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18 03:29:54

导语: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本科水产养殖专业概况

师资方面,在校和院以校培养教师博士为主和引进博士为辅的政策支持下,本院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占40%左右。教师以本科教育为主,科研和生产为辅。很多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也大都具有独立进行科研试验的能力。水产养殖专业共有教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教育背景大都在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接受过博士或硕士教育。

2水产养殖学科的发展困境

就全国农业院校招生困难和考生报考涉农专业观念来说,所属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水产生产型本科生招生更是困难。校和院领导针对涉农专业招生困难的关键问题,也采取了多种招生措施,均未缓解涉农专业招生量和在读涉农专业学生减少的颓势。尽管地处畜牧业发达的内蒙古通辽,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本科专业也面临着与水产养殖专业相同的招生困难的境地。目前,全院3个专业本科生在校人数约350人。也就是说,每个年级每个专业平均人数也只有约30人。长期以来,水产类高校都面临招生难、生源层次低的困境。据调查,国内水产养殖专业第一志愿率尚不足30%。由于本校水产养殖专业属于涉农专业和非优势专业,生源质量更差,每年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比例几乎为零,大部分都是调剂补录的。再者,补录的学生入校后,由于本专业属于学校的非优势专业,若符合校内转专业的招生政策,大部分补录的入校生转入其他理科专业,使得最后水产养殖专业人数急剧下降,年班级人数低于20人。本校水产养殖专业尽管招生难,但就业形势一直良好,近年来的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从本校毕业的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生产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多年来在水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口碑。

3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摆脱招生困难的困境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德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双元制”模式,英国、韩国农业高等教育的“三明治”模式等,结合农业高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初步探索我国高校与企业在教学和实习等层面深度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了适应企业和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对于提高农业院校招生数量和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企业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目前,在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热情不高的局面。另外,区域性校企联合培养的市场需要完善,目前存在培养混乱、良莠不齐的现状。高校自身也存在很多阻碍因素;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还比较欠缺;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5校企联合办学策略及措施

5.1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本科生在校学习3年,第4学年全年在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即形成“课程理论+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协议书中明确了校企双方在动物生产和管理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兴趣引导,完成必备基础知识构建后,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方案,通过教学做循环学习,融会贯通。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将科研活动带到教学过程中,用科研经费支持教学,使学生获得创新意识和品质,获得创新能力,为毕业后在企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2在企业中实践和毕业实习

假期中,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有关企业的认知、了解:其一,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尽早知道学以致用的道理,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等疑问,在企业实践中体会到,更能使学生回到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科研;其二,企业进驻高校,用企业中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知识来培训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企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未来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

6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6.1构建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为辅的“三方四段式”培养模式

笔者构建的以高校为主导、企业为辅的“三方四段式”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高校主导的“三方四段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学生综合技能运用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的适应期,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在培养农业水产养殖专业技能人才中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使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更加切合现代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6.2高校提供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平台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基础培养,即培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通过通识教育的基础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通晓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创新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同时,大力推进专业知识培训,增设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提早接触科研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使其获得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

6.3企业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

与地处经济中心地带的高校相比,偏远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又称得上是就业群体中的“弱势”,地理位置局限了他们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大型企业在行业都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和一些企业合作,能让专业学生、教师真正了解先进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状况,能使实习的学生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和能力。依托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质资源,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6.4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岗位

学生经过在合作企业的实践和实习,已经对即将加入企业的文化和组织建构有了非常深的了解,这些毕业生基本类似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直接面对合作企业。当其进入合作企业之后,很快就可以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这不仅使学生的就业更加容易,也使得大型企业更容易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目前,本院水产养殖教研室已与通威集团、正大集团水产部、广东海大集团、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公司、山东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有多位毕业生在以上公司实习,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7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产养殖国,像其他农业一样,也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更需要高素质的本专业人才。而现代水产养殖业具有高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企业化和国际化等显著特征,这决定了现代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综合应用性、实践性强和创新能力强的特点,而传统高校的育人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加强水产养殖人才培养力度,顺应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校企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探索一条在综合性大学背景下水产养殖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升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牛化欣 常杰 李树国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