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5 05:27:00

导语: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出口胡萝卜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出口胡萝卜;高产;栽培

论文摘要阐述了出口胡萝卜的高产栽培技术。

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日常蔬菜。近几年,为了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莆田市积极引进发展种植胡萝卜出口订单农业。而出口胡萝卜的栽培,对种植品种、立地条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栽培管理等要求非常严格。笔者现将出口胡萝卜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

土层的深厚及土壤质地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胡萝卜的品质与产量。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松软,无瓦片粒或小石块,有一定保水能力,排灌水良好的细沙壤土或沙土种植,则胡萝卜肉质根长而光滑,分叉少,商品性好。同时要求前茬作物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2选种

出口的胡萝卜品种目前均为进口。可供出口的品种:①早熟(播种后90~110d采收):“新黑田五寸”、“早生三红”;②中早熟(播种后110~130d采收):“太阳因卡”、“坂田七寸(SK4-316)”、“美国C2589”、“杂交黑田七寸0654”;③中晚熟(播种后120~160d采收):“美国全红F1”、“日本三红大根金笋636”。

3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整畦前对土壤进行2~3次翻晒,同时施石灰900~1200kg/hm2,要注意深翻,以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及杀死土壤部分病源菌。最后1次耕翻要结合施足基肥及施用地下虫药后,再起垄。施腐熟有机肥3万~3.75万kg/hm2或腐熟鸡鸭粪1.2万~1.5万kg/hm2,同时施过磷酸钙1200kg/hm2,硫酸钾225kg/hm2,尿素225kg/hm2,并结合施辛硫磷颗粒剂45kg/hm2。要求匀施,深翻耙匀,按畦带沟宽1.0m,整成深沟高畦,畦高40cm以上,畦面要平。

4适时播种

胡萝卜以秋冬季栽培为主,福建沿海地区播种期为9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中晚熟品种、高产栽培要早播种,充分利用早期的光、温等自然条件,促进早生快长,形成地上部健壮叶丛。早播种,最好采用遮阳措施或稻草等盖种物,防止暴雨冲刷及阳光曝晒而造成死苗。

5合理密植

进口胡萝卜种子已消毒,种子发芽率较高,可直接播种,但价格较贵,为降低种植成本,最好采用点播。每畦播4行,行距12~15cm,株距6~8cm,播种量60万粒/hm2(约750g/hm2),确保成苗在52.5万株/hm2以上。如采用条播的播种量约为120万粒/hm2,待株高5~8cm时间苗,定苗株距6~8cm,定苗52.5万株/hm2以上。

6科学管水

秋冬季气候较干燥,且沙壤土、沙土保水能力低下,为此科学管水也是胡萝卜高产优质的关键。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保出苗。苗期叶小细嫩,要薄水勤喷,一般早上喷洒1次,午后至傍晚前注意控制水分,保持畦面干燥;苗高3~5cm(齐苗后15d左右)要灌1次“跑马水”自然湿透,确保畦内湿润,利于根系深扎;肉质根膨大期,保持湿润不积水,确保肉质根膨大对水的需要;成熟期要特别注意春季排水,若遇多雾天气,还应注意防治白粉病及预防黑腐病。

7合理追肥

胡萝卜是喜钾忌氯作物,需肥量较大,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胡萝卜如果出现缺肥,肉质根上毛根眼增多,将严重影响表皮光滑度,为此要及时追肥2~3次。第1次在苗高5cm左右,施硫酸钾复合肥75~120kg/hm2,施后结合喷水。第2次在播种后30~40d(苗高约10cm),施硫酸钾复合肥600kg/hm2,并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60~70d,再施硫酸钾复合肥600~750kg/hm2。

8中耕除草

苗高5cm左右,第1次中耕,结合第1次用肥;第2次在苗高约10cm时结合施肥把行间土往苗头带,进行培土,可防止肉质根顶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胡萝卜。

9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出口胡萝卜生产的重要技术部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胡萝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黑腐病等。白粉病、黑斑病发病初期可用世高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雾;黑腐病可用20%龙克菌500倍液或14%络氨铜350倍液等喷淋,每7~10d喷淋1次,连喷2~3次。胡萝卜虫害一般较轻,主要虫害是胡萝卜根线虫,受害后,直根畸形,膨大呈瘤状,失去商品性,为此,要做好土壤消毒处理,用丙线磷等进行防治。

10适时收获

胡萝卜的出口规格要求高,因此要适时采收,肉质根充分肥大方可收获,一般可根据品种说明中的生育期确定收获期,采收过早、过迟都会影响胡萝卜的商品性状及产量,有经验的也可抽样拔取,看外表品尝口味,外表饱满,表皮光滑,肉质根尖圆满,口感甜,无纤维,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永生.胡萝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6(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