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的风险转移综述
时间:2022-11-23 05:12:20
导语:农业市场的风险转移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蒋和平工作单位:浙江农大经贾学院
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农村真正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决不是一件轻而易岸的事情。特别是把农民引向市场,更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农民进入市场就要担负一定的市场经营风险。怕市场经营风险,这是当前农民走向市场的最大心理障碍。因此,除了教育农民树立市场经营风险意识以外,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经营风险转移机制,对农业市场经营风险进行适度转移,也是很重要的。
一、农业市场经营风险对农民走向市场的制约
农业市场经营风险是指农民生产或经营农产品时,因生产过程中的损失、产品销售不帆或肖‘价销咨而引起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无序性。包括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所谓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营风险。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农业收成的丰歉,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生产成本低,遇上早涝冰雹自然灾害,就会增加成本,降低单位面积产量,造成农民歉收。因此,农业是一种风险型产业。所谓社会风险,是指农民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风险,它包括:1.政策风险。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农业发展与政策相关但很大,农业政策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导向和保障。政策稳定是农业稳定的前提。近年来,我国某些农业政策缺乏连续性,农民怕政府农业政策变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他们对进入市场持徘徊观望态度。这种政策的不稳定扰是农民进入市场所面临的一种风险。2.价格风险。价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还是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信息.农产品在市场上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而波及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某一农产品市价高而又平稳,农民生产或经营这种农产尸:所面临的市场价格风险就小,反之,农民所面临的价格风险就大。3.营销风险。农产品营销是农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农民只有把所生产的农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才能实现农产箭:价值。用换回的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物质,支付其它的费用,使得农上再生产顺利进行。如果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安全、及时、经济、顺利地运销出去,则农民进入市场所面临的营销风险就大;反之,风险就小。4.农用生产资料供应风险,即来自生产资料供应方面的风险,包括生产资料供应量风险和供应价格风险。由于我们农业市场和价格机制不健全,造成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建设滞后,农用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不仅供应不足,而且价格高昂。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农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农业的比较利益不断下降,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进入市场所面临的风险。5.服务风险。要把农民引入市场,必须注重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技、农经、植保、农机、水利、信息、运销、生产供应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全程服务,帮助农民克服生产和经营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农民进入市场能否得到相应的配套服务,这是农民所面临的服务风险。如果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得不到相应的配套服务,农民的经济利益就难以实现,就会影响农民进入市场的热情。6.质量风险。农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高,则其市场竞争能力就强,盈利就高,对农民就越有利,农民面临的质量风险就越小,农民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就越高。7.信息风险。信息对农民走向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未成体系,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加上部分农民自身素质较差,难以捕捉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农民还容易被眼前虚假的市场信息所迷惑,容易造成生产的一窝蜂和市场农产品供求的波动,使商品经济陷入产品价高一一盲目发展一一滞销一一产品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增大农民生产风险。因此,为农民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业市场经营风险的存在,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制约作用表现在:第一,市场经营风险使农民产生恐肠乙理,他们需要市场却又怕市场,担心进入市场后无所适从,不知道经营那种农产品能赚钱,尤其害怕生产的农产品卖不掉而遭受损失。他们感到市场变化莫测,从而畏惧市场,不敢进入市场。第二,市场经营风险给农民带来损失,减少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更不利于农民走向市场。因此,把农民推向市场,就必须对农业市场经营风险进行适度转移.
二、市场经营风险转移方式的构想
1.报失补偿。这是对市场经营风险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风险转移方式。其宗旨在于保护农民的利益,稳定农民的收入帮助农民转嫁市场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完善农产品储备制度,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等大宗农副产品,国家要从财政中安排一定资金,逐级建立储备制度,搞好吞吐调控,平抑市场价格,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二是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当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应从经济上给农民一些补偿。此外,要允许农产品经营单位按规定、按购销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提取农产品风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以丰补歉,以夷补险。三是通过国家保险机构和兴办农村合作保险,有重点地开展一些农产品经营或生产保险,以保证农民经营收入的稳定。四是国家必须实施价格支持政策。五是引导农民联合起来经营农产品,集体承担农产品市场经营风险。2.放宽政策。这是对政策风险转移的一种方式。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采取措施调整和放宽有关农村经济政策,使农民走向市场有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具体应做到:(1)要真正放开农产品经营和价格,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高效率的流通网络,让农民全方位进入流通,参.与市场竞争。(2)放手发展农民个体运销,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大力发展各类运销专业户和联合体。(3)允许农民直接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4)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应实行低税或免税照顾,保证参与流通的农民有钱可赚;国家还应在贷款上给予扶持,为农民进入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3.配套服务。这是通过完善的服务,理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关系,使生产经营协调进行来减少风险的一种转移方式。增强农民抵御市场经营风险能力,就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农机、农技、植保、水利、储备、销售等系列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收益。4.信息保障。一要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建设经济信息网络,努力形成一个包括各级政府经济洁息中心、经济主管部门、专业协会、专业大户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纵横交错的信息系统。二要广泛开展对外信息交流,特别是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咨询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和手段,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三要以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要求安排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保证农产品适销对路,货畅其流.5.市场连接。转移农业市场经营风险,国有企业、外贸企业、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中介组织要与农民建立起利益均沾和风险同担的贸工农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通过产销一体化经营,解决千家万户农民小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这种经营组织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紧密型,由联合组织(集团、公司式企业)向种养专业户供应种苗、饲料、原料,提供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专业生产农户则执行联合组织的生产计划,按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按时、按质、按量向联合组织交售产品,双方均按内部商定的价格进行作价计算,并签订经济合同,联合组织与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沽;二是半紧密型,由联合组织向农户提供种苗、饲料、原料、技术、销售服务,农户向联合组织交售产品,双方价格随行就市,联合组织对农户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并实行利益保护;三是松散型,由联合组织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按市场价格供应种苗、饲料和原料,或由农户自己组织种苗、饲料和原料,农户委托联合组织代销产品,联合组织收取合理的手续费。6.建立经济合同制度。完善经济合同制是转移农业市场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因为经济合同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自发调节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它使国家的计划与农民的生产紧密衔接。它既保护农民的利益又保障国计民生的安全,对于防备农业市场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经济合同制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供求关系比较稳定的农产品,经营部门可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以购销合同为契约,固定产销关系,明确权力义务,以购销合同指导农民生产。二是对市场供求波动较人的农产品,可以引导经营部门与农民签订农产品期货交易合同,发展包括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机性交易在内的农产品期货交易,通过在期货交易合同未到期前买卖双方的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保证农民收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 上一篇:农业市场建设的设想
- 下一篇:当前农业市场模式的探究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