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价值取向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04 06:22:00

导语:景观价值取向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景观价值取向管理论文

摘要: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它们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关键字:景观;社会;生态;艺术

TendencyofValuesof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

Abstract:Asanintegratedwhole,landscapeisrealizedunderacertaineconomyconditions.Itshouldmeettheneedofthesociety,coincidewiththeruleofnature,followtheprincipleofecology,andasthesametime,italsobelongstothecategoryofart.Iflandscapeworkshavelastingvitality,theymustbethosewhichcanbalancethesefactors.Theyarecloselylinkedwiththetimessoul,absorbthehistoricalspirit,butnotimitatetheexistingstyle.Theyaccordwiththeprincipleofscience,andreflectthedemandsofsociety,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thenewideasofaestheticsandtendencyofvalues.

Keywords:landscape,society,ecology,art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评判今天的作品的价值,毕竟离我们越近的事物,越难判断哪些会是持续的辉煌,而哪些又仅仅是过眼云烟的短暂时尚。我们曾经热衷的许多思潮,今天看来却非常片面;而一些曾经远离人们视线的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尽管我们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论过去、现代或是将来,我们每一个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与方式,取决于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想,也就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而影响着作品的生命力。

传统与现代

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曾面对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困惑。早期的现代主义者更倾向于将二者对立起来,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文化的变革一样,景观的发展与变革,也是在伴随着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设计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既使将自己标榜为最前卫的设计师,也无法回避自己作品中沉淀的特定的文化痕迹。然而,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味地模仿过去。最好的模仿也只能产生赝品,而不是真迹。优秀的设计不是对传统的浅薄模仿,而是将悠久的地方园林传统与现代生活需要和美学价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这一点从当代各国优秀的景观作品中都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些作品,无论形式多么现代,我们稍加品味,都不难发现它们所传递的传统的信息。

巴黎的雪铁龙公园(ParcAndrē-Citroën,1992年建成,G.Clement、P.Berger、A.Provost、J.P.Viguier、J.F.Jodry设计)、大西洋公园(LeJardinAtlantique,1994年建成,FrançoisBrun、MichelPéan设计)的平面布局与17世纪勒·诺特(AndreLeNôtre)的园林有相当多的联系(图1、图2)。甚至从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1991年建成,BernardTschumi设计)这样挂着解构主义标签的作品中,也能看出法国园林传统的影响(图3)。模纹花坛是传统西方园林要素,今天,在不同的设计师的手中,经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版本。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花园(GardenofKempinskiHotel,1993建成,PeterWalker设计),将古典的花坛园用极简的图案式构图重新组合,创造了一个绿色的、令人愉悦的场地(图4)。荷兰乌德勒支VSB总部花园(1995建成,AdriaanGeuze设计)里,200米长的带状黄杨篱与红色的碎石地面构成一个狭长的下沉式花园(图5)。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JacobJavits,1996建成,MarthaSchwartz设计),以法国巴洛克园林的大花坛为创作原型,将长椅、草丘、街灯、铺地、栏杆等要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组合,用简单的形式获得了丰富的广场空间(图6)。在这些作品中,景观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拷贝,而是将历史上的园林文化的精神吸收过来,把它们转换为适应新情况的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些景观是当今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与思想、现代艺术、园艺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只有那些代表了当今时代文化精髓的作品,才具有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新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展现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它们在保护或重新塑造城市历史地段的价值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巴黎贝尔西公园(ParcBerce,1997年建成,BernardHuet、MarylèneFerrand、Jean-pierreFeugas、BernardLeRoy、IanleCaisne、PhilippeRaguin等设计),保留了地段上原有酒厂的老街区构成的网格系统、酒窖和500棵古树等历史痕迹,并将这些历史信息与现代设计要素叠加重合,形成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公园唤起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使这一区域城市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连续性(图7)。威尼斯弗雷托广场(PlazaFeretto,2000建成,GuidoZordan设计)通过精细的石材铺装、丰富的地面标高的变化,以及与广场周边的教堂、文化中心、商铺与住宅等新老建筑的和谐关系,保持了老城中心的尺度,再塑了变化丰富、充满人情味的意大利传统城市空间(图8)。

景观与社会

景观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于无所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危机感日益加重,于是环境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使得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工业之后的景观不断出现……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今天景观设计的面貌,社会因素是景观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景观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景观应该、也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今天的景观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追求的境界。这一点,北欧国家及德国的设计师已在全球树立了榜样,在那里,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设计师总是把对舒适和适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设计不追求表面的形式,不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这种功能化的、朴素的景观设计风格应该赢得人们的尊敬(图9、图10)。

反过来,景观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基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的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所谓“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然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在治疗城市疮疤,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城市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的不是创造,而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景观的积极意义不在于它创造了怎样的形式和风景,而在于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景观的建造,可以刺激和完善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进步。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EmscherPark,1992年开始建造)就是很好的实例。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自19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区人口减少,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化为乌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这项庞大的工程涉及800平方公里的区域,17个城市,250万人口,内容包含河流的生态再生、区域自然景观恢复、公园绿地、居住区、科技、商务中心建造、生态环境改善、原有工业建筑整治及重新使用等。十年来,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建造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刺激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作为地区历史的延续,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衰落而带来的环境、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为世界上其它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图11)。

景观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实际上景观建设在今天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带动景观的发展,反过来,景观的建设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巴黎贝尔西公园的建造为周边地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交往场所。在保持地区的历史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及地区的竞争力(图12)。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通过景观的建设为先导的,先有景观环境,再有商业、城镇及公用设施,一些大型的博览会、体育盛会的举办,往往是城市落后的地区或未开发地区振兴和发展的契机。对会址和园区的合理规划,特别是会后该地区的发展蓝图,是博览会或体育盛会成功的重要保证。一般而言,每一次博览会结束后,大部分的展馆、展园均被拆除,留下的是一个有着良好景观骨架的未来城市新区。展览是临时的,地区的发展却是永久的。1992年建成的荷兰园艺博览会公园为Zoetermeer城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原博览会花园已经成为该城镇的休闲公园,有些区域成为林区或自然原野,有些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地,而公园的核心区域,即原来的展览区已成为居住区。公园的建造为Zoetermeer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图13)。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的“变换花园”(GärteninWandel,2000年建成,KamelLouafi设计)把展览会结束后的经济和时间因素考虑了进去,“演进将取代公园的维护”,公园将成为未来新的城镇公共空间和中心(图14)。

景观与艺术

毋容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它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Carrascoplein,1998年建成,AdriaanGeuze设计),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图15)。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PeterWalker,其作品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艺术的营养,既新颖前卫,又不失典雅大方。在柏林索尼中心(SonyCenter,2000年建成,PeterWalker设计)中,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转化和神秘的景观变化是设计师用简单的植物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塑造的。与Walker的许多作品一样,光在这里不仅仅起到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这个作品中显然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如极简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影响(图16)。

20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因而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同时,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也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这也是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艺术作品的原因。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1989年建成,PeterLatz设计)是在二战中被炸毁的煤炭运输码头上建造的,设计师用基址上的废墟瓦砾,在公园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方格网,作为公园的骨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19世纪城市历史面貌片段的回忆。在荒芜的草丛中,还有用碎石瓦砾堆放出来的简单的几何图形,这些都让人联想到一些艺术家如RichardLong和RobertSmithson的大地艺术作品(图17)。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了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荷兰Zoetermeer园艺博览会花园中系列三角锥形的地形塑造无疑也是从大地艺术中寻求的灵感(图18)。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旧工业遗留下的众多的巨大的矸石山都保留下来,成为大地艺术作品,作为工业纪念碑或眺望点。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北星公园(Nordstern,1997年建成,WedigPridik、AndreasFreese等设计)中,原有矿厂的废料堆被修整为整齐的金字塔形,并覆以地被植物,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图19)。

现代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景观与生态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生态学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Ziegeleipark,1995建成,KarlBauer、JörgStötzer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图20)。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形成了立体的游览系统,工厂中的一些铁架可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墙体改造为攀岩训练场,厂房成为展室、小卖部和旅馆(图21)。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音乐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公里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图22)。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目前欧洲的许多景观作品,特别是德国的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汉诺威“变换花园”的水园的水来自雨水的收集(图23)。港口岛公园将地表水会聚于高架桥下,改善了桥下阴暗的条件,形成欢快的落水景观,并通过水的跌落和植物作用,净化水体使水得到循环利用(图24)。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DuisburgNord,1999年建成,PeterLatz设计)中,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图25)。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Platz,HerbertDreiseitl设计)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据统计,光是这一项每年即可节约2000万升饮用水。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图26)。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中砌筑的干石挡土墙很好地保护着野生植物,保持着荒野的景象,自然再生的植被形成与其它城市公园不同的性格(图27)。

生态思想在景观中还有一些视觉化的表现,如在城市中一些人造的非常现代的建筑环境中,种植一些美丽而未经驯化的当地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巴黎德芳斯大门旁的花园(Jardindel’ArcheGillesClément,GuillaumeGeoffroy-Dechaume设计)就反映了粗犷的自然与精致的建筑之间的对比(图28)。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的融合

现代景观早已从被围墙围起来的世外桃源中走了出来。今天,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设计师工作的范围。景观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与城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它属于城市,融于城市之中。那种将景观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对待城市环境采用“佳者收之、俗者屏之”的思想早已改变,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景观融入城市,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已久的人为的界限,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技术与自然融合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实践上有众多的交叉,缺一不可,而在理论上又有众多的相似之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三者的平衡发展创造了条件,今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景观师在与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合作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是一个领导者。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三个行业的从业者紧密合作才能完成。那种城市规划师规划完了让建筑师设计建筑,建筑师做完了让景观师来填空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建设好我们的环境的,这一点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可以看出,获奖作品均是将规划、建筑与景观很好地结合的作品,而且,景观设计师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中,景观设计项目还主要由建筑师来完成。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景观与建筑之间其实并没有象人们想象那么有一条鸿沟。

当今一些优秀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项目,都是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合作的结晶,如波茨坦广场(1998年建成,建筑设计RenzoPiano,景观设计HerbertDreiseitl)、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99年建成,DanielLibeskind设计,Louafi参与景观设计)、索尼中心(建筑设计HelmutJahn,景观设计PeterWalker)(图29、图30、图31)。波茨坦广场上矶崎新设计具有波浪形外表的办公建筑中心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庭院,青翠的竹丛软化了建筑的外形,波浪起伏的地表与建筑外部的线形相呼应,成为庭院中最为生动的视觉要素(图32)。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为建筑增光添辉,象乌德勒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1993年建成,Mecanoo事务所设计)中三个各具风格的内庭,由石组塑造的“禅院”、满植竹丛郁郁葱葱的“林院”和流光四溢“水院”,为整座建筑赋予了轻松的风格(图33、图34、图35)。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事务所都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三方面的人才,许多景观设计师有建筑学教育的背景,面对复杂项目的挑战,不同专业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合作来应对。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功能至上的思想受到质疑,但功能一直受到关注,艺术、装饰、形式又得到重视;传统园林的价值也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也可以被接受;其它学科的介入使其知识领域更为广阔;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又使得景观设计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出现了更多全新的形式,现代景观变得更富有包容性。社会的发展使景观的内容不断发展,新的景观类型的出现,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今天的景观设计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它们的价值还有待经受时间的检验。但是那些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应该是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的艺术品,它们吸收了历史的精神、但决不模仿固有的风格,它们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除图6外,其它照片均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