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时间:2022-10-08 04:42:46

导语: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要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一种先进养殖模式。海蜇和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了池塘的上、中、下层水体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单位水体生产能力和池塘使用效率,避免单一品种养殖减产和绝产所带来的风险;二是海蜇和贝类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饵料,使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三是鱼、虾的残饵、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反过来又为海蜇和缢蛏提供了饵料;四是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因此立体生态养殖具有成本低、病害少、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养殖模式。虽然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有诸多优点,但在养殖生产中还是会出现许多问题,造成养殖产量下降,效益低下。为此,笔者就丹东地区的海蜇、对虾和缢蛏池塘立体生态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

1缢蛏养殖

1.1蛏田建设。在每年2月中旬以前,就要把养殖蛏田建设好,蛏田规格为宽3m,长度与池塘长度等同,高度60cm。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15%~20%。1.2苗种投放。把握好缢蛏苗种的投放时间,在丹东地区最佳的投放时间是3月中旬至3月末。此时温度条件适宜,可以为缢蛏快速生长提供充分的时间。投放密度一般为400粒/m2左右,在投放苗种时要严格把握好水位,以高出蛏田上面30cm为好,这样既可以保证苗种投放均匀,又能有充足的光照,利于缢蛏生长。1.3水质调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生产,调节池塘水质状况尤为重要。一般为前期低水位、夏季高温期高水位、后期低水位,同时配合使用有益微生物和有益菌等调节水质。严格控制池塘的透明度,前期35~40cm为宜;中期30cm为宜;后期35~40cm为宜。

2对虾养殖

目前的对虾养殖还处于恢复阶段,并不是主养品种,因此要把握好投苗的规格和数量。对虾苗种投放规格在1cm左右为宜,这样的苗种成活率相对较高,投放数量一般为45000~75000尾/hm2,具体要根据养殖池塘条件适当调整投苗数量。

3海蜇养殖

3.1架设挡网。为防止养殖海蜇出现抢滩情况,在投放苗种前要沿池塘四周架设挡网,挡网一般围在池塘最低水位时不少于30cm的地方,在池塘最高水位时要高出水面40cm。3.2苗种投放。为保证养殖生产的成功,应投放大规格苗种。大规格海蜇苗种的培育可以自己培育,也可以购买已经培育好的大规格苗种,购买的苗种在投放前要进行试水,同时也要检测养殖池塘的各项理化指标和育苗池塘的理化指标,尽量购买与养殖池塘理化指标一致或相近的育苗池塘的苗种。3.3水质调控。水质的肥瘦对海蜇养殖生产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对水质的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投放苗种时,一定要控制池塘水质不能过肥,要本着宁瘦勿肥的原则,透明度要保持在40cm以上。如果水质过肥,放入池塘的苗种容易得气泡病,出现放不住苗的情况,特别是在投放第二茬和第三茬苗的时候,一定要把池塘的透明度调好,这样才能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在养殖过程中,要利用微生物制剂和有益菌等调节池塘水质。

4几点建议

缢蛏生长所需要的饵料是单细胞藻类,但并不是养殖池塘的水质越肥越好。缢蛏生长最旺盛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在这两个季节要适当降低水位,并保持池塘内水质的透明度,这样既可以保证缢蛏的正常生长所需要的饵料,又能有一定的光照,更利于缢蛏的生长。在投放缢蛏苗种前,要检查缢蛏苗种质量的好坏,做到心中有数。一是用手拍打盛装蛏苗的苗框,如果发出“唰唰”的声响,说明苗种质量较好,如果没多少声音,则苗种不是很好;二是检查苗种的潜滩情况,利用塑料盆盛装养殖池塘的泥和水,随机挑选100粒蛏苗,观察潜滩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虾养殖目前还处在逐步恢复阶段,不宜投放过多的苗种,每个养殖企业要根据各自的池塘条件确定好投苗数量。海蜇养殖要注意放苗时的水质情况,本着宁瘦勿肥的原则,避免出现放不住苗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防病治病,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利用微生态制剂和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兼顾各养殖品种的生长情况。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多品种混养的模式,各品种有不同的生长旺盛时期,在养殖生产中要根据各品种的最佳生长时间合理安排生产。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可以在养殖池塘架设增氧机,增氧机不仅有增氧的作用,还能使池塘内上下水层的氧气分布均匀。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多品种互为共生的生态系统,在养殖生产中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保证养殖生产的成功。

作者:李志刚 单位: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