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2-20 03:04:56

导语: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本文对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蔬菜生产产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等,同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组织机构合作,以及建立专业化蔬菜技术服务体系、提高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产技术到位率、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等建议,以促进北京市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满足市民对蔬菜的需求。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北京

推进都市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蔬菜产业是北京都市农业中的传统种植业之一,是京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北京市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市蔬菜产业在保障城市人口蔬菜供应、帮助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同时蔬菜也是北京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之一。随着都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高质量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标准化、多样化和高品质化。都市蔬菜产业高标准科学生产是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把握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于保障北京市蔬菜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北京市蔬菜产业现状

北京市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顺义、大兴、通州、平谷、延庆等区,形成了以大兴、延庆南北两大菜园子及通州、顺义等东厢菜园子的生产布局[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8年,北京市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单产比较稳定,维持在40t/hm2左右(表1)。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为3.6万hm2,总产量为131万t,仅次于粮食作物。2013—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减与多种原因有关。受自然资源因素制约,北京市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升高,这是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3]。种植面积的缩减可以通过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来弥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温室种植、水培种植等方式,提高蔬菜复种指数,以达到提升产量的目的。北京市蔬菜产业的特点是集中种植,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且种植品种较多,能满足民众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蔬菜产量品质和环境效益共赢,保障北京市蔬菜产业绿色发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存在的问题

2.1制约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外在条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北京蔬菜产业生产受到自然资源的约束,如水资源、土地等,由此导致生产成本增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收入不高,劳动力雇佣和土地租赁投入增加,致使蔬菜产业不断向郊区或者周边城市转移。2.2蔬菜生产产业化不足。制约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产业规模[4],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很难带动蔬菜产业发展[5]。小农户生产规模小,且蔬菜很难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蔬菜产业链发展,影响农户的收益。因此,将蔬菜产区集中,加大集约化程度,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程度。同时,加强品牌效应,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户收益。2.3生产技术不足。为了获得高产,在生产中增加了农药、肥料的投入量,不仅会造成蔬菜中化学物质残留,还会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造成污染。同时,在蔬菜贮藏、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增加防腐剂等化学试剂的使用量,这也会造成一系列危害[6]。北京市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调整和政策保护,例如对蔬菜产业的设施、结构进行优化以及推广新型栽培技术等,但是未能将高科技的优势完全转换成产业优势。因此,在这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3产业发展建议

3.1加强合作,研发新技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或北京市蔬菜创新团队等高校、科研院所或专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针对北京市蔬菜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关键生产环节“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集成先进的蔬菜绿色生产技术,做到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零距离”转化,提升北京市蔬菜产业技术化水平和科技含量,生产出更多优质的蔬菜。3.2建立专业化蔬菜技术服务体系。解决蔬菜栽培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离不开“接上联下”的市、区、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生产环节监测和监督体系,强化信息技术建设,扩大检测范围,为全市蔬菜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定期联合蔬菜专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工作,建立档案卡,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此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基层农技部门联合进驻蔬菜专业合作社或种植企业,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与合作社或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生产过程的蔬菜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有机培肥、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减肥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和示范。3.3提高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产技术到位率。北京蔬菜产业不断加强对绿色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3年来,全市蔬菜产业肥料利用率年均提高约14%,农药利用率年均提高约3%,化肥和农药总用量率先实现负增长。节水技术覆盖率约73%,蔬菜用水效率提升,用水总量减少。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蔬菜产业的资源化利用,蔬菜残体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显著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合格率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中有升,蔬菜产品优质率和品牌化销售比例逐年增加。3.4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增大产业化程度。从政策引导到监督管理再到技术推广,单个农户种植不能打开市场,需要提升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这样有助于产业提升。加强与各个研究机构的合作,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品质;同时,拓展“蔬菜+”产业融合模式,增大产业化程度,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7]。以品牌为中心发展北京市蔬菜产业,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提升品牌的质量,增强品牌意识。3.5政府引导与政策倾斜。北京市蔬菜产业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北京市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制定和规划蔬菜产业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北京市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都市“菜篮子”工程,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宏伟,穆月英,沈辰.北京市农户蔬菜投入产出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蔬菜,2020(5):65-69.

[2]刘丽红,李瑾,张丹丹,等.北京市蔬菜产业供需分析及发展战略建议[J].北方园艺,2016(11):182-187.

[3]牛云霞.京津冀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4]谭雅蓉,于金莹,刘新,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97-103.

[5]穆月英,赵霞,段碧华,等.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J].中国蔬菜,2010(21):7-12.

[6]许晓东.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问题与发展对策[J].蔬菜,2016(8):35-37.

[7]符小琴,朱彧.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基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启示[J].热带农业科学,2020,40(5):114-119.

作者:郝晓建 单位:北京南山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