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求关系的农业科技论文
时间:2022-11-11 03:00:53
导语:基于供求关系的农业科技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陕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
1.1管理体制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落后
陕西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市场意识和市场经营经验不足的问题。推广任务由政府下达,推广工作由多部门共同管理;在推广过程中没有考虑农民对技术的多样性需求,通常是“有什么就推广什么”;乡镇级推广部门与县农业部门存在脱节管理,由于乡镇级推广人员的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归乡镇管理,因此,他们对于上级下达的任务置之不理,把大部门精力都投入到乡镇的产业建设、安全生产等与推广无关的工作中。
1.2推广形式项目化倾向严重
政府确定的科技推广工作大部分以项目的形式,采取“资金+行政”单向式推广方式进行推广,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产品市场的需要,农民只能被动的接受。科研院所以及农业高校在研发新产品时,也没有考虑市场的实际需要,仅是把申请项目作为科技推广任务,以申请项目的多少来定年终绩效。
1.3资金投入保障不足,财政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也保持在0.5%,而我国不足0.5%,人均经费更少[1]。根据调查,目前陕西大部分农业推广机构的经费仅够发放员工工资,部分地区甚至连员工工资都不能正常发放,无法保障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1.4推广队伍老龄化,人员科技素质不高
当前,陕西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的现象,每年新进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加上大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有限,每年培育出的专业人才满足不了对科技推广人才的需求。并且,当前陕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的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大部分达不到国家标准,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从业资格证,也不能定期接受培训,推广人员的知识跟不上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人员素质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推广的要求。
2陕西农业科技推广需求分析
2.1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内容的需求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取向也从常规技术向高附加值技术转变[2]。笔者主要从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家畜及经济作物养殖等方面对农民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最为关注的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其次是农作物耕作、灌溉、栽培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可以看出,目前陕西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供求和田地间日常管理较为重视。
2.2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形式的需求
农业科技是对初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的替代,按替代的初级生产要素的不同,可分为劳动替代型和土地替代型技术[3]。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对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如图2所示,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农民最希望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田或者下地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农民请专家难的问题,又减少了农技人员盲目推广的问题,明确了农技人员的推广目标;其次,农民的科技推广信息主要来自农资经营单位,这些单位为了推广自己公司的产品,往往会免费给农民提供一些农技方面的信息,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服务的利用率。
3陕西农业科技推广供给分析
3.1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平利模式
陕西平利县采取“三权归县”的方式,将县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由原来8个调整为现在的5个;对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整合,打破行政区域,按照产业划分为4个区域农技推广站,每个区域站负责辖区内的2~4个乡镇的农技服务。延伸村级,设立村级农技服务室。分别配置信息员、动物防疫员和农技协理员各1名。平利模式的特点:区域或乡镇推广站隶属于县推广中心;政府为县、区域推广机构全额买单,在资金方面给予充足保障;县、区域推广机构的组织、劳资、经费、人事以及财产均隶属于县农业局。
3.2农业院校主导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专家大院模式
专家大院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一种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多数直接建立在田间地头,有办公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配套实施。农业专家大院旁边有专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的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样,专家大院的专家们在开展技术研发的同时,可以根据农民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使专家现场指导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应用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专家大院模式的特点: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在田间地头的科研院所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平台,与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基地以及农户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3技术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金坤模式”
杨凌金坤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家畜胚胎工厂化繁育技术等专有技术评估折价入股(占股份的25%)和陕西金坤实业股份公司以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入股(占股份的75%)组建而成[4]。该公司采用“专家十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司科技专家培养的农民技术员作为连结公司和农户的纽带,将杂交改良和胚胎移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金坤模式的特点:专家以技术入股,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体制创新,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先富起来;采用“科技专家+企业家+农户”的模式,以企业科技专家培养农民技术员。
3.4综合性农业科技推广———“大荔模式”
“大荔模式”是陕西大荔县为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以信息化为支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一个农村信息化应用延伸的模式。大荔县按照“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的思路,以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平台,采用“政府+企业+农户+专家”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企业双推动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大荔模式”的特点:以信息化为支撑,运行信息化服务“三农”;公益性与经营性推广相结合,运用多种方式建立互动的信息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
4美国和英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验与借鉴
4.1美国农业科技推广———“双向式”模式
美国农业有着完善的科研体系及雄厚的科研实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强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80%[5]。图3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图3所示,美国的农业发展中采用的是“双向式”的发展模式,即科研单位、中转测试单位以及农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项新技术由农业科研机构完成后,不是直接推广给农民,而是先由专门的中转测试机构进行测试和程序简化,然后再转让给企业、协会和农户使用。在企业、协会和农民使用之后,也会根据自身对产品的适用情况以及自身的实际需求,反馈给农业科研部门,这样既保证了农业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2英国农业科技推广———“政府主导,农民决定”模式
英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是在政府领导下,主要采取科技创新的形式进行的。在从机械农业、化学农业、生物农业到生态农业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图4英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如图4所示,英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是由三级单位构成,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农民却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内容起决定作用。首先,政府下达推广任务,但是推广内容不确定;其次,农业科研机构在接受任务之后,并不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而是先对区域内的农民(市场)进行调查,对农民(市场)的需求进行汇总;最后,科研机构根据农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研发。
5完善陕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5.1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农业管理部门要从农户的角度出发,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首先,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定期考核专业知识,农技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6];其次,实行推广人员合同制制度,取消其事业单位终身制,其农业推广业绩与年终绩效挂钩,对于业绩突出的推广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要严格控制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选拔,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5.2加大农业科研院校与推广机构结合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供给
农业科研院校作为农技推广和农民之间的纽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广机构作为农技推广的基层单位,掌握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意向,加大农业科研院校与推广机构的结合,不仅减少了农业科研单位产品研发的盲目性,同时也增大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目的性。同时农业科研院校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供给量,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5.3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职能
当前情况下,要继续向农民提供农作物耕作、灌溉、栽培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服务方式上,要注意拓展农业推广服务渠道,主动为当地农民联系农业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把农业科研院校作为农技推广和农民之间的纽带;在服务内容上,不仅要为农民解决农业技术上的难题,也要重视农产品销售问题,把单一的农业技术传授转变为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的立体化多方位的服务。同时,要加强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作者:黄天柱李颖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 上一篇:双语教学中的护理学论文
- 下一篇:乡镇农田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