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及特征探析
时间:2022-01-05 09:08:08
导语:邓小平农业发展观及特征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对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论述,并自始至终坚持“农业是根本”的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带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就把农业问题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在他撰写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显然,邓小平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的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胜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其重要性。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正确的指导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直接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并在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同时,也对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全国农业生产萎缩、产值下降、人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现状,邓小平专门撰写的《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还根据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农村所有制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的重要观点。他主张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减轻农民的负担,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理论,大胆决定将农业和农村改革作为新时期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真正把“农业是根本”的思想落到了实处。由他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注重农业基础地位的紧迫性和重大作用。接着,邓小平倾注极大的精力,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和政策。一是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超越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是允许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强调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推动农业的进步。由邓小平亲自审定的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指出:“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至此,邓小平关于“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已经完全成熟。这一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农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的观点,是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为依据和逻辑起点的。第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仅为国际人均数量30%,但是却人口众多、农业土地少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供给不足的情况就会逐渐加剧,因此,农业问题是维系十几亿人口生存的大事,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首先必须对待的重要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第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要求必须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邓小平认为,“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第三,农业的发展是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邓小平视农业为政治基础。农业稳定才能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国家才能久安长治。他说:“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不稳,首先要看这80%稳不稳。”“农村不稳,则中国不稳。”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对于全国发展的重要性。综观邓小平的农业“根本性”的观点不难看出,邓小平把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成关系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运行中,农业基础的加强,是关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2改革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动力机制
改革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邓小平认为,改革就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有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的后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用事实证明了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正确性。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废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而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冬天,迫于贫困与饥饿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把生产队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并订立了“生死状”。这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件,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这种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的政社合一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这种旧体制从此结束。第二,突破“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思想,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社队企业的发展极为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崛起的乡镇企业,成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邓小平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突然冒出了各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门路,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此后,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该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建设的新道路。第三,打破平等的农村分配,鼓励一些人先致富,然后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农村制度的制约下,在严格、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强调国家实现共同繁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长期生产力低下,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贫困。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允许一些国家、一些企业、一些工人和农民首先致富。他指出,这是一项重大政策,一项能够影响和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还认为,“富裕的政策”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将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的原则,分配原则就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一重要思想突破了旧制度下所谓的“共同繁荣”思维模式,把人们的思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之中。第四,提出“两个飞跃”的理论,指明了中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成了一个时期内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邓小平在积极支持和不断完善这种体制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行的规律,指明了中国农业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在邓小平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理论指导下,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形成一种适度的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方式,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科技兴农——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核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进程十分迅速,传统型的农业在此科技基础上逐步转变成了现代型农业。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下进行的,农民在农业技术的推进中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在没有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技术改造,对农业科技的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致使农业科技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邓小平有着深刻的思考。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1989年6月,当他与第三代中央领导人交谈时,他说:“农业可能最终需要科学来解决,科学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科学是重要的。”“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由投入和财政资源的增加所限制的。”只有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潜力是无限的。然而,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上,我们盲目地照抄国外的经验,片面地追求农业机械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才逐渐消失,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当然,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中,中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像一些大平原和兵团农场一样,使用大型农具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主要从劳动信息革命的角度来解决农业问题,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产业的产物。特别是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和工具的使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有限的。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特殊性,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更少,农业生产条件,多种具体国情,也不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发展的趋势。忽略应用科学技术和发展科学技术,仅仅只是依靠机械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行不通的。我国有着较为崎岖的农业科技发展历程。实践证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下,未来农业大发展的出路,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尖端技术来实现。国人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正确的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依靠充足的劳动力,结合我国的优良农业传统,逐步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方面的发展迅速,尤其是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业发展计划,如丰收计划、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等,对于农业技术的促进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我国农业带来了重大转变,如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新品种农作物选育栽培等。还有已经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花卉、果蔬、马铃薯脱毒快繁等;用于生产的生物技术,如小麦、水稻、烟草等;取得重大发展的还有抗青枯病马铃薯、抗黄萎病小麦等基因工程,也已经进田实验师范。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我国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却不减反增。全新的农业科技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邓小平的“农业最终依靠科学解决问题”的战略思想也逐步成为现实。邓小平认为和“科技兴农”同样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普及并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低下、科技人才稀缺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问题所在。因为高素质、高文华的科技人才是研发、运用科学技术的关键和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是达不到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的。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具有多重技能的农业推广人员。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业科技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4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并认真总结以往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表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1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邓小平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异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合乎中国情况的农业发展道路,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原则论定。关于农业发展问题,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能搞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发展,才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才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济。其次,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中国特有的农业发展模式。邓小平认为,各个国家国情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历史各具特色,如果照抄照搬,只能陷于失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在探索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4.2对世界开放邓小平强调,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然而,他也强调了反对孤立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的重要性,并针对世界和世界农业的现代化。根据邓小平的说法,中国的农业发展正在逐步缩短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必须利用有利于我们赶上世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各种因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一个开放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经验的过程。“要善于学习和获得国际上的帮助,我们应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4.3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意义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家和首席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思考,始终从总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从战略高度到设计中国农业的发展。首先,他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调从现代化、稳定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推进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突破。首先,他解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其次,邓小平认为,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为经济强国,是考虑中国的农业发展。他认为,尽快解决农业问题是发展中国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关键,也是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关键。只有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突出地位的战略重点,中国农业才能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工业、商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每隔几年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4.4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通过务实和创新丰富了他的内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这种创造力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把农村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一种飞跃、一种巨大的农村生产力解放。这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动态的重要理论创造。邓小平倡导一些人先致富,最后实现共同繁荣的主张,与过去富有的致富方式相比,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一原则在各个方面提出了工人的倡议,实现了劳动效率与社会正义有机结合,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邓小平制度提出了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将农民推向市场,以提高农业商品率等一系列创造性原则,农民致富指出了根本途径。摘要邓小平加强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理念已成为我党“科学技术”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又一个显著特点。邓小平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时,总是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践提出问题,从农民群众的现状来考虑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解决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他以求实的精神、极大的勇气,排除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毅然决定废除“政社合一”“统一经营”的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代之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乡镇管理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邓小平农业发展观中,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论述,关于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论述,关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论述,关于农民致富道路、方法的论述,以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论述,等等,都是其求真务实风格的重要表现。
5结语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重大指导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郭学旺 闫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上一篇:浅论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工程管理
- 下一篇: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