和工业合理布局,加强宏观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生态恢复与生态培育工作,实现最大面积的绿色覆盖,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力图把环境污染解决在工业发展之前。要构建人地协调的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继续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确立农田排放废水的观念,完善水利工程,严格灌排分开,实行无公害生产,走有机农业之路。在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行科学施肥,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绿肥、沼肥。全面推行病虫综防,合理使用农药,实行配方施肥,科学使用化肥,无害化处理农业废弃物、人畜粪便,实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工程。减轻农田污染,逐步建成无公害农业,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结构合理、标准较高的防护林体系,提高林木覆盖率,防止河道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改善农业小气候,增强抗灾能力,保护有益生物资源,控制虫鼠为害,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对非有机废物,可通过工业生态工程,改进工艺,循环回收利用,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毒物质,利用环境技术工程处理达标排放,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达到提高生产率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7.完善保障措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前提是自力更生,依靠现有人力、财力、物力,在合理配置上下功夫,齐头并进。但是,生态农业建设属于开发性活动,需要一定的启动性投入“催化剂”。特别是较大的区域流域的生态整治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加工工程,资源的循环再生配套工程、高技术的生物生态适应性改选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等,都需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政府要从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管齐下,要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可同种类农业建设项目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各自管理。还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克服短期行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购置秸秆还田机械、测土配方施肥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同时,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轨道,以确保严肃性和延续性。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相关法规和规章落在实处,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杨中柱工作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农业局

第二篇

1生态农业是山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1.1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农业经济作为支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地球最大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所以,生态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其双重基础地位决定了生态农业的极端重要性。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排温室气体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多元目标,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休闲农业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和提高农业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1.2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1.2.1国外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生态农业最初是从欧洲等西方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早在1924年英国、日本等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首先得到了发展。到了1960年左右,许多欧洲的其他农场也转为生态耕作。到了70年代,生态农业的种植理念才被引入东南亚各地区。直至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才有了较大发展。而对西方大多数国家来说,对于本国自身的领土面貌来说,不适合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大多实施了平原式的生态农业。在亚洲各地则相反,由于亚洲有着众多的山脉、丘陵,更适宜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实践证明:在山区和半山区国家,大力发展山区生态农业,不仅保护了山区自然环境,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优良耕作技术相结合,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1.2.2中国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大国,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0%,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集中了全国53%的耕地、98%的森林和绝大部分矿产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全国2463个县级行政区中,1542个处在山区,306个处在半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中山区占据了80%。由此可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山区,难点亦在山区,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山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丰富,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好的资源是山水资源,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广大山区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山区生态农业在中国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990年以来,国家相继开展了生态农业县试点建设和生态富家园计划,广大山区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探索出了山区“立体农业”“、反季节种植”“、山地特色养殖”等多种成功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生态农业绿色发展道路。表现出如下鲜明特点:第一,综合性。山区生态农业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系统。它要求人们遵循综合协调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第二,多样性。我国山地面积广阔,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区生态农业是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多样性农业生产系统,具有典型的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特征。第三,稳定性。山区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构成了稳定的生态农业系统,并且对外部负面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相对于高度开放的平原农业生态系统而言,山区生态农业系统更趋平衡和稳定。第四,高效性。山区生态农业强调充分利用山地自然资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改进耕作方式,在无需增加农业外部投入品的情况下,实现山地农业资源的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充分体现了山区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

2丽水市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条件分析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貌特征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地势多为低山丘陵,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大山区、小流域、大农村、小城镇”的欠发达山区。根据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丽水市全面纳入浙西南内陆绿色生态发展区,发展目标是立足山区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打造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工业的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作为浙江省山区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丽水市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深厚。市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森林面积占浙江全省23.5%,植物资源多达3800多种,占浙江省66%左右,素有“浙江绿谷”“、华东动植物摇篮”“、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由于丽水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地块间能量收取差异较大,导致地表温度湿度等影响生态农业生产发展要素空间的复杂分布,具备发展山区生态农业的光、热、水、气资源,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3]。

2.1丽水山区太阳辐射的精细分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了季节的演变,整个丽水山区的太阳总辐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而总辐射的分布变化与直接辐射的分布变化基本一致。但就全年平均而言,地形地貌的分布对太阳对地表的总体辐射仍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2丽水山区热量资源的精细分布根据丽水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2010年数据整理。

2.3丽水山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春季和夏季均属于雨水较多的季节,春、夏季节分布与全年降水的空间分布趋势大抵相一致。秋季降水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差异较小,受地形的影响相对较少。冬季降水量明显减少,地形作用影响较大。

2.4丽水市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的潜力

2.4.1山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农产品发展潜力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际市场上有机食品价格节节攀高,利润往往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这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丽水山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低,工业污染少,加之气候适宜、雨量丰沛,日照充足,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2.4.2山区农业特色鲜明,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丽水山区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丽水的山地生态农业富有特色。从目前市场角度出发,消费者对茶叶、菌类、菇类、水果、竹炭制品的需求量比重加大。丽水作为全国著名的“香菇之乡”“、食用菌之乡”“、木耳之乡”,山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当地政府扶持的重点产业,同时,丽水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茶叶、果树的生长,完全有条件采用多品种种植手段实施多元开发,扩大丽水市山区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比重。就浙江省范围而言,在东部平原地区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丽水市山区农业特色产品发展空间十分巨大。2.4.3山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后发优势明显当前,丽水山区生态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相比较,主要表现在特色资源利用程度较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规模偏小,产业结构调整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与技术支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后发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为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认真分析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之上,按照集约集聚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特色生态农业,必将助推丽水山区农业经济实现绿色崛起。

3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丽水市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原则,不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的收入逐步提升。一是不断壮大原有优势的产业。201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居全省第三。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855元,同比增长13.4%[5]。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断发展“,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的农业快速发展,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不断增加。二是休闲观光农业飞速发展,成为山区农业经济又一个增长点。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有机融合而出现的经济发展新业态,近几年来在丽水市山区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6]。目前全市共有省、市两级特色村29个,特色点1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86个,有农家乐经营户590户,从业人员3309人,取得了开办一家致富多户的效果[7]。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育,产业化水平明显上升。这些年来,丽水相继建立了如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庆元的食用菌市场等一些专业市场,其规模和交易额均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茅,为特色农业更好地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丽水市山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的质量抽查合格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并形成一大批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如“庆元香菇”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标记保护[8]。山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市场份额,扩大了国外市场份额。

3.2丽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从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和制约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和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等几个方面。3.2.1山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丽水山区农业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偏远山区县市受交通条件限制和地方财力制约,无法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缺乏灌溉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靠天吃饭的农业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3.2.2山地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的延续,山区农业结构不合理,不重视农业科学规划布局,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偏低,不具备大规模生产、收购、加工的能力,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加之农副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不畅,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产供销信息不对称。3.2.3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目前丽水山区普遍存在农业劳动者观念陈旧,科学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较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据丽水市第二次农业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中,51岁以上占53.0%,小学文化以下占71%。可见,全市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农业劳动力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趋势,对于采收季节性较强的产业如水果、茶叶等,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对采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已经制约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直接影响了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3.2.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丽水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普遍偏低:一是农副产品精加工能力弱,多以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农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二是土地经营规模小。丽水市总体上人均耕地少,而且土山区的地平整度差,经营分散,这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作业和土地流转,使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难以组织,也导致了众多小规模农户难以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少,流通中介组织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3.2.5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丽水市农业科技实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低下,现代农业新型实用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欠发达山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丽水市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进农业基础设施

由于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生态农业的初始投入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当务之急是大力改进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加固山体,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通过护林造林、修建水库和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运用有机肥等绿色肥料,严格使用化肥、农药等外部投入品,通过沃土免耕和轮番耕种,保持和提高山地土壤肥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2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推广先进技术手段,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及时构建新型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切实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充实基层农民技术队伍,因地制宜安排农业品种,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推广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增加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积极转变农业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实行农、林、牧同步发展,改变单一种粮局面,通过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山区农业生态,提高山区生态农业组织化程度[4]。

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素质

提升劳动技能是实现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应立足于现有留守劳动力资源,加强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实用性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其次,鼓励高校学生和科技人才回山区创办家庭农场,优先给予创业贷款支持,调动其回乡务农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改造农民,积蓄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再次,探索将闲置劳力集中进行低山丘陵综合开发,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通过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断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4.4实施农业机械工程,提高机械运作效率

近年来,高性能的农业机械设备迅速增加,但相应的设施严重滞后“,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问题突出。提高机械运作效率必须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布局中安排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的通行状况。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场棚建设、维修站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扶持,改善农机特别是高性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条件。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建设,打造高效农机维修站点和区域骨干维修站点。

4.5创新农业管理制度,提升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通过提高市场预测和分析,加强营销网络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打造山区生态农业名牌不断培育和开拓市场。二是不断完善监测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通过山区生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控制、投入品控制和关键技术环节监测,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三是加强农业服务组织监督管理,通过规范农业合作社和市场中介组织的运行,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服务组织提丰富高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光炬工作单位:丽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