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农机耕播作业农艺的要求

时间:2022-07-19 05:27:00

导语:透析农机耕播作业农艺的要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透析农机耕播作业农艺的要求

摘要介绍了农机与农艺的关系,分析了机械播种、机耕作业中的农艺要求,并提出了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对策,以期为农机和农艺结合发挥更大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耕播作业;要求;对策

1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了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式机械学原理与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特殊生产工具,不仅代表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具有特殊的不可代表的作用[1-2]。因为农业机械或农业机械化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科技的转化或物体,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的载体,也是实现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手段。总之,任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先进农艺技术,都要以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大面积推广,才能使农艺技术发挥最大的效能。如化肥集中深施,在出现了化肥深施机、化肥犁、分层施肥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后,才得到规范化实施;如果没有这些机械,化肥深施也就只能是理论上的可能而不能形成规模。又如长效农业技术深翻,不借助于机引犁和与之相配套的拖拉机,人、畜力很难使之大面积推广。类似的例子很多,也已经得到了农民和农业技术部门的认可。当然,农业机械或农机化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负载相应的农艺技术,尊重生物科学技术,它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发展,并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

2机械播种中的农艺要求

2.1播种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播深、行距、各行一致性及种子行间分布等基本要求的合理性是评价播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作物不同对播深的要求也不同,小麦、青稞等麦禾类作物以3~5cm为宜,最深不能超过7cm,采用分层施肥机播种,播深以播后未耱地表稍见浮种为佳,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出苗。同时还要考虑土壤墒情,如果土壤墒情较好或播前灌溉或播后立即灌溉,以3~4cm为宜;反之,则为5cm左右。播种结合进行施肥的,施肥深度为8~15cm,确保种肥深度差大于5cm,以防烧苗。油籽条播播深不超过3cm,切忌过深。蚕豆点播,播深要求为5~10cm,播种行距影响因素较多。川水地区为高产区,特别是小麦、蚕豆株高较高,要求通风透光良好。在机播小麦时,行距15~20cm为好,点播蚕豆行距以20~40cm为好,浅脑山地区行距应较川水小,要求为13~18cm,如果采用宽窄行播种或沟播,宽行不超过25cm。青稞分蘖力较强,行距可适调至15~18cm;油菜条播行距应25~35cm,如果采用基本行距为13~18cm的播种机,应实行隔行条播。田间管理应根据各品种要求的基本株数进行移苗或间苗处理,要求播种机每个排种器的播种量一致,各行差异不超过5%。目前麦类作物大部分采用外槽轮或排种器,行间脉冲现象较明显,播种时其行驶速度控制在8km/h左右,不宜过快。

2.2播种量符合农艺要求,施肥满足作物需求

播种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特性、土地状况和地理环境等,其确定主要通过以地定产、以产定苗、以苗定种,即根据确定的目标产量推算播种量。在新机具推广中,品种选择以当地当家品种为宜,不能盲目使用新引进品种或品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种子质量要求不低于三级良种标准,即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均保持在93%以上。底肥要根据土地肥力条件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作物目标产量的需求,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实际操作中,对麦禾类作物及油菜的氮磷比例确定为1.0∶0.7为宜。追肥在推广分层施肥、沟播等机械时,原则上是施足底肥,轻施追肥,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作物长势,适当追施氨、钾等肥,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3机耕作业中的农艺要求

3.1耕地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土壤松碎性、土垡翻转性及根深合理性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耕地作物机械推广中,作业机具技术参数要根据其类型确定。铧式犁作业,碎土性能要求越高,则翻转效果会越差;而翻转性能越好,则碎土性能就越差,必须因地制宜进行选择。一般正常的耕地作业要求翻转性能较好、碎土性较差,以土壤不僵硬为宜,做到翻垡良好、覆盖严密,以促进作物残茬腐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防治病虫草害。旋耕机具和耙犁机具较铧式犁,碎土性和混合土壤性能表现较佳,一般在播前旋耕施肥或耙犁施肥和播前整地中应用较多。手扶拖拉机旋耕整地时,耕深要超过10cm,将驱动轮轮距调至最小(96cm),以防驱动轮轮距宽于旋耕机作业幅而压实土壤,导致耕地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

3.2耕深的选定原则

耕深对作业质量、作业成本和作业效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合理选择。一是根据作物种类不同进行选择。种植须根、根系作物如小麦,要加深至18~22cm,但种植重茬小麦,加深达22cm以上,种植直根系作物,应适当加深,耕深在22cm以上或配用深送铲,松土深度达到24~27cm为宜。如采用秋施有机肥技术,则耕深应控制在18cm以内,以便施肥在15cm左右耕层内均匀混合而发挥较大肥效,如过深易造成肥料沉淀而使作物长期缺肥,后期秃长。二是根据土壤特性进行选择。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地块耕深宜深,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但长年浅耕的地块,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逐年加深,不宜在一年加深,以免底层死土上翻过厚而导致减产。土层较薄的地块耕深不可过深,以免翻透土层后导致漏水漏肥。盐碱地要因地制宜选定耕深,底层盐碱地适宜耕浅,表层盐碱地适宜耕深。三是根据特殊要求进行选择。要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则耕深要超过24cm;要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时,按其特殊要求确定耕深。

4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对策

一是转变观念,实现农机农艺在指导思想上的结合。真正实现农机农艺结合的关键是把农机农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主动寻求适应农机技术的机械设备或农艺要求,使农机和农艺在互相适应,互为帮助中实现结合[3-4]。二是进行交流,实现农机农艺在人员结构上的结合。在农机与农艺推广的部门和单位,配备互相交叉的技术人员,实现在推广工作中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主动结合。加强农机与农艺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人员之间的沟通和技术之间的了解,为农机农艺结合提供技术便利和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