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养分丰缺和施肥标准
时间:2022-06-28 09:50:57
导语:玉米田养分丰缺和施肥标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是合理施肥的依据,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要更准确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原有的指标体系已不能适用于目前的生产条件,而延安市很多县区还没有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当前测土配方施肥目标已由以往单一的追求高产向作物高产、高效、土壤培肥、环境保护等多目标过渡。因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必须建立或重新校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相应的推荐施肥指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1年春季在南部塬区(黄陵县域)进行,试验点22个。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豫玉22和沈玉18。供试肥料均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和硫酸钾(含K2O50%)。
1.2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设计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设氮(N)、磷(P)、钾(K)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组合。0水平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玉米收获时单收单打,分区进行考种、计产。
1.3测定方法
本研究于2010-2011年于南部塬区利用棋盘式取样155个。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有机质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1.4数据处理
采用SA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组合玉米产量
各试验点各处理组合的玉米产量如表1所示。
2.2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定值
对各试验点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缺素区(含N0,P0或K0的处理组合)相对产量和土壤养分测定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采用去除不合理点数的方法,提高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2]。去除不合理点后的土壤养分测定值与缺素区相对产量数据结果见表2。以试验点土壤氮、磷、钾养分测定值x(mg•kg-1)为横坐标,以其相应缺素区的相对产量y(%)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图1-3),求出相应的对数回归方程(表3)。将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进行r检验,结果表明,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相应的缺素区相对产量均显著相关,说明得到的3个方程均可靠,可用于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制定[3]。以相对产量55%,75%,85%和95%为临界值标准,获得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将以上各临界值作为y值代入表3对数回归方程中,得出对应的土壤有效养分值,即土壤有效养分的丰缺指标值。从图1-3可以看出,所有试验点缺氮区、缺磷区和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74.0%~94.1%,83.3%~94.7%和88.2%~98.1%。也就是说,在本研究条件下缺氮区相对产量55%和95%所对应的碱解氮值,缺磷区相对产量55%,75%95%所对应的有效磷值,以及缺钾区相对产量55%,75%和85%所对应的速效钾值均为模型外推值,没有实际意义,应舍去。综上所述,根据回归方程初步制定出的春玉米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见表4。
2.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修正值
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对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见表5。利用SAS系统软件分别对玉米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做成柱状图,来表示玉米地土壤养分在各含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2]。参考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分布结果分别对初步制定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进行校正,校正后的丰缺指标见表6。
2.4施肥指标制定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每100kg玉米产量氮(N)、磷(P2O5)、钾(K2O)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2,0.85和2.4kg。由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水平总体较低,而根据“3414”试验制定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只能表明当地土壤养分含量的一个相对丰缺程度,对当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进行一个相对丰缺状况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施肥推荐时,充分考虑到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适当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丰缺指标临界值[4]。不同肥力等级、不同目标产量下玉米氮、磷、钾肥推荐用量见表7-9。
2.5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根据修正后的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南部塬区(黄陵县)基础养分整体分析结果和县域基础养分含量分布图,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评价[5]。其评价结果见图4。别为9月21,20日,比对照秀水417早2,1d;丙08-503第3,分别为9月22,21日,比对照秀水417早约1d。
3小结与讨论
参试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品种与试点、播期、年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品种以秀水519、丙08-508产量较高,比对照秀水417增产4.90%,1.30%,且变异系数小,高产稳产性好。试点间水稻产量以平湖点为最高,其次为鄞州点,金华点较低。随播期推迟,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著下降,稳产性减弱。年度间品种产量较稳定。平湖点以丙08-503、秀水519,鄞州点以秀水519、丙08-508,金华点以秀水519、秀水417表现产量较高。水稻品种间齐穗期差异极显著,各品种在试点、播期、年间的表现基本一致。齐穗期变幅为9月18-22日,平均9月21日±1.8d,齐穗期相对稳定。以丙08-508、秀水519最早,为9月18,20日,分别比对照秀水417早4,2d,且变异系数小,稳定性较好。试点间水稻品种的平均齐穗期以金华点最早,平湖点最迟,且随试点纬度北移,品种的齐穗期延迟明显,变异系数增大,稳定性趋差。因此,各地在确定品种最晚播期时应予重视。根据晚粳稻在浙北、浙西的安全齐穗期限(9月25日),秀水519、丙08-508品种的最迟播期限,在金华为7月30日,在平湖、鄞州为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