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体制状况探究
时间:2022-11-02 03:06:00
导语:农业科技服务体制状况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江苏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明显落后。因此,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别对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并就创新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出对策措施。
1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西方国家广为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它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从而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近年来,SWOT分析已广被应用在许多领域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也可以借用这种分析方法。
1.1优势(Strengths)分析(S分析)
1.1.1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基本形成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江苏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了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为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1.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健全
江苏是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科技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其中,涉农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就有50多个,一批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新技术园区等分布在全省各地。江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2006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以培育特色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十五”期间全省育成新品种243个,比“九五”增长54%,农业主体品种每3-5年实现了一次全面更新,更新率达85%以上,引进了一批农业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组装开发了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新产品,农业技术开发体系逐步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1.1.3拥有一支敬业奉献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有3.3万农业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全省推广各类农业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8600多项;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农民350万人,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1.5万多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800多万份;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选聘技术指导员6500名,培育科技示范户13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60万户。这支农业科技服务队伍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1.2劣势(Weaknesses)分析(W分析)
1.2.1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据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1250.7万人中,女性占61.7%;41岁以上的占71.0%,其中51岁以上占46.1%;初中及以下的占95.4%,其中文盲和小学占55.7%。低素质人群传统观念和习惯根深蒂固,对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科技需求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1.2.2农技人员数量和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江苏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战斗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不稳定和素质能力的缺陷。2006年江苏共有农业技术人员8.39万人,其中在地方国有经济单位中从业的有3.2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从业人员中农技人员不到9人,农技人员约占农业人口的0.085%,远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说明江苏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远远不足,而且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他们相当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年龄趋大,知识老化,加之培训机制不健全,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致使农民得不到必要的服务。
1.2.3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
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和其他科技推广力量,这些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和人员分属不同的部门指导或管理,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服务功能分散,使得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服务机构设置单一,按专业分设的技术推广机构不具备技术综合功能,不能适应技术应用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本身也存在机构重叠、政事不分,运转成本高昂,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推行的农业科技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基本上将农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责、权、利明确区分开来,但二者之间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机构干预事业单位具体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仍然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去应付各种行政事务,极大地分散了从事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1.2.4经费投入力度不足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大,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苏中、苏北的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重重,很难解决农技服务体系的运转经费问题,不仅影响办公、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束缚了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业科技服务仅仅依靠政府农业、科技部门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组织对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投入不多,政府、企业、专业技术协会、民间组织等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没有形成。
1.2.5服务手段落后
目前,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公益性人员虽已定岗到位,公益性职能开始履行,但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乡镇农技站(中心)仍以创办技物结合的农资经营型服务实体开展服务。在服务手段上,仍以典型示范为主,辅以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信息化服务手段落后,农村现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突破。苏中、苏北多数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水平不高,有些乡镇根本无法上网,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1.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O分析)
1.3.1经济全球化机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按照WTO规则,政府将取消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可将这部分资金转向农业科技服务领域。同时可以获得各种需信息,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治理经验,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
1.3.2信息化发展机遇
信息技术作正逐步向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必将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加速了农业科学技术、农民素质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是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的提高将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1.3.3农业经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机遇
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工商企业、合作组织、返乡农民三股主导力量参与现代高效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成为江苏省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三大新趋势,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农业规模以上项目超过3000个,投资额达到470亿元,比2006年增加100多亿元;全省拥有各类农业园区1500多个,入园企业1629家,园区面积近20万hm2;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l000个,总数达到7400个,成员26O万人,带动农户38O万户;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58家,其中18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71亿元,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的收入户均达到2107元,涌现出一批运行机制活、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规模项目、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
1.3.4政策机遇
江苏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提出了新时期适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实,近年来,江苏省财政“三农”投入大幅度增加。这些新增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支持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这都为江苏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4威胁(Threats)分析(T分析)
1.4.1经济全球化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加快,导致了本土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国外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9]。这对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1.4.2市场机制风险
目前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之间,以及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条块分割,利益冲突,缺乏应有的合作与协调以及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在计划体制中发展起来的科技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其主导模式仍是自上而下的传递服务模式,或称行政指令驱动模式,表现为农业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主要取决干政府偏好,致使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缺乏可行性。许多新的技术未经证实或并未被充分掌握即被应用,则会影响项目的成功。当人们出于某些需要,盲目追求项目高技术和高效果指标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时,也是风险产生的来源。
1.4.3自然风险
由农业产业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在农业科技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给服务组织和农户带来损失。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农业自身面源污染的加剧,各种农业生产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成为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2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SWOT分析这一战略选择方法,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匹配,构建SWOT矩阵(表1),形成四种可行的SWOT的备选战略:①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它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部优势和良好环境在全国是最佳地区之一,特别是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要把这一战略作为主体战略。②劣势—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之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部分苏中和苏北欠发达地区劣势表现相对较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外部发展机遇,来弥补自身不足,要把这一战略作为主体战略。③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利用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各地优势表现有强弱,威胁有大小,这一战略主要应配合前2项战略的实施。④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这一战略在江苏一般不应用,但其中的一些防御性措施,如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保险等应作为配套措施。通过对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地区差异化原则,选择前3种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构建主体多元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服务。
3创新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但是必须看到其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约束条件,所以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高效、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1创新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确立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构建县级机构的公益型服务模式。要加强领导,促进部门协调沟通,以利于公共服务机构公益性服务职能的发挥。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建立和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技结合、上下联动的科技服务机制,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由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给予稳定支持,提高公益性服务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创办各类实体从事经营性服务,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对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使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与其履行的依托职能相匹配,通过承担其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促使现代农业发展。
3.2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
培育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推进服务队伍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组织,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组织。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组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中介服务市场,促进农民与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推动技术转让与合作。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核心科技示范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3创新农业科技多样化服务方式
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要针对江苏农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全程多样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其中包括开展信息和农产品交易活动,尤其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等信息化手段,重视产前、产后的信息服务;注重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农民采用适合的技术。注重通过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选择、吸纳技术的能力。开展生产和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服务,尤其是利用物技结合、连锁经营服务等方法,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创新成果;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尤其是依靠科技示范园区(场)的科技孵化器作用,通过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承包,以园区为圆点、服务能力为半径,努力扩大示范效应,增加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3.4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创新阶段,需要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而这些技术又需要有较多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农技人员和农民来掌握。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科技普及、培训和推广为重点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造就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技素质。
3.5建立与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配套的政策保障环境
在稳定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确立政府投入的主体地位,完善激励机制,广辟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投入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服务事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依法维护技术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和落实保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公平竞争的政策,使所有推广项目均能得到最适合从事该项技术推广活动的人与单位来执行该项目,从而确保推广目标的实现。鼓励和支持农业跨国公司、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个人兴办各类农业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试基地,以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对于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比例、职务成果奖励份额等方面,要有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乡镇第一线任职、兼职,或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民营、私人企业的农技人员的职称评审与继续教育等,给予一视同仁。对于申办农业科技推广企业,要在领取执照、税务管理、申请贷款等方面按照国家许可尽量从优;对于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要在用地、用地、用水、用贷等方面予以优惠优先等。
3.6实行地区差异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战略
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江苏省内苏南与苏中、苏北的不平衡在这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因此,各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战略组合也不尽相同。在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和侧重点上也要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对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而言,政府科技服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当前急需加强的是市场化科技服务组织的建设。对于欠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而言,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政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工作效率。最关键的是财政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以确保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再受资金的困扰。对于一些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规模基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的重点地区,要大力扶持相应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促进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和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再上新水平。
- 上一篇:作风行业整顿自查心得感想
- 下一篇:企业会计信誉度体系建立的研究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