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业扶贫探究

时间:2022-08-11 11:28:14

导语:海水养殖业扶贫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海水养殖业扶贫探究

[摘要]湛江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岛西部,是广东省省定帮扶贫困村之一。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帮扶下,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劳动力的60户贫困户306人已有58户295人脱贫,海角村的扶贫成就与曲折值得学习与研究。通过分析海角村的贫困现状,并结合其各项资源分布利用情况和发展劣势,研究其脱贫方法,为其他贫困村精准脱贫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水养殖;产业扶贫;农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战略逐渐从区域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漫灌式”逐步转为“滴灌式”,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党的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扶贫不能光靠“输血”,关键是贫困地区学会“造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作为中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重头戏,以“造血式、开发式”扶贫方略,把贫户植入产业链条之中,围绕某种资源、产品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一个贫困地区只要建立了适宜该地区发展的产业,众志成城促进产业发展,靠自己也能脱贫致富,这才算是真正脱贫。市场导向、经济高效的产业和产业发展是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贫困发展的中心和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它促进贫困户与贫困地区的协同发展,强化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遏制贫困成因。产业扶贫也要做到“精准”,精准识别当地优势产业,精准确定发展方式,精准帮助贫困户脱贫。2017年广东省识别确定了2277个省定贫困村,其中218个位于湛江,数量上在广东省排第五,其中湛江市有218个,贫困村数量位居广东省第五名,扶贫工作艰巨。湛江市海角村为广东省省定贫困村之一,本文将以海角村为例,通过对村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委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及走访当地海水养殖户的形式,摸清海角村贫困和发展现状,旨在结合精准扶贫的战略背景,深入分析海角村海水养殖业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找出曾经致贫原因以及脱贫方法,达到帮助海角村通过海水特色养殖脱贫致富的目的,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实现。

1海角村发展现状

雷州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岛西部,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海角村由一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000余人,有62%是劳动力,且其中25%外出打工,青年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现有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47人。全村主要产业是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全村可开发利用的滩涂392.27hm2,林地41.61hm2,虾塘53.33hm2,耕地仅6.13hm2(图1)。海角村具有潜在的海洋资源禀赋,“靠海却未能吃海”,一直是海角村面临的尴尬问题。“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现实是资源贫瘠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远快于资源富裕的国家,且这一理论在国际之间和一国之内都得到了印证。自然资源丰富与否,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海角村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能够开展海水养殖和捕捞活动,但部分村民和外村村民出于利益,擅自圈海占海66.67hm2用于非法养殖;再加上前几届村委管理混乱,部分虾塘鱼塘与私人签订合同到期后也无法收回,村委也无法采取强制手段。丰富的资源加上混乱无效的管理,使得海角村一直以来面临“成也资源,败也资源”的困境。海角村在2017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由省自然资源厅(原省海洋与渔业厅)帮扶。2016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扎实推进海角村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自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以来,海角村村容整治、村道硬化、垃圾处理等民间项目的建设有了显著的效果;集装箱水产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鱼虾混养及喜原公司、湛江基投入股分红等项目欣欣向荣;全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7435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630.1元。扶贫工作组进驻后,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优势,通过实施海水养殖、生态农业和林间养鸡业、入股民营企业分红等,走多元化经济发展路子,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响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海角村村民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同当地扶贫办一起大力发展特色海水养殖业。2015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382元。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劳动力的60户贫困户306人中已有58户295人达到2017年预脱贫指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83元”,实现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630.1元,而贫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35元。

2海水养殖业在扶贫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2.1集装箱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关于海角村长年的贫困状况,驻村扶贫工作队对海角村的养殖业、渔业等优势产业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他们意识到海角村贫困户的脱贫一定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在海产品上做文章。精准扶贫还需要改变传统思维,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海角村传统的养殖业难以致富、部分养殖户连年亏本的情况,海角村扶贫工作队希望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养殖之路。2017年,工作队组织海角村村民到东海岛参观学习集装箱养殖技术,拓宽群众的视野。参观学习后,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和村民小组代表进行研究,在村中0.8hm2的虾塘旁边安装6套集装箱养殖设施作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决定是否普及。集装箱养殖项目试点后,部分贫困户被招来担任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为村里的贫困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工作机会。据贫困户反映,该项目投产后带来较好经济效益。截至2019年1月,已组织2次收获交易石斑鱼活动,累计收入达15万元。2.2改善养殖品种搭配及养殖设施。鱼虾混养模式,是在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与其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相似的经济鱼类,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以达到清除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死虾的目的,进而可以改善对虾养殖水环境和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的爆发和流行。这种养殖模式是根据生态平衡、物种共生和对物质多层次利用等生态学理论,将互利的多种养殖类按照一定数量关系综合在同一对虾吃糖中进行养殖的一种生产形式。海角村将篮子鱼和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虾的病死率,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得以提高。养殖设施先进与否,将对养殖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驻村扶贫队组织村民前往雷州乌石取经,学习新型虾塘净水系统。经过调研学习,扶贫队觉得这种净水系统过滤后的海水水质较好,有利于养殖对虾,扶贫队便利用租赁的12亩虾塘进行试验,若可行再加以推广。但由于虾塘绝大部分由个人承包,缺少合作社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加之更换新净水系统成本较高且没有补贴,所以目前这一系统并没有在村里推广开来。2.3单位自筹资金投入养殖项目分红。2018年,海角村自筹资金投入集装箱养殖、鱼虾混养、林下养鸡等养殖项目,加上扶贫开发资金入股分红,共创造收益888860.36元,平均分配给66个贫困户316人,人均分红达到2803.97元,占贫困人口当年可支配收入的16.08%。其中,自筹资金主要是帮扶单位自己筹集的资金,渠道包括从单位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关单位、行业协会捐赠、乡贤捐赠、社会捐赠等。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后,由村委统一管理投资,在村里开展养殖活动,收获后统一卖出,再将分红分配给贫困户。扶贫开发资金是政府为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建设从而脱贫致富而投入的资金。首先政府给每个贫困户发放补贴,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后,将这笔钱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投资一些企业。这些企业是政府经过考察后选择一些风险比较小,回报也比较稳定的项目来鼓励村集体把这一部分的补贴资金变成股金,每年参与分红,年收益率比较稳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使用扶贫开这样的投资。从表1中可以看出,单位自筹资金投入项目分红在分红总金额中占71.23%,其中投入海水养殖业产生的分红收入占比达到95.99%,这对海角村脱贫起到重要作用。在海角村的贫困户中,有43.93%贫困户是因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死亡等原因致贫。若单一开展养殖帮扶,他们会受制于劳动力不足而难以参与养殖项目,导致他们无法借此脱贫。产业扶贫中经营俘获现象仍然明显:养殖项目开展时,项目与资源由村委会的村委干部(政治精英)掌控,村委会会倾向与让养殖能手(经济精英)来负责养殖,二者雇佣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管理,使得养殖项目被精英俘获。而这些没有劳动力和技术的贫困户将受制于信息不对称、技术落后等隐形门槛,无法直接享受项目开展带来的红利,贫困状况无法改善。若这种情况不得到控制,将造成“精英俘获”与“隐性门槛”的恶性循环。养殖项目分红和扶贫开发资金分红就能帮助这些贫困户越过隐形门槛,从养殖项目的开展中间接受益,解决一部分生活上的困难。分红按照人口平均分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均等,使所有贫困户都能从养殖项目的开展中获得利益,减少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发生。2.4中长期规划:沙虫的养殖与深加工。沙虫生长在沿海滩涂,价格昂贵,若能批量养殖能够给村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沙虫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海角村可利用的滩涂有两千余亩,有条件进行大规模养殖;2016年,海角村已组织村民进行过沙虫、文蛤养殖培训,有一定技术基础;且当地气候等条件适合沙虫生长,盛产野生沙虫。人工养殖沙虫在湛江遂溪已经有了成功先例。由于海角村与遂溪的环境、管理等因素有较大差异,所以在开展这一项目前需要专业公司进行设计以及实验。

3当前面临的困境

3.1养殖品种病害高发。海角村的养殖户养殖品种都是南美白对虾,该虾有着生长快、个头大、肉质紧等优点。但据访谈得知,近八成的养殖户认为阻碍海水养殖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高发。由于南美白对虾存在着怕雾、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容易生病等特点,一旦天气变化比较大,发生暴雨或到梅雨季节,池塘的含氧量就会大大降低;若池底清理不当或不及时清洗,总氨氮将会大幅度提高,以上这些情况都会造成虾苗出现拉白便、肌肉萎缩等病理现象。由于该虾种病害高发,养殖成本也居高不下,许多养殖户收入微薄甚至亏本,返贫风险高。但当地养殖户并没有更换养殖品种的意愿,因为全村养殖的都是南美白对虾,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而且这种虾相比其他品种还算比较适应海角村的自然环境。虽然村里有66.67hm2池塘,但由于村里实行的是个人承包为主的生产制度,因而单一养殖户承包的虾塘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之养虾的成本比较高昂,村里对养殖投入没有一定的补贴,因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局面——高投入与高风险相伴,导致近几年养殖户一直处于亏损状态。3.2养殖海域被侵占。海角村海洋资源丰富,周边可利用海滩涂面133.33hm2,但在利益驱使下,该村一些养殖户擅自圈海占海66.67hm2开展非法养殖采捕,引发了养殖户与经常在该海域进行采海并以此为生群众的纠纷。经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整改,被侵占的海域已全部收回,村民能够自由采捕,收入大大增加。由于前几届村委管理混乱,至今仍有约33.36hm2鱼虾塘无法收回,村民意见较大。但由于问题复杂,部分塘已经超过合约期,但塘内有养殖鱼虾不能直接排走,需要与养殖户沟通解决;部分塘还没有超过合约期,村委需要对他们进行补偿。这些问题都需要村委进行统筹以及全方位的考量,至今没有解决。3.3海水养殖缺少劳动力和技术支持。充足的劳动力是产业扶贫的前提,而海角村正面临劳动力短缺及高素质劳动力稀缺的困境。海角村远离城镇,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部人才;而海角村本村劳动力考虑到职业发展以及经济条件,有25%选择外出打工。此外,海角村的劳动力流失还带来了海角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匮乏,村子失去活力,进一步加剧了海角村的人才流失与贫困。海角村驻村扶贫队在2018年曾开展利用集装箱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项目以及计划中的利用虾塘养殖沙虫,都属于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项目。但在我们对养殖户的调研中发现,60%的养殖户学历是初中及以下,所有养殖户中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中专,学历较低也就限制了海角村养殖户从事高技术含量的养殖。村委组织开办的培训班一年有一到三次,但部分村民反映专家讲解过于理论化,缺乏实地讲解,使得他们无法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得到技术支持。村里养殖户较低的知识理论水平与新兴养殖项目对养殖人员技术的高要求形成矛盾,制约了海角村新型海水养殖项目的开展。同时,当地养殖户主要养殖的对虾病害高发,且海角村没有专业人员能够处理这一问题,许多养殖户遇到对虾发病只能靠经验投药或听从朋友、药店等非专业人士的建议,难以对症下药,这也是养殖对虾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3.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完善。海角村海水养殖业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虾塘靠近海边以便于换水,这就导致台风来临时虾塘会面临更大的风浪,若海水上涨则整个虾塘有被冲毁的危险。当地村民表示台风来时也没有措施能够抵御台风,只能“听天由命”。另外,虾塘边道路狭窄泥泞,最窄处只能步行通过,大部分村民都是骑摩托车往来虾塘,限制大型机械设备通行。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海角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完善,但交通不便仍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海角村位于企水镇北部,村里到镇上的车程约25分钟,从企水镇到海角村只有一趟班车,运行班次少且时间不固定;村镇之间的道路大部分是乡间小路,缺少路面硬化,限制了大型车辆的通行。

4发展海角村海水养殖业的对策

4.1建立养殖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合作社本质上是养殖户自发形成的互助性组织,互助性与项目多样性是其两个核心特征。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农业合作社能明显吸纳与带动贫困户脱贫。合作社还能将一盘散沙的个体养殖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能够使整个村子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在合作社内实现技术与渠道共享。海角村养殖户都是以个体户为单位进行养殖,没有建立合作社,这也阻碍了新型虾塘净水系统的推广使用。针对当前养殖户知识水平不高的现状,村委会定期举办培训班。但由于技术人员讲课比较理论化,缺乏实地指导,效果不明显。对此,我们建议村委会的培训班可以直接在虾塘开展,实地讲课能提高村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4.2逐步收回被侵占的养殖海域。养殖海域是海水养殖活动开展的基本要素。中国农村家族宗亲风气盛行,黑恶势力难以根除,许多村子的农田、池塘等农业用地被部分人强行占据,难以回收利用。要想开展产业扶贫,收回这些被占据的农田、海域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村里利益、亲属关系错综复杂,要想解决需考虑多方利益的平衡,不能直接“一刀切”,否则相关利益方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对于收回被侵占的海域,海角村扶贫工作队已经已经确立了这一目标。但由于此类问题比较复杂,具体的分期计划需要镇政府和村两委共同商讨来决定,所以还在商议中。4.3与高校及龙头企业对接。曾有人这样总结海角村的贫困现状:“穷在土地上,困在海上,难在产业上,落后在技术上,关键在投入上,根子在人上”。贫困村产业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贫困使他们难以得到这些资源,形成恶性循环。高校既具备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又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可供借用,要充分激发高校的活力及优势,为乡村脱贫贡献力量。海角村位于湛江雷州,同样位于湛江的广东海洋大学是中国较早从事高等水产教育的院校之一,其中水产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强大的科研能力,拥有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属省级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若海角村村委寻求大学的技术支持,攻克南美白对虾病害高发的难题,养殖虾病死率下降,养殖户成本降低,也就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湛江市对虾产业发达,几十年的发展催生了包括恒兴集团、粤海饲料、国联水产、巾帼水产在内的一系列优秀企业,涵盖虾苗、饲料、医药、加工、冷藏、运输、贸易等各个方面。目前海角村的虾塘都由村民个体承包,水产行业龙头企业可将海角村虾塘承包后,再雇佣当地村民进行生产管理。也可以引入企业资金与技术支持或者与企业签订合同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销链。4.4做好长期规划,打通产品运输环节。农业发展,离不开运输。要想发展农业产业扶贫,不光要养得好,还要卖得出去。大多数农产品都属于生鲜产品,对运输要求很高。许多贫困村位于偏远地带,公路条件差,通达度低。海角村的交通不便已经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只有修路这一方法,海角村三面环海也是一大优势。海角村建设有供渔船停泊的码头,目前正在调研论证利用这一码头建设成为一个避风港,并以此为基础将其打造成一个海产品的集散地。这样首先能够分流一部分企水港的压力,因为目前企水港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货物的吞吐量;另外对整个海角村的发展也是多一种选择,建设港口能够带来装卸、运输、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并形成港口产业集群。海角村在建设港口方面具有区位优势,有大路能够直接通到企水镇、雷州市等。如果海产品经海运运到海角村,再直接从海角村运到市区会比在企水镇集中再分配运输更加方便且节约成本。驻村扶贫队已对这一方案进行论证,认为有一定可行性。但因为短期内条件还不成熟,所以还只是一项长期规划。

5结语

综上所述,海角村近年来在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过程中收获不少成果,也面临不小的挑战。要想借助海水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海角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海角村也是中国渔村的一个缩影,它们共同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落后、劳动力流失等困境。扶贫工作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说过要以先富带动后富,只有盘活资源,把贫困户植入产业链条之中,利用村子本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来优先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才能让村里的劳动力有用武之地,让村民变股民,实现全民参与、全面精准脱贫。

[参考文献]

[1]张天舒.资源禀赋、制度弱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6):5-13.

[2]李伟民,薛启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与困境:基于多元主体视角[J].农村经济,2019(03):73-79.

[3]李刚,穆光远,王琳,等.浅谈产业扶贫的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08):23-29.

[4]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管理世界,2007(01):56-64.

作者:王子心 高维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