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大豆产量限制因素及增产措施论文

时间:2022-01-18 04:38:00

导语:探求大豆产量限制因素及增产措施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求大豆产量限制因素及增产措施论文

摘要分析了勃利县大豆产量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为大豆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产量;限制因素;增产措施;黑龙江勃利

黑龙江省勃利县耕地面积约11.33万hm2,每年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5.33万hm2以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受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农民收入徘徊不前。分析限制勃利县大豆产量的因素,并探讨对策,对实现大豆稳产、高产,提高大豆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

一是轮作不合理。重迎茬是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因子,可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营养消耗不均衡,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1]。二是品种选择不当。农民自留种、良种与良法不配套等现象较为突出,品种退化严重,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三是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有机肥与无机肥,N、P、K的比例严重失调,不能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均衡需求[2]。四是培肥地力重视不够。有机肥的施入量明显减少,造成土壤严重板结,土壤的理化性状不良,严重制约大豆产量的提高。五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一旦发生病虫害,农民存在侥幸、等靠心理,防治不及时,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危害,影响产量及品质。六是整地标准低。深松、旋、耙、翻等整地形式没有得到合理应用,使犁底层上移,不抗旱、不耐涝,不利于作物的根系发育。

2提高大豆产量的措施

2.1科学合理轮作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及其他大田作物,为轮作倒茬创造条件[3]。尽量实行3年以上(含3年)合理轮作,在重、迎茬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坚持宁迎勿重的原则,常采用玉米—玉米—大豆、玉米—大豆—蔬菜、大豆—小麦—薯类、玉米—杂粮—大豆等轮作方式。

2.2保证整地质量

要推广以深松为主,松、耙、旋、翻相结合的整地方法。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6~22cm,要求耕深一致,立垡、回垡率小于5%,无大坷垃和暗坷垃。深松深度在25cm以上,不翻转土层。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秋耙茬,耙深12~15cm,耙平耙细;对前茬是玉米、高粱等茬的地块,要捡净或粉碎残茬,机械灭茬时,灭茬深度为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春整地的地块,要顶浆打垄,整地镇压一次作业完成,达到待播状态。

2.3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平原区域主要推广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它既具有植株分布合理、绿色面积大、群体光合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抗旱抗涝、增加地温、便于管理的优点。在坡岗地等区域重点推广大豆行间覆膜等技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保墒能力,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4选择优良品种

大豆品种要年年更新,保证品种的纯度和品种特性,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前提。在品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依当地生育期选择品种。选择在当地正常年份无霜期前5~7d成熟的品种最为适宜,以保证在无霜期内正常成熟。二是根据栽培技术模式选择相应的品种,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如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选择抗倒伏的矮杆、半矮杆品种;三是依当地自然条件和投入水平选择品种。不同的品种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如绥农8号与合丰25相比较,前者是喜肥品种,若施肥投入不足,就不能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作用,无法获得较高产量;后者适应性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十分严格,施肥偏多或偏少都能获得稳产。

2.5科学施肥,培肥地力

根据大豆需肥规律及特点,平衡施入营养元素,既要协调好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又要协调好氮、磷、钾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4]。由于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施入量明显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结构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耕层变薄;施入化肥的氮、磷、钾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失调,造成土壤污染严重,这些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要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养分齐全、抑制土传病害及促早熟等特点,同时可以活化土壤,增加肥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2.6病虫草害防治

要立足“防重于治,防早防小”的原则,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保技术。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做到早发现、早准备、适期防治,以降低成本,保证防效。应克服2种错误倾向:一是打太平药,造成极大浪费;二是病虫害严重时再打药,结果增加投入,防效不好。三是改进跑、冒、滴、漏、药剂损失严重的落后防药机械,提高施药技术。公务员之家

3参考文献

[1]程春明,王瑞珍,吴问胜,等.新时期江西大豆生产与发展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42-44.

[2]谷洪军,孙伟国,王忠玉,等.汉枫缓释肥料与大豆专用肥的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34.

[3]王芳,李传仁.大豆单株荚数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J].种业导刊,2008(11):24-25.

[4]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等.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24(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