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温热害预防举措论文
时间:2022-10-10 11:51:00
导语:水稻高温热害预防举措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年,**县部分乡镇一季稻受高温影响,减产60%以上。分析高温热害成灾原因,提出防御及补救措施。
关键词:水稻热害;成因;防御;补救
前言
**年,**县部分乡镇一季稻受高温影响,水稻开花后不灌浆,空壳粒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受灾较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为60%~70%,较正常年份下降20%,减产20%以上;受灾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为20%~30%,减产60%以上。
一、成灾原因
引起水稻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高温天气所产生的高温热害。水稻不同发育期的高温热害指标不同:籼稻开花期间长期高温伤害,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0℃,短时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35℃;孕穗、抽穗期受害温度指标为日最高气温持续3d以上≥35℃;盛花期36~37℃严重受害。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d),最适宜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30℃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即群众称之为“花而不实”。水稻灌浆结实期遇到高温会使籽粒内磷酸化酶和淀粉的活性减弱,灌浆速度减低,影响到干物质的积累。另外,高温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强度,使叶温升高,叶绿素失去活性,阻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降低光合速率,消耗量大大增强,使细胞内蛋白质凝集变性,细胞膜半透性丧失,植物的器官组织受到损伤,酶的活性降低,整个植株体代谢也表现失调,最后3片功能叶早衰发黄,灌浆期缩短,最终表现为“逼熟”现象。对水稻主要表现在秕粒率增加、实粒率和千粒重降低。
**年我县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这一阶段正好是早播、早熟杂交稻如特优559、金优725、国丰一号、协优559等品种抽穗扬花期,因而产生高温热害,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
二、防御技术
2.1适期播种,避开炎热高温
要将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以有效地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存在的常发性的高温伏旱天气。即将原来的4月上旬播种推迟到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秧龄30~35d。对于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推迟播种后要从灌溉用水等管理措施上予以配套,统筹调度;亦可采取将播种期再往前提,即3月底至4月初播种,保温育秧,7月20日前齐穗,以避开高温热害和夹秋旱,稳产保收。对于双季早稻要适时早播早栽,采取薄膜覆盖保温旱育壮秧,使早稻在6月底至7月初抽穗,在高温到来之前渡过乳熟前期,7月下旬高温到来时已黄熟收割。
2.2选用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合理布局
不同的品种(组合)之间受灾程度有明显差异,粳型品种和带有粳型亲缘关系的中籼组合和母本为特优、协优系列及父本为559组合,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差,结实率较低。因此,生产中必须合理筛选应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早稻亦可选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同早熟高产品种合理搭配,利用抗高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以减少对灌浆结实的伤害,利用早熟高产品种避开高温季节,以取得大面积平衡增产。
2.3科学施肥和水管,增强稻株抗高温能力
据我省近年的研究表明,肥料运筹不同,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不同,以施用N∶P2O5∶K2O为1∶1.5∶2的结实率最高,以1∶0.375∶0.5的结实率最低。即高温热害年份施用N∶P2O5∶K2O比例为1∶(1.13~2.27)∶(1~3)能明显提高水稻抗高温热害能力。因此,调整水稻后期追肥,提高施肥比例中P2O5∶K2O的比例是有效的抗热害措施。2003年安徽中稻分蘖至孕穗期长期多雨寡照,受高温热害,同期抽穗结实率下降幅度大的多是施氮水平高、稻株嫩绿、田间郁蔽严重的田块。
2.4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损失
当水稻处于抽穗扬花等高温敏感时期,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结实率,减轻损失。一是田间灌深水以降低穗层温度。有条件的可采用日灌夜排,或实行长流水灌溉,亦可降温增湿。二是根外喷施磷钾肥。如3%的过磷酸钙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极显著改善水稻受精能力,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有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公务员之家
三、补救措施
3.1加强受灾田块的田间管理
对受灾较严重的田块,采取田间灌深水、日灌夜排、喷水、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予以缓解。加强病虫害防治,特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药物防治。
3.2蓄养再生稻
即使结实率低的田块,通过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促进再生芽萌发抽穗成熟,获得一定收成。有劳力条件的也可将空壳的穗头割掉,更有利于促进再生芽快发。采用割穗头后蓄养再生稻的,必须是早熟品种,严格控制时限,应在8月15日前。
- 上一篇:经济学理论的模式演变分析论文
- 下一篇:优质油菜培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