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时间:2022-06-03 03:29:26

导语:农业推广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业推广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各省市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我国总体的一个发展趋势,能够旗帜鲜明地突出我国特有的发展特点,是各省市在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过程中走出来的一种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各省市的农业推广队伍涵盖了大中专以及各种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农业推广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上升;其次是农业推广网络比较完善。通过建立五级农业推广服务网络,衔接了农业推广体系的各个发展层面,不断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再次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大加强,带来的便是农业技术的采用范围不断地扩大,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得到了农业技术的支持,不断地发展;四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必然使更多的村民受到进步农民的影响和带动,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采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分析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在农业推广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尽管一直在寻求一条较为合理可行的道路,构建高效的农业推广体系,但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是其优势所在,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即表现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氛围,导致分割国家环境、社会观念、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产业的技术基础。尽管有尝试建立多样化的推广模式,但单一的、行政体制推广性方法较多,仍不能解决自由发展的问题。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该法规的出台对于加强农业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多年来很少对此法规进行修改,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并且缺少相应的实施条例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已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制度中缺少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监督与激励机制,这使得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准则,没有激情去研究技术传播科技,最终使得农业推广人员在工作上不作为。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管理上的缺位,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不作为,即农业推广体系中的管理者和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推广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尽到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职责;二是农业推广体系中的管理者没有对执行层面的农业推广人员的不作为进行应尽或必要的监管。以上这两方面导致了我国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是推广农业技术而是推销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多年来,农业推广机构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不相符合的局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我们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技术性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的农业专业人才更少。由于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质偏低,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我们国家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缺乏,造成部分农业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农业技术团队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对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没有正确认识,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比较低,推广的范围也十分有限,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速度,反过来也会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力度。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早在1993年颁发了农业技术推广法,这对于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引起了高度重视。然而农业项目的开发、技术宣传以及推广在没有足够资金的保障是无法顺利推进的。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的资金还不够,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推广变革的策略。

针对上面的现状问题,农业推广工作虽然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但是应查找主观原因,探讨新的思路方法,以适应农业发展新时期的需要,因此,农业推广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度。政府部门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起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需要创建由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部门共同筹措的农业推广费用,以公益性推广投人为主的投资制度。WTO中明确规定,病害防治、农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推广工作都是由这种公共基金来支付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每个国家对该项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此外,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完善融资制度,鼓舞私营单位进行资金的投人推动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着力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等。加大对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力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取决于推广人员的自身素质,务必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力度。高度重视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早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所碰到的技术难题,真正发挥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的特长。此外,要努力解决技术人员的生活、待遇等问题,切实调动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早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技术推广内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保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及时引进先进设备,并适当的给予政策支持,从而保证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在此基础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注重技术的实际推广效果,在技术讲解的过程中明确了解农业生产者的内在诉求,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推广某种子的种植新方法时,不仅要讲解如何种植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要让农民群众学会挑选优良种子,合理搭配作物品种,才能提高产量。改革当下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在目前的全新形势下,政府单位要改变原有的角色,不仅仅是简单的从事于技术的推广。技术推广最终的决定全要在于农民的自主经营上,加强农民在推广决策上的力度,将原有的“行政强制式”的推广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服务式”。在技术产品的挑选方面,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尖端的新技术,而是需要依据我国当下农业的现实状况及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情况来进行农业技术的现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新时期的信息化网络技术使农业推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通过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开发应用,将各种农业推广方法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打破时空限制,既可多点多层次交流,又可一对一交流;组织人员开发农业技术数据库,将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本地化、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提高技术信息共享利用,加强技术信息利用效率;开发各层次推广人员、对象交流平台,建立问题的发现、上传、解决、反馈机制。如梅县城东镇自主开发粮食生产信息化栽培管理技术,系统建立镇级农业服务网站(城东镇网上农民社区),合理利用市县农业信息网,远程教育网传播当前农业技术、新成果;建立病虫害图片库、病虫害症状档案,制作病虫害防治课件并提供下载共享服务;开通农业短信群发系统、即时交流平台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肩负着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肩负着农业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虽然在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中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减少我们将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决心。农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从土里刨食的传统模式,我们要转变思想,大胆创新,将农业科学技术转换成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主要动力。

本文作者:唐桢工作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法学院