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高校作用
时间:2022-06-01 11:23:00
导语:农业科技创新高校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从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又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类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普惠的道路。农业的这种普惠性决定了农业大量服务的公益性,其中科技是农业公益性服务中的重要支柱,需要有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即公共财政资助下的科技创新机构承担,而我国高等学校具备了这种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特征,尤其是对于人多地少而经营规模小、大部分雨养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有限土地资源需要供应众多人口农产品的国情来说尤为如此。
1.2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看
世界上科技创新成果分为营利性、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几种类型,营利性的以企业为主导,半营利性的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为主导,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为主导。企业型的科技创新机构,需要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投资建设与发展,这种类型科技创新仅能局限在生产手段与生产资料方面,如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而对于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难以通过企业型科技创新得以实现,需要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完成。尤其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型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因此,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农业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对于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其中高等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
1.3从高等农业院校功能看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重任,是农业知识创新的基地。同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和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综合性重大问题。而且,高等学校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学术等优势资源,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的核心。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多依据农业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其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因此,从事的科技研究多以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为主。尽管近年来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但由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即农业技术的公益性强;还因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仍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普及渠道和比例为农户间传播占25%,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推广占18.5%,农业高等院校推广占15%,科研部门、新闻媒介、农产品收购商、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部门传播占40%。这不仅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四,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主要包括:为农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或管理型人才;为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素质好、起作用的生产技术人才。
2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技创新队伍和基础条件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
一是能够引领当代世界农业科学潮流的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不多;二是优秀中青年人才不足;三是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潜力的研究团队不多,为申报项目临时组建和拼凑的团队较多,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不高;四是过细过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封闭式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缺乏多学科、多单位集群式联合攻关的机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五是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科技创新要求。
2.2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
首先,现行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促使科技工作者普遍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获奖,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科技工作者在申请课题→获取课题→和取得专利→鉴定成果→再申请课题的闭合轨迹里绕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其三,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其四,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分主导科技,未能建立起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评价体系。
2.3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八股味道浓,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系统性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教育,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的中心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靠教来完成教学过程,这样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三是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过多过乱,这样的培养的结果导致学生过分追逐利益,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
2.4经费不足难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需求
目前除了“985”和“211工程”院校外,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条件不完善,缺乏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难以支撑整体农业科技创新。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也难以实施,甚至一些农业高等院校只能在支离破碎的条件下采用陈旧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限的研究工作。经费不足更难有专项经费用于科技创新。
2.5行政化管理体制不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运作机制受政府行政制约过多,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导致高校内部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突出,高度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由此导致科技人员为职称和利益而从事科研活动,与此相应的一些人认为科研是自己的事情。在学术评价方面存在行政管理部门越位、学术评价不到位、学术审查缺位等问题,由此滋生出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化。
3强化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建立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最近,教育部启动的“2011计划”,明确提出高校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科技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解决农业科技的问题,已不再是农业院校的“专利”。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首先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统筹,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要立足于重建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与推广部门等方面资源,构建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创新、研发、推广紧密结合的,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机构与农业高校、农业推广自成体系的“多元”结构,改变资源分散、任务重复、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不利局面。
3.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需要,高等学校应当自觉担负起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各类人才的重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创建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专业;要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科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培养“四种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与农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3.3打造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
首先要抓住当前国家重视农业科技有利时机,以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结合国家规划和布局,在有潜力、有优势、有资源的学科研究领域,积极整合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拓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层次的学科层面的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彻底打破院系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在全校范围合理调配,按照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注意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各类平台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利用多方资源,构筑跨学科共享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第三要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在保持已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的结合,打造学科交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3.4凝练和强化特色明确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以学科方向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实施。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注意培养领军人物的战略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团队成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进行科研攻关,确保整个团队和谐有序运行,增强团队战斗力。同时,学校要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基金,对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能支撑学科发展的优秀团队提供资金保障,促使其潜心进行原创性研究,出大成果。
3.5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学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首先,构建学术创新人才集聚平台。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学校学术创新人才集聚效应。其次,构建学术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第三,构建学术创新人才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创新人才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与海内外同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活动,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第四,要营造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政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要使科技创新人才心情舒畅和充分自由地开展科技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众多人才向往之处,也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3.6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多渠道投入的新体系
首先,财政应增加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级政府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在“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部门和行业重大计划中,加大对高等农业院校科技资金投入的倾斜。其次,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增加农业科技贷款投入。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信贷计划中,增加科技开发贷款比重。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都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和重大科技工程的支持力度。第三,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实行企业科技投入的免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化;推动企业为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人才培养的实践实习基地,为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提供可靠保障;鼓励农业高校争取大项目,鼓励原始性创新,鼓励获得发明专利,鼓励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第四,争取外资投入农业科技。随着我国农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国家或地方应将部分外资拨出适当比例用于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增强学校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功能。第五,国家、地方应根据农业高等院校不同类型,拨专款用于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 上一篇:陈云经济发展思想思索
- 下一篇:少先队工作情况调查汇报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