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论文
时间:2022-10-25 05:37:00
导语:紫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介绍了紫甘蓝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紫甘蓝;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紫甘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目前贵阳市及周边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同时修文县扎佐镇的地域优势、气候优势对发展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笔者现将紫甘蓝的特征特性和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紫甘蓝为结球甘蓝的变种,为圆锥根系,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根系主要分布在土表层30~80cm,有较强的吸水、肥能力。叶色深紫红色,叶面光滑,肉厚,覆有灰白色蜡粉,初生叶较小,倒卵圆形,中生叶较大,呈卵圆形或近圆形的莲座状,莲座期以后,叶片向内弯曲,逐渐抱合成为叶球。茎分为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座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通过低温春化阶段后,内短缩茎顶芽进行花芽分化,抽出紫红色的直立花茎。花为复总状花序,异花受粉,种子为不整齐的圆球形,黑褐色,无光泽。单产可达4.5万~5.25万kg/hm2。
2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选择喜凉爽、较耐寒、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如,紫甘蓝一号(生育期80~90d,在修文县四季皆可种植)、红亩(生育期80d左右,适宜春秋种植)、巨石红(生育期85~90d,适宜春秋种植)、早红(生育期65~70d,适宜春秋种植)等。
2.2育苗
2.2.1播种期。春甘蓝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5月上、中旬上市;秋甘蓝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上市;冬甘蓝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12月至翌年1月上市;紫甘蓝一号可作夏甘蓝栽培,4月播种,8月上市。
2.2.2苗床整理。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15cm左右)施入腐熟人畜粪尿3万~3.75万kg/hm2,做成连沟宽约2m的畦,开好深沟。
2.2.3播种。选晴天进行,先将播种床浇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畦面播种3~4g/m2,播后覆细土1~1.5cm。
2.2.4苗床管理。与一般甘蓝相同,由于甘蓝类蔬菜春化阶段最适温度5~6℃,因此作春甘蓝栽培,越冬前要严格控制幼苗生长,防止苗过大,同时苗床温度不可过高,防止引起早期抽薹。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早春露地环境,利于定植后缓苗和成活。秋甘蓝育苗期正值夏季高温,要注意遮阴防雨,可采用遮阳网或搭建阴棚覆盖。
3定植
3.1整地施肥选择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和肥沃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保水性好,pH值5.8~6.9为宜。用农家肥4.5万~6万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1500kg/hm2作基肥,耙细整平,分厢种植。
3.2定植时间春甘蓝到7~9片真叶,日均温稳定在6℃上就可定植,行株距50~60cm,栽苗3万~3.75万株/hm2;秋甘蓝宜择阴天或傍晚定植。
4大田管理
4.1肥水管理浇缓苗水后,前期一般不再浇水,在开始结球前浇小水,次数宜少,进入结球期后,浇水量加大,次数增多,结合浇水追肥,一般每次追施尿素150~225kg/hm2,结球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4.2中耕蹲苗期早熟品种要中耕2次,中熟品种3次。第1次中耕宜深,进入莲坐期中耕宜浅,并向根部培土,促生根,防倒伏。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甘蓝生长和滋生病虫。
4.3病虫害防治
4.3.1黑腐病和软腐病。可用温汤浸种处理,即将种子放于50℃温水不断搅拌,保持50℃温水浸种20min即可,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min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防治。4.3.2霜霉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用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min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63%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4.3.3菌核病。喷施3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
4.3.4白粉病。于初见病叶时喷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1次,10d后再喷1次。
4.3.5蚜虫。生育期蚜虫危害较轻时,不用农药采用天敌自行控制,发生重时可用50%乐果乳油对水喷雾。
4.3.6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和糖醋盆诱杀成虫;用25%灭幼脲1000倍液、或1.8%阿维菌4000倍液,或生物农药博星10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
叶球结紧后,应及时分批采收,若采收过迟,叶球会开裂或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建良.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6(7):24-25.
[2]刘卫民,梁远海.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和斜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7,24(2):53-54.
- 上一篇:辣椒白粉虱的防治论文
- 下一篇:罗非鱼养殖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