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种与气候适宜区研讨
时间:2022-07-13 01:48:33
导语:马铃薯栽种与气候适宜区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宁城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约2000hm2,全县除西部高寒山区种植外,其余大部地区少有种植。西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中早熟及中熟的马铃薯品种,中部大多数种植中晚或晚熟高产型品种。在不同的年份西部、中部产量水平差别较大,最多达3645kg/667m2,最少为815kg/667m2。近十年平均单产为2063kg/667m2。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品种布局不合理或越区种植、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等原因,造成马铃薯产量出现较大波动。
1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温度对马铃薯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平均气温17~21℃为宜。块茎萌发的最低温度为4~5℃,但生长极其缓慢;7℃时开始发芽,但速度较慢;芽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18℃,在此温度范围内,芽条生长茁壮,发根早,根量多,根系扩展迅速。催芽的温度应在15~20℃。播种时,10cm的土层温度达到7℃时,幼芽即可生长,12℃以上即可顺利出苗。温度超过36℃,块茎不萌发并造成大量烂种。茎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以18℃最适宜,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在低温条件下叶片数少,但叶较大而平展。马铃薯抵抗低温的能力较差,当气温降到-1℃时地上部茎叶将受冻害,-3℃时植株开始死亡,-4℃时将全部冻死,块茎亦受冻害。日平均气温超过25℃,茎叶生长缓慢;超过35℃则茎叶停止生长。总的来说,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1℃,土温在29℃以上时,茎叶即停止生长。块茎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7~19℃,低温块茎形成较早,如在15℃下,出苗后7d形成块茎,在25℃下,出苗后21d才形成块茎。27~32℃高温则引起块茎发生次生生长,形成各种畸形小薯。块茎增长的最适土壤温度是15~18℃,20℃时块茎增长速度减缓,25℃时块茎生长趋于停止,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膨大,夜间的低温使植株和块茎的呼吸强度减弱,消耗能量少,有利于将白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向块茎中运输和积累。马铃薯是喜强光作物,每天日照时数超过15h,茎叶生长繁茂,匍匐茎大量发生,但块茎延迟形成,产量下降;每天日照时数10h以下,块茎形成早,但茎叶生长不良,产量偏低。每天的日照时数为11~13h时,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正常形成块茎,块茎产量高。早熟品种对日照反应不敏感,在春季和初夏的长日照条件下,对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影响不大,晚熟品种则必须在12h以下的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块茎。马铃薯植株鲜重约有90%由水组成,其中有1%~2%用于光合作用。马铃薯蒸腾系数为400~600,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生长季节降雨量为400~500mm且均匀分布,就能够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整个生育期间,土壤田间持水量以60%~80%为最适宜。
2马铃薯种植区划指标及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有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5个气象因子影响宁城县马铃薯种植范围及产量高低,对马铃薯生长季(4月下旬至9月下旬)时段的5个气象因子进行积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最高气温的曲线变化幅度最大,马铃薯产量和7-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呈反相关。马铃薯产量与7、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0.189,马铃薯产量与7月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230,马铃薯产量与6、7、8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0.250、0.232,均通过了0.05水平的检验。
3分区评述
适宜区:马架子、黑里河西部、八里罕西部、三座店小梁子西部地区、甸子和必斯营子零星地区,该区气候凉爽,降水适中,6-8月的降水量均达到350mm以上,7-8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1~25℃,7月平均气温为l5~19℃,能充分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为宁城马铃薯优质高产区。次适宜区:小城子西部、八里罕山区大部分地区、黑里河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适中,6-8月降水量为300~350mm,比较利于马铃薯产量的形成,为宁城马铃薯中产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宁城其他地区,该区6-8月的降水量为250~300mm,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热量条件不能满足马铃薯的需求,这个区域一般最高气温在30℃以上,不利于马铃薯生长,为宁城马铃薯低产区。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监护措施
近年来,急性颅脑外伤呈不断增多趋势。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有急、重、危等特点,行气管切开术是解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为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我院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7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制定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78例患者中,男58例,女20例;年龄5~72岁,平均46.4岁,其中49例为>60岁老年患者。
1.2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依据CLSI2006-2010年规则操作并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3-5.4版本处理数据。哥伦比亚血平板、M-H平板、鉴定培养基及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德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
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病例选择依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版)进行[1]。
2结果
2.1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7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培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6%;革兰阳性球菌占25.7%;真菌占5.7%。见表1。
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MRSA共检出9株,检出率为42.9%。
3讨论
3.1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
78例肺部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分离率居第1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种复杂的耐药机制,如外膜通透性降低、泵出机制、由染色体编码持续高产AmpC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及能水解碳青霉烯类的金属酶等[2];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外膜孔通道蛋白表达的降低或缺失、主动外排泵系统的亢进,使得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减少而耐药[3];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代表菌,ESBLs可通过接合、转导和转移方式在菌株间传播[4];MRSA的检出率为42.9%,MRSA具有传播途径广、致病性强的特点[5],对患者已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3.2消毒灭菌措施
3.2.1物品的消毒灭菌雾化吸入器一人一次一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每日更换1次,0.5%“84”消毒液浸泡60min;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及时更换,套管口以无菌湿纱布覆盖,及时更换;吸引导管一次性应用,口腔与气管内吸引管严格分开;内套管2~6h清洁、煮沸消毒1次;吸引器的储液瓶每日清洗,每周用0.5%“84”消毒液浸泡30min。
3.2.2空气与环境的消毒病室内保持恒温(18~20℃)和相对湿度(约70%),开窗通风2次/d,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每次1h;病室地面用1%“84”消毒液拖地,2次/d;严格控制探视陪护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者严禁接触患者。
3.3综合护理措施
加强口腔、皮肤、褥疮护理,导尿管及时更换、冲洗等,通过综合护理,提高机体免疫力。(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使用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及颅内压(ICP)的变化,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严格呼吸道的护理。气管切开伤口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保持患者气道湿化,用生理盐水50ml加a-糜蛋白(必要时加庆大霉素8万U)配置成稀释液,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滴注,配合雾化;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吸引压力控制在500mmHg(1mmHg=0.133kPa),吸引时间应≤15s,吸痰前必须充分给氧;听诊双肺呼吸音,认为有痰时采取叩击胸壁法,可使黏附在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和脱落,以利痰液排出[6]。(3)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加强无菌操作技术,医护人员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4)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由于早期足量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控制和治疗肺炎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配合医师,定期、多次采集患者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有利于医师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总之,对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综合干预对策,对预防和控制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上一篇:马克思哲学理念深层含义
- 下一篇:增强商行营业网点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