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农村的几个关键概念
时间:2022-05-04 06:45:00
导语:建立新农村的几个关键概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从中国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产业升级、城乡交集、农村知识化、农民技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关键。同时,提出组织起来、全员全用,这些社会主义原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农业产业升级;城乡交集;农村知识化;农民技术化;组织起来;全员全用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以来,理论界论述甚多,在实践中也涌现出许多有启示性的先进事例。本文提出建设新农村的五个关键词——农业产业升级,城乡交集化,农村知识化,农民技术化和组织起来、全员全用,抛砖引玉,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在认识上有所深入。
一、农业产业升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上就是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重点不在建“村”(已经有许多人勾画出了这样那样的“村”的蓝图),也不在富民(如许多讨论文章将着眼点放在了如何增加农民工的收入),而在于“业”、“产业”,在于农业产业的换代升级。“业”是民生之本。而农业产业的升级,现代化、科技化导致的生产力提高,才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而这也是“建村”与“富民”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
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加大农业投资,以向农村反馈性投资的方式,让农业获得根本改造,为农业提供自我发展的动力源,让农业创造财富的多种渠道、多种源泉都开发出来,使我国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让农业能够依靠自身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本改造农业,实现农业升级,是中国农业发展划时代的大事业。
根据世贸协定,我国农产品市场已经部分对外开放,以后开放必将越来越多。可以想象,国外优质廉价的农产品涌入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因此,立足于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产品在科技化、现代化的水平上能够与国外的农产品竞争,这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二、城乡交集化
所谓城市与农村的交集,也就是由于城市的后现代化趋势,将城市功能分散化,在近郊建立卫星城和工业乡镇及居民区,从而使城中有乡,乡中有城,二者交集融会。而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由于农业的科技化、集约化生产,大大减少了农业人口的需要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上述城乡交集的模式,使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承担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渗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元素,从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这一城乡交集进程主要方面有:高质量道路的修筑;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建立(要四通八达,要网络化);水、电、气的三通,现代通讯手段如网络的接入。接入承担城市化功能的基础设置,如工厂的建立,居民小区的建立,人居环境的改造,第三产业的建立等等。从而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这一城乡交集进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有理念、有目标、有规划的的进展过程。
这一城乡交集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内容与途径。
三、农村知识化
农村要实现产业升级,不仅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还在于要有新农村建设的足够智力资源。因此,农村要知识化,要成为知识农村。
无论是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或是农业的科技化,以及城乡交集化、农村城市化,都必须伴随着教育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建设新农村的队伍应当是一支有文化的队伍,没有文化的队伍是建不成新农村的。因此,必须大力向农村注入教育和科技力量。其形式可为:
一是城市知识资源向农村渗入。城市科技因素向农村渗入,可以采取鼓励大学生以至更高学历的人到农村工作等途径进行。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回原籍工作要给予相应的补贴,或者上大学免学费;鼓励城市籍的科技人员到农村进行一至两年的短期工作,给予津贴。对农村建设的确有重要贡献的,树为模范,予以重奖,发挥其社会导向作用。
二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技术的再教育,由知识化而技术化。一个县至少应该有两到三个农校或技校。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大、函授的教育功能。
四、农民技术化
对农民进行文化技术的再教育,由知识化而达到技术化,形成“技术农民”,可不断充实建设新农村的人力资源。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种办学渠道、实行低入学资格、弹性学制、与产业升级相配合的成人再教育系统。〔1〕在外出打工人员较集中的地区县市,以技校、职业学校的形式,由政府或企业组织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离大中城市较近的县,应该有低入学资格,实行弹性学制,学习结业证书多样,适应多种层次,与当地主要产业接轨的职专、夜大、电大或成人高校。〔2〕在这方面,杭州某些企业为在杭民工开办培训班的做法,就很有导向意义。
其次要靠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学习技术,也是培养技术农民的重要途径。如现在的农民工就有这样的条件。现代化道路的修筑,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建立,水、电、气的三通,现代通讯手段的接入,以及承担城市化功能的基础设置、居民小区的建立、人居环境的改造、第三产业的参与等等,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其中,成为有技术的技术农民。
同时,科学种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更是技术农民形成的重要方式。
邓小平曾经说过:“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也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提出解决农业问题的三个办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邓小平说,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实践证明确实是这样。”〔3〕
科技含量,关系到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生命力。而科技农业,则是以科技农民为主体来进行和来完成的。
五、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式
凡举任何事业必有其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什么是建设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式呢?社会主义是为整个社会谋利益。而举全社会之力建设整个社会之业,兴整个社会之利,就是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式。这与资本主义以赚钱赢利为目的是不一样的。
1.组织起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增加了劳动力的活力和自由度,但同时也大大加剧了农村的涣散性和无组织状态。绝大多数农村就是一个村委会在维持,而村委会大多也没有组织生产劳动的责任,甚至于村中没有多少集体性的事情需要做。应当看到,我国农村的组织20年来是大大削弱了。但是没有组织,农业就没有办法脱离小农经济的经营状态,农村的根本改造也就无从谈起。〔4〕恢复农村涣散了的组织,改变农村的涣散状态,重新组织起来,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基本条件。
因此,重新赋予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生产、务工、工程的任务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已经有大量先进事例涌现出来。〔5〕在村党支部领导之下,团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都应该运作、强化起来。一二千人以上的自然村应该有下一级组织。这样,大规模农村改造、建设的任务才可以落实。同时,既然建设新农村是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农业的科技化和现代化,那么一些新组织的建立也有充分的必要。如配合知识农村的建立应该有成年农民的再教育组织,如不定期的农校、技校、夜校。应该有农村的科技组织,由定期下乡的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予以领导和组织。也应该建立农村务工组织,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下,使农村的外出务工有序化,以利于村中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这样,大规模工程才能动员组织并有效运作。而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也就有了组织上的依托。
组织就是力量。组织起来才能有力量进行大事业。或许有人问,我国现在既然建设市场经济,过去那种粗放集约的大生产方式不是早就过时了吗?对此,邓小平同志是早有论述的,他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在1989年他还说:“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7〕我国的经济即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那么在一定的建设领域主要以社会主义的手段来进行,发挥社会主义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办大事的优越性,就是应该的。
2.社会主义的全员全用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体农民的事,应当以全体农民以至其他产业的涉农人员之力而为之。且不说农业的发展是一持续的、全员投入的过程,仅从农业的基础建设说,兴建大、中、小型水库,建立我国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就是大规模使用人力资源的事业。同样的,治理水系污染、土地污染、改良土壤、植树固沙,也是非举大规模人力资源而不可。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应以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力及与农业有关的人力(如水利、电力、生物、理化等领域的科技力量和人力资源)而进行的。知识农民和一般农民、科技人员以至城市下岗工人,都可以在这一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男女老幼在这一战略事业中皆可以有所作为。
这样的全员全用,就把所谓的人口压力变成了人口动力,人就成了最可宝贵的资源。中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正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我国有这样巨大的人力资源,才可以完成这样的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由社会主义的农民来建设。只要组织起来,将他们配置到建设自己家园的宏伟事业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大业就一定能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2]已有学者对此有所阐发,如权威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何处.见news.sohu.com/s2006/xinnongcun/45K,2006-9-27.
[3]央视国际www.cctv.com,2006-9-19,18:15,
http://www.cctv.com/community/20060919/104152.shtml
[4]对此已有讨论.可见“强国论坛”: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21K,2006-10-9.
[5]慈溪、固原、张家口、定西等广大农村地区,都提出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这是建设新农村实践所提出的农村需要重新组织化的有力证明。可见万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张家口党建网;www.zjkdj.gov.cn/shownews.asp?newsid=202112K,2006-9-27等.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6页.
- 上一篇:大蒜种性退化因素及策略
- 下一篇:生态农业拓展存在的困难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