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0 03:43:00
导语: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鸡腿菇作为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菌类产品,具有“天然、营养、保健”三效合一的功效,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特从鸡腿菇的栽培场所、物料准备、栽培管理、采收时机等方面详细介绍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菌科、鬼菌属。鸡腿菇是一种可被人工简易栽培的野生菇种,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其品质品位均在平菇、香菇之上,是一种色香味形俱佳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鸡腿菇的优点很多,如技术简单,易于栽培,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且产量高。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庭院栽培鸡腿菇具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1生物学特性
鸡腿菇能广泛利用农产品的下脚料,如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花生皮、木屑、畜粪等进行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温度为21~28℃。菌丝适宜培养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70%~8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求在80%~90%。覆土湿度以20%~40%为好,即捏紧成团、触之能散的湿润状态。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菌丝生长旺盛,较强的光照反而对菌丝有抑制作用。鸡腿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成都需要新鲜空气。鸡腿菇菌丝能在pH值为2~10的培养基中生长,以pH值为7最适。子实体的发生及生成均离不开土壤,若无土壤刺激,菌丝即使长满培养料也不会形成子实体,故在栽培鸡腿菇时覆土是不可少的。
2栽培工艺
2.1熟料栽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脱袋覆土→出菇管理。
2.2棉籽壳生料床栽工艺
培养料配制→堆制发酵→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2.3稻麦草发酵料栽培工艺
配料预湿→建堆发酵(6-4-3-2)→上床播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
3栽培技术
3.1栽培季节
一般选择在秋季或春季,也可以地温降至20℃左右为准。
3.2栽培场所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无病虫害、水源充足、相对潮湿的地点。
3.3物料准备
(1)配方。玉米芯50%,废菌糠20%,牛马粪10%,谷糠10%,麸皮10%,石膏1%,石灰2%。
(2)备料。计划生产500袋,用料400kg,麸皮40kg,其中玉米芯200kg,废菌糠80kg,牛马粪40kg,谷糠40kg,麸皮40kg,石膏4kg,(22~24cm)×(55~60)cm的折角袋500个,菌种25瓶(500mL)。
3.4栽培管理
(1)堆积发酵。将称好的料,充分拌匀,加水,湿度控制在60%~7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料堆温度在60℃后维持12~24h,终止发酵。
(2)装袋。料发好后散堆降温,进行装袋。方法:底部先放一层菌种,装料至一半时放第二层菌种,装满后再放第三层菌种,用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0%,然后在20~23℃的温度下发菌20d,菌丝即可长满袋。
(3)覆土。所取土壤要肥沃,有一定粘度,拌入2%的生石灰和3%~5%敌敌畏、甲醛液边翻边喷雾,并用塑料膜密封3d后使用,覆土厚度3~4cm。
(4)入棚出菇。在露地荫棚内挖深5cm的畦床,将菌袋去掉薄膜,取出菌棒,截成两段,断面朝下,排于畦内并覆盖3~5cm厚的土,随即可现蕾。在出菇期间保持85%~95%的湿度,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床面,2~3d后喷1次重水,促使现蕾出菇,可连续出4潮菇左右。
3.5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绿霉、链孢霉、鬼伞、曲霉等,可以通过使用50%多菌灵200倍液拌料和环境消毒解决。
(2)虫害以地蛆、金针虫、蝼蛄为主,可用50%敌敌畏100倍液,地虫一包净、一撒灵等拌土或拌料杀虫。
4采收
鸡腿菇从原基到长大成熟十分缓慢,但临近成熟时,生长速度显著加快,菌柄不易松动脱落,菌盖易开伞,子实体易破碎,菌褶变黑而自动溶化,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只有将采收期适当提前,才能充分保证干菇的质量。实践证明:菇长到七至八成熟时采收,当菇颈变为梭型,菇杆伸长时,菇体结实不中空,采收质量最佳。可采大留小,也可整丛采下,削净根部,尽快上市。
5经济效益
生产500袋鸡腿菇产出成品菇750kg,按4元/kg计算,可获3000元,去掉成本,纯获利2500元。
- 上一篇:粮食局办公室科学发展观优秀演讲稿
- 下一篇:消防官兵科学发展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