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蘑生产技术改进提升技术
时间:2022-01-08 10:06:59
导语:栗蘑生产技术改进提升技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栗蘑栽培技术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提升,提高栗蘑的产量,增加栗蘑经济价值,提升社会效益,从而促进迁西县栗蘑生产高效稳定发展,并为北部其它山区县栗蘑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关键词:栗蘑;栽培技术;生产工艺;提质增效
自1995年仿野生栗蘑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以来,迁西县广大食用菌工作者积极探索,在栗蘑栽培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流程上不断改进、提升,推动栗蘑产业稳定、高效发展,迁西县栗蘑产业正在步入专业性、科技性、高效性、产业化的轨道。现将近年来的经验总结如下。
1栽培模式的改进
1.1小拱棚栽培模式。优点是适用于各种地形,各家各户可少量栽培,一次性投资小;缺点是棚低小,不易管理,占地面积大,每年更换地块难;抗自然风险能力差,栗蘑的产量和质量完全依赖于自然气候,如遇干旱洪涝灾害,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小拱棚栽培模式正在逐年慢慢淘汰。1.2中型拱棚栽培模式。中型拱棚一般棚高1.5m,宽5~6m,长20~30m,以竹竿结构为主,这类棚的优点是管理方便,投资小,但经过多年使用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棚外用草帘,喷水、控温加上雨天使草帘质量加大,易压倒拱棚,损伤菇体,影响效益;二是草帘易腐烂污染环境,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现已改造成钢管式双层中型拱棚,主要是用遮阳网代替草帘,棚结构改成钢骨架结构,双层网膜,可以较好的控温、调湿,设备使用方便,可控性强。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可以连续多年使用,并且在多数条件下均可确保栗蘑出菇的产量和质量,相对降低了出菇成本,稳定了出菇产量[1]。初期由于小拱棚栽培模式费时费工、管理不便、抗风险能力差、菇体质量差、产量不稳定等多方面原因,每500g栗蘑的成本约6元,而现在中型拱棚栽培模式每500g成本可降到4.5~5.0元,每500g净利润就可提高1.0~1.5元,其效益可想而知。当然成本的降低不单是拱棚模式改进的原因,还包括原材料的改进,菌棒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等多方面原因[2]。中型拱棚特点是:土地利用率高、易管理、抗风险能力强,有较好可控措施,有效保证出菇产量和质量。采取相应措施后棚可以连续多年使用,可适当利用现有的机械进行管理,明显的比小拱棚栽培模式在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有所提高。不足之处是一次性投资大,出菇地块要求相对平整,同时要有较好的出菇管理技术。目前,这种中型拱棚栽培栗蘑模式是一种受群众欢迎、经济适用、宜于推广的重要栽培模式,是一个成功的经验[3]。1.3智能棚栽培模式。智能棚就是能够保证全年出菇,四季可调、可控,能按出菇条件要求随时进行出菇管理,供应市场,并且能够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棚是近2年内刚刚兴起的,还在试运行阶段,属于纯工厂化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技术性要求高,机械设备投资大,对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要求较高。虽然现在能做到反季节、工厂化出菇,但菇体质量较差,各项成本高,效益不明显,还没有成熟的、全套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4]。
2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是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必由之路。从人工生产菌袋、土蒸锅灭菌、电炉区接种、小屋层架式发菌到目前的半机械化拌料、装袋,接种室可变性接种箱接种,节能灭菌灶、高压灭菌包灭菌等多方面的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菌袋的成功率,降低了成本,不仅生产者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栽培技术,而且还促进迁西栗蘑产业走上高效稳定的发展之路。生产工艺流程改进主要如下。一是由人工装袋改为半机械化或全自动装袋,原来人均日装0.35kg小菌袋100袋,现在装1kg以上菌袋,日装1000袋以上。按装料量计算,提高效率30倍以上,按袋数计算提高10倍以上。二是用灭菌锅灭菌一次1000袋(0.35kg袋)左右,现改用灭菌包和灭菌炉一次灭菌3万棒(1kg袋),灭菌效率提高30倍以上,同时,减轻劳动量和一定数量的原料费。三是原来采用接种包接种,现在改为可变性接种箱徒手接种,不仅工作效率提高,同时使接种的成功率也达到95%以上。四是小屋层架式发菌,土炉子升温温度不好控制、环境差、污染率高、发菌室利用率低、成本高,现改为无层架、大棚或大发菌室垛堆菌棒,常温或热电炉供热升温发菌,环境好,温度易保证,定期倒垛发菌,省时省力,发菌室利用充分,同时便于管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充分证明,目前生产工艺流程和栽培模式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今后迁西县栗蘑产业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北部山区县栗蘑产业的高效稳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5]。
参考文献
[1]崔艳红.中棚栗蘑高效栽培模式[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27.
[2]张功友.栗蘑大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7(10):204-205.
[3]任宏伟,张海旺.栗蘑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4):22.
[4]王莉,商丽颖.栗蘑高效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1):169-170.
[5]董连银.板栗树下间作栗蘑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4(7):23.
作者:岳红妮 胥继东 单位:唐山市林业局
- 上一篇:浅析肉羊高效养殖技术
- 下一篇: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