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10-10 09:50:08
导语: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现状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是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公益性职能,加强病情测报、预警预报和防治工作对于减少养殖病害发生,降低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我省水产养殖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开展病害测报工作已有十余年,从2016年起使用病害测报系统软件上传数据,2016年我省共上传测报数据1156条,全面较好地反映我省水产养殖疾病的发生情况。
一、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现状
1.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初步建立按照全国水产推广总站部署和要求,我省已初步建立了“省—市—县—场”四级病害监测及防治网络,并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各地水产养殖生产实际,全省设置28个测报县(区),每个县不少于3个测报点。全省共设置鱼类病情监测点84个,监测水生动物13种,监测面积3584公顷(表1)。对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虹鳟、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大鲵、观赏鱼及其他类13个养殖品种的37种病害(表1)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大鲵、观赏鱼因养殖规模小、数量少,各监测点未监测出病害。全年共监测出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等17种水产养殖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1种、细菌性疾病7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4种,非病源疾病(维生素C缺乏症、氨中毒症)2种、不明病因疾病1种。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渔业生产总体平稳。2016年我省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08万元,较上年减少2.92%。从养殖品种看,草鱼、鲤鱼损失较大,分别为182万元和94万元,鲢鱼损失14万元,鲫鱼、鳙鱼各9万元。
二、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国水产推广总站的安排,从2016年元月起使用“病情测报系统”上报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为此我省在2015年12月份举办了“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对市县级测报数据管理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各种渠道给全省28个重点测报县配置了电脑,每个测报县的测报员配置了手机并安装了测报软件,建立起省—市—县—测报点四级网络。去年向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库上传数据1156条,较好地反映了我省水产养殖疾病发生状况。一年多来,通过对市—县—场三级测报机构的调研,发现县、场测报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测报点、测报品种设置不科学,不具备代表性按照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要求,测报点应以县为单位,按照覆盖主要养殖方式、主要养殖种类的原则统筹设立监测点;同一个县(市、区)、同一养殖对象、同一养殖模式监测点设置应不少于3个,且相对稳定,维持两年以上。监测品种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当地养殖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类进行监测。各地总监测面积不少于总养殖面积的3%。测报点设置存在的问题:我省有的测报县将水库大水面放养鲢鳙鱼作为测报对象,由于水库存在凶猛鱼类,当鲢鳙鱼生病、活动能力下降后很快被凶猛性鱼类吃掉,很难监测到鱼类疾病。有的测报县将苗种繁殖场选作测报点,苗种繁殖场的亲鱼由于养殖密度稀、年龄较大、相对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疾病,繁殖出的鱼苗很快卖掉,也较难监测到鱼类疾病。测报品种方面的问题:有的测报点将青鱼、泥鳅、白鲳、南美白对虾、观赏鱼等品种作为监测对象,这些品种全省养殖数量少、面积小,不是主要养殖对象,不能客观反映该品种疾病发生情况。2.测报员素质参差不齐测报员是县级监测机构选定的具备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知识和水生动植物疾病诊断能力、且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人员,我省各测报县选定的测报员大部分是养殖场场长,有的县选择本水产站人员做测报员。测报员中有的懂水产养殖专业知识,有的不懂。还有测报员怕自己渔场发生病情被别人知道影响产品销售,存在虚报、瞒报情况。3.测报信息上报不及时测报员应在当月月底前上报本测报区域水产养殖疾病。有的测报员月初上报上月信息,系统将信息自动统计为本月信息。如2016年11月初我省一测报点上报了小瓜虫病,该病发病水温15~25℃,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升至28℃以上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11月份的水温已经低于10℃,不可能发生此病,此信息应是10月份信息,这就是迟报造成测报信息混乱。4.测报点缺少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测报员在上报信息时需要输入水质相关参数信息,如水温、pH值、溶氧、氨氮等参数,而有的测报点没有水质检测设备,测报员无法取得准确水质相关数据,使病害信息上报困难。5.缺少病害测报经费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开展需要测报员辛勤地工作。测报员要准确诊断养殖疾病,离不开必要的设备,如解剖设备、显微镜、水质检测设备。由于缺少经费,下乡了解鱼病情况无交通保障,出差困难;没有设备,诊断困难;病情信息上报困难。
三、做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工作建议
1.加强测报员技术培训一方面组织测报员进行技能培训,学习《水产养殖动植物疾病测报规范》,熟练掌握测报系统操作技能,提高测报员养殖疾病诊断能力,减少测报误差,提高测报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测报质量;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防病、治病知识,强化环保意识;指导养殖户科学、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养殖疾病诊断准确性积极推广鱼病远程辅助诊断系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全国渔病防治网络无缝连接,利用全国病害防治专家资源,解决基层渔业技术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水产养殖品种一旦发生疾病,一定要准确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科学用药、有效防治疾病。当测报员发现养殖疾病并进行初步诊断后,先不要将发病相关数据上传,应将养殖疾病的基本情况通过微信、QQ或其他方式反映到县级以上水产站,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是某种疾病后再将发病数据上传至测报系统。3.争取病害测报专项资金,确保病害测报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测报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及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文件精神争取各级政府经费支持,保障测报工作正常开展。4.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测报员工作积极性经过一年多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系统的运作,发现测报员对于病害测报工作非常重要。除了加强培训提高测报员工作能力、给测报员配备必要的设备外,如何加强测报员责任心、调动测报员工作积极性也很重要。能否依据测报员工作完成的情况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值得商讨。
作者:王西耀 单位: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 上一篇: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 下一篇: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